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一起读了杨澜的《世界真好,幸好有你》。在书里,杨澜用细腻的语言向我们分享了她关于谈话、婚姻和幸福力的理解。
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是杨澜入二十年的传记作品,讲述了她从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聚光灯下的台前幕后,真实地呈现了她的「阳光二十载」:与电视偶然结缘、离开央视、去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创办阳光卫视、《杨澜访谈录》、当选申奥形象大使……
面对自己二十年媒体人生的审视与展望,以提问为生她,对「远见」有了新的理解,对「赢」有了新的感悟,对「问」有了执着的回归。
现在, 让我们一起翻开《一问一世界》,听杨澜讲述她的二十年非常媒体生涯和眼中的传媒江湖。
01
名与利,拿得起,放得下
真正的远见,是透过迷乱的现象看到未来世界的模样。
有远见的人不见得有多么聪明,但一定能在正确的时间,结合自己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掌握和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1996年3月18日,星期一,《纽约时报》将几乎半幅版面给了一位来自东方中国的女性,并在文字报道的右上角登载了杨澜的大幅图片。
报纸的标题上,赫然写着《At 27, a Talker Star Sets Out To Transform Chinese TV(27岁的脱口秀主持人将改变中国电视》。
和奥普拉一样,杨澜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电视脱口秀节目支持之一。在1990-1993年,每周的杨澜主持的《正大综艺》曾是中国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但和奥普拉不同的是,1994年杨澜放弃了这条坦途,赴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因为,在年仅26岁的杨澜看来,货真价实的存在感不是站在喧闹的电视演播大厅里主持综艺节目,而是来自「做有价值的电视作品」。
这部作品就是《杨澜视线》,属于典型的社会专题片,既有着主持人对人物的「访谈」环节,也有着记录片的「纪实」风格,而这两种元素的结合恰好满足了杨澜对「深度访谈」和「人文记录片」的喜爱。
但喜爱归喜爱,事情做起来就和喜欢无关了,电视节目的生成除了脑力方面的创意,剩下的只有时时在在的体力活儿。
1996年初,《杨澜视线》正式投入制作。此时的杨澜,不仅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硕士,还是一个刚刚孕育第一个孩子的准妈妈。
也许对有些人来说,平衡事业和生活是一门艺术,一个挑战,但对杨澜,是天性的释放。
怀着身孕的杨澜,不仅承担着撰稿、主持人和制片人多重角色,还要一个人跟进从选题策划、联系拍摄再到后期编辑的全过程。这样的工作角色和工作量,对于只是从事过综艺的杨澜,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然而,无论是从百老汇的音乐剧到美国的老年问题,与高层精英对话,或是与低层民众交谈,杨澜都在尝试将哥伦比亚大学所学到的「国际视角」和自身「与人交流」的天性结合起来,开启了杨澜与「深度人物访谈」的缘分。
就在这个阶段,与大人物的面对面带给了杨澜飞速学习和历练的机会——从忐忑不安、两手出汗、大脑空空,问出的问题让对方不知所云,到通过「访谈」去探寻真相,运用「观点」来提升栏目品质的风范,杨澜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做一名跨文化的沟通者,制作富有社会价值和品牌价值的高端电视节目。
带着身孕进行着超负荷工作,对别人来说或许是种折磨,但杨澜却乐此不疲,沉浸其中。
与此同时,杨澜的丈夫吴征在洞悉了媒介市场的风吹草动后,与西方媒介机构,如华纳音乐集团展开合作,并将妻子担任制作的52集《杨澜视线》成功分销给了中国51省级及市集电视台。夫妻的强强联手,让中国2亿户拥有电视的家庭中,有八成观众看到了杨澜为中国观众展现的美国百态。
