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音师》——音乐之下,各怀鬼胎

    拥有与《钢琴家》类似的影片名,却有着与其大相径庭的内容。我们所见的是一个假装盲人的钢琴演奏者倒霉得碰上了一系列凶杀案,我们所不见的是他们各自的小心思。

      影片里没有显出各自角色的内心独白,一切都靠自己细细品味、慢慢思考。影片开头钢琴家在窗前弹奏曲目,静谧安宁,让人误以为是一部屌丝逆袭经典套路影片。高超的技巧、简陋的房子、重要的比赛、完美的邂逅......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直到我们的“盲人”主人公——阿卡什回到家摘下隐形眼镜的那一刻。原来他在眼睛上戴了一层膜?原来他是装的?

      故事到这里就开始变得有趣又耐人寻味了。单纯的小女友苏菲对阿卡什装瞎毫不知情,毫无顾忌地在其眼皮底下换衣服。阿卡什不好意思地转过身,但又要维持自己盲人的形象,处于一种微妙的进退两难中。这种情况从那一刻开始贯穿了整部影片。

      惊险的部分开始于阿卡什受邀去给大明星卡拉默和其妻子演奏。当阿卡什抵达时,大明星已被其妻子和姘夫杀死,倒在一片血泊中。阿卡什目睹了整个毁尸灭迹的过程,但他是“盲人”,只能假装镇定,顺水推舟,匆匆离去。之后的报案、做笔录、葬礼、证人被杀、绑架勒索等,把整部电影推向高潮,也把人物刻画得更加细致。

      影片中没有一个好人。但也不能说每个人都是纯粹的坏人。

      蛇蝎心肠的奸夫淫妇,罪魁祸首,为了掩盖最初的罪行犯下了一个又一个错误,直至无法回头。但其实一切源于手枪的走火。不是没有想过好好解释,但意外就发生在那么一瞬间,迫于形势,加上内心的黑暗面,布下一个个局,撒下一个个谎,直至搭上性命。在两个凶手的争吵中、在影片最后女凶手在逃亡中的纠结,我们得以窥见他们那复杂的内心。

      绑架勒索团伙,一个在后期起了关键作用的团体。他们收留了走投无路的阿卡什,受到千恩万谢;结果他们只是看上了阿卡什的器官,想要倒卖;最后又因为团体里有的人不忍心以及1000万的诱惑,转而成了阿卡什的盟友,策划了绑架勒索案。影片最后,团体的主要成员还提议帮阿卡什移植眼角膜,让人不由感叹:这是什么友谊???

      还有奸夫的原配妻子,得知丈夫出轨时恨不得杀了他,但最后又向现实妥协。她深爱着丈夫,每天控制饮食保持身材,省吃俭用,却舍得让丈夫每天吃16个鸡蛋增肌健美。在爱与恨中煎熬的她,即使在那样非常的时刻,也只能选择去找丈夫商量。使人不由得想到最强大脑这几天的大瓜。此地无银的小三,默默无闻的原配,生活可比艺术作品精彩多了。

      还有我们的主人公——阿卡什。我喜欢把它定义为:一个有良心的懦弱者。他内心存着善良的种子,却也会为了性命铤而走险。在经历了一次次事件后,他的内心变得更为复杂。在逃亡途中,女凶手反杀团伙头目掌握了汽车的驾驶权,阿卡什却毫不知情一直劝说驾驶人放过女凶手。女凶手心里一软,便把阿卡什放走了。其实我更愿意理解为,阿卡什是故意那样说的,因为他不确定坐上驾驶座的人是谁,挑一种最保险的说法,肯定是没有坏处的。而且,即使阿卡什一开始真的怀有那样善良的想法,但女凶手放走他又反悔打算掉头撞死他时,他的那点恻隐之心肯定也消失不见了。

      结尾处,变得风情万种的而初恋小女友苏菲在欧洲偶遇功成名就的阿卡什。她流转着眼波告诉阿卡什当初就应该拿走女凶手的眼角膜。阿卡什戴着墨镜住着盲杖没有说话。最后的最后,他在苏菲看不到的地方大步流星地走,一棍子便拨开了挡路的铁罐,脸上露出耐人寻味的微笑。

      一切都变了,就连当初单纯的苏菲,也变得复杂。调音师,调的何止是琴,还会调整人们心中的那把尺。太尖了,要磨圆一点;太天真了,要调得复杂一点......调整成与世界步调一致的节奏,掩盖好藏于歌舞升平之下的那复杂的人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调音师》——音乐之下,各怀鬼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