王蒙的《春之声》与意识流(文学评论)

在1985年中国作协三项评奖发奖大会上,大文学家王蒙发表了讲话,他说:

“事实证明,只要去掉那些不合理的框子、套子,我们的作家与读者是有相当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中华民族本来就是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民族,而今天的‘四化’事业本身,就是最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事业。艺术手法的多样,不仅是一个新鲜感和趣味的问题,也是一个思想的解放与智能潜力的发挥问题。归根结底,也是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使命息息相关的。”

王蒙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王蒙认为:复杂化了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需要复杂一点的,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继1979年王蒙写出《布礼》、《夜的眼》之后,他继续用“意识流”手法,表现他“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年”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

1980年王蒙的《春之声》,在中国文坛引起了震动。长期以来单一的传统小说观念和表现手法受到了冲击。

意识流小说是西方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流派。意识流小说不只是写作技巧上的变革,它是以对人的意识活动的新认识为前提的。

这种新认识的产生,与著名心理学家费洛伊德在世界上产生的重大影响是分不开的。费洛伊德认为:人这种理性动物,在向人类文明进化的漫长过程当中,总是压抑着和社会道德规范冲突的本能的欲望,但这种欲望并未因此消失,而是潜入了下意识,常常以改头换面的形式重新控制人的行为。他揭开了人的灵魂的“地狱”,否定了传统心理学关于人、人的本质、人的意识活动的相关简单化的观点,从而完全改变了西方文化对人自身及其在世界中的地位的认识。人们对人自身的认识大大复杂化了。意识流小说,就是为了表现这复杂化了的人,才发展起来的。

英国作家伍尔夫认为:传统小说过于陈旧,“写的事都不关紧要”,他们“花了很大技巧很多心血,使鸡毛蒜皮转眼即过的东西看起来真实经久。”“作家似乎是被逼着——不是被他自己的自由意志,而是被某个奴役他的强大专横的暴君逼着——去提供故事情节,提供喜剧、悲剧、爱情穿插,提供一副真象那么回事的外壳,象得足以保证一切都无懈可击,以致他写的人物倘若真的活了,就会发觉自己已经穿戴整齐,连外衣的某个纽扣都附合当时的时装式样。”她问道:“生活果真如此吗?小说必须如此吗?”我们如果向人的“………内心看看,生活似乎远非是如此。”她认为:最关重要的并不是种种外在因素,而“很可能在于心里的隐曲。”

伍尔夫重要的意识流作品有三部:《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她的作品力图表现主人公瞬间对外部世界的印象和意识流,作品中主人公们不断在内心探索什么是自我,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生和死。

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春之声》,就是直接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通过感觉、联想、忆念、幻觉、梦幻等心理活动,以“主观镜头”折射客观事物,体现了王蒙既面对客观世界也面向主观世界的创作思想。

作品写的是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坐闷罐子车回家探亲的一段经历。但作品并没有按照情节顺序来写,而是以岳之峰坐在闷罐子车中意识流动的轨迹来写的。主人公意识流动上下几十年,纵横几万里,这样就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展了作品的容量。

作品中不仅出现了西北高原上故乡的山水、花草,小屋和童年的生活画面,也出现了解放前夕平津学生大联欢的营火晚会,还出现了莱菌河畔的高速公路,法兰克福市明丽的画面,又再现了北平解放,飘扬的五星红旗和主人公青年时代的初恋。从而令人在初春时节感到了春的到来,听到了春的声音。

总之,由于人物心理活动不受时空限制,可以上下古今,东南西北自由翱翔,所以小说结构便呈现出放射型式的跳跃性强的结构。

但通篇作品的心理活动并不是杂无无章的,这里有一个基调:就是党的三中全会后,生活出现了转机,这是时代与人物心灵中的“春之声”

当然,王蒙做为一个大作家,他的作品风格是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他主张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要和生活的丰富多彩相适应。王蒙的新探索也不仅仅是“意识流”。王蒙是多产作家,近年来对老子、庄子的研究又产生出了很多大作。今天谈的仅仅是《春之声》。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蒙的《春之声》与意识流(文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