对杨澜来说,1996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拿了一个学位,生了一个孩子,做了一套节目。这些在别人看来需要思前想后、来回取舍的大手笔,都让杨澜同时做了,并且一气呵成。
02
离开与回归,找寻共同归属
离开,还是留下?对杨澜,这从来不是问题。
在杨澜看来,离开生活了三年的纽约,是因为缺乏文化归属感。它不是一套简单的语言问题,而是一套很复杂的体系,是社会环境、群体记忆和个人成长经历的交错绾结。
当一种文化占据了一个人最初的认知并形成足够的侵入,那留下的时代烙印即便是时间也难以抹平。这就好比,当你想要用「猪八戒倒打一耙」来和美国朋友开玩笑时,你不仅要解释一个猪八戒,还要差不多讲述整本《西游记》。尽管如此,美国朋友依然不明白那个猪八戒为什么要「倒打一耙」。
不同的生活背景决定了各自想法的差异,无障碍的交流不等于情感共鸣。这样的共鸣,也不可能通过后天来实现。
作为一个媒体人,不管你的平台有多么国际化,你始终要与观众建立起共同的情感、共同的归属感才是最重要,这也是成功的关键。
并且,身处异国他乡三年的杨澜,以局外人的视角去观察自己的国家,看到了一个崛起的国家向世界散发出的强大气场。这让她不想再做一个旁观者,而想要做一个见证者和参与者。
于是,杨澜委婉地拒绝了美国主流媒体的邀请,而是选择回归祖国的怀抱。面对杨澜的决定,吴征用行动配合妻子的激情,卖掉了美国的房子,举家迁回中国。
生活,就像是在爬山。聪明的登山者,不是一味攀登,而总是站在山麓小憩时,眺望云海去分辨到底哪一座山峰更适合自己。
杨澜,选择停留的山头,叫做凤凰卫视。
在1997年初,凤凰卫视为杨澜配备了一个编导、一个统筹,加上兼职策划的曹景行,还有杨澜个人,总共「三个半人」,创办了一对一的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
杨澜身兼主持人和制片人的双重身份,完全掌握了一个制片人的职业流程。与一百位来自不同国度的嘉宾的倾情对话,以自己的价值观与不同的生命个体对接的时候,杨澜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体尝到了《杨澜工作室》的价值。
千禧年的到来,带来了信息科技的日趋发达,让世界传媒领域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一批先行者们怀抱市场经济造就更大媒体发展空间的梦想,走出体制内,开始了充满激情的创业历程。
一直怀揣着人文梦想的杨澜热血奔涌,开始践行「引领观众获取有价值的内容信息」的理念,决定成立理想中的电视专业化频道「阳光卫视」,打造中国的History和Discovery频道。
面对杨澜的执着,基于同样对文化和历史的热爱,吴征给予了妻子最有力的尊重和支持,不仅拿出了启动资金并负责与海外供片商的谈判,还为杨澜找来了得心应手的帮手。
用心孕育未知,然后等待幸福时刻的悄然降临。杨澜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怀着身孕的她用热情说服了港澳办、文化部、广电总局、外交部等相关部门的审批者们,给了阳光卫视一个降临在人世间的机会。
2000年8月8日夜,香港维多利亚港,亚太地区第一个以历史文化、人物传记为特色的主题频道——阳光卫视——开播了。
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主席杨澜,身着一件粉色的中式上装,内着St John的同色长裙,宽松的裙摆恰到好处地包裹着凸起的腹部,勾勒出一种母性的曲线。
此时的杨澜,就像是一个受到上帝垂青的天使,她穿梭在人群中,向众人尽情展示着她的惬意,而这种惬意也得到了周围人由衷地接受和赞美。
她拥有着一个女人最完美的幸福:媒体理想的实现、只有亲朋的厚爱,更重要的是还有牵着手的老公和即将出生的第二个孩子。
这一天,注定是杨澜一生最美好的时刻。
03
坚持与放弃,接纳生命中的不完美
作为一个以历史及人物传记为主题的华语卫星频道,杨澜一直试图通过高端和特色节目塑造阳光卫视的传媒品牌,吸引既有高学历,也是有高消费的高收入人群。
在杨澜看来,虽然定位专业,哪怕需求只是人口的5-10%,也是相当可观的数字。但是,她却忽略了一个事实:在阳光卫视不能「落地」的情况下,只能拿到这10%中的10%,那么相对人数就非常少了,这样正是「收视群和收费率」上去不去的根本原因。并且, 阳光卫视的广告大多为形象广告,鲜有消费广告,也大大限制了广告来源了收入规模。
更糟糕的是,尽管阳光卫视的节目得到了很多电视台的认可,但他们却无法大量购买,因为一旦外购节目,就意味着台内制作班底会面临下岗就业,这显然是任何电视台不愿意看到的。
在种种内忧外患中,开播三年的阳光卫视彻底陷入了资金不足的困境,而吴征的多次商业运作,对嗷嗷待哺的阳光卫视也是杯水车薪。
坚持,还是放弃?此时的杨澜就好像那个在生与死之间抉择的哈姆雷特,心灵深处的战场里反复上演着「残酷的现实」与「纯粹的理想」间的多轮交战——放弃阳光卫视,就等同于放弃自己养育了多年的孩子,真的是万分难舍。
但是,人生的一生,总会面对几次痛苦的取舍和抉择,人往往很明确抉择之后会失去什么,而在抉择后所能得到的,却是命运的揭晓。
香港一位投资人的话最终点醒了杨澜——在股民看来,这不是文化理想,而是一门生意。与其死死抱着不放手,不如把阳光卫视托付给能善待它的人们。这对爱并全力支持自己的的丈夫,也是一种成全。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幸运的是,任何痛苦与磨难,都是砥砺性格和性格的机会,是上天赠与我们的宝贵礼物。死亡的理想仍然是理想,它与心灵的映照永远不会死亡。也许只有这样,仓皇的世界里才会增添一份如阳光般温暖而强大的力量。
如果说辛苦坚持是人生的A面,放弃放松是人生的B面,那么在理想主义遭受现实打击的2003-2004年里,杨澜带领着《杨澜访谈录》团队从北欧瑞典到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从广西的深山僻壤到台湾的远郊乡村,跨越着地理上的距离,也弥合着心灵上的痛苦,一程风雨过后又是一路阳光。
当你为了一个理想去努力奋斗,而且经受了挫折的时候,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将会更深一步。
如果你曾经经历过很大的欢喜,也经历过很大的挫折,却仍然能够站起来,重新回到你想要做的事情上来,你将能找到破局的良方。
2005年7月,杨澜宣布将她和吴征共同持有的阳光媒体投资集团利益的51%捐献出来,并在香港成立以传播慈善文化为目的的阳光文化基金会。这意味着,杨澜将从商业第一线抽身而出,重回她熟悉擅长的文化传播和社会公益事业上来。
在杨澜看来,这是一种回归。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脱离时代,孤立地去分析某一个人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将人物的置于时代的语境中,并联系其他相关的人和事进行解读,才可能有一个更为完整和精准的定义。
至此,新生的《杨澜访谈录》从天上回到了人间,无论是迎合观众口味,还是用一段段串场都为故事的开展搭建了一个整体框架,平衡了人际传播的局限,帮助更多的人,改善生活,成就梦想。
我们生活在这个人世间,心中要始终藏着对世界的热爱。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回到现实生活中,要接地气,要去取悦周围的人,让他们愿意接纳我们,愿意与我们一同成长。
以上,便是全书的精华内容。
如果在《世界很大,幸好有你》一书里,我们看到了的是一位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女性、妻子和母亲,那么在《一问一世界》一书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在历经了重重磨难后,依然对世界保有热爱的职业媒体人。
一个人能否深交,不看Ta处在什么位置,拥有多少财富,而看Ta在艰难险阻中,是否能为了别人的幸福,做出妥协与退让。
风雨二十年,杨澜对梦想的执着,对工作的热忱,对全人类的关怀,为她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这或许,也是她入选「福布斯全球100名人榜」的原因吧。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加油!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