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深刻)学习才能成就自己

为什么有人工作10年仍不是专家大咖,有人2年就足够卓越了?

心理学家Ericsson的研究发现: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我也称之为“深刻学习”。

那我们怎么做才能通过“刻意练习”达到专家水平呢?


一、 如何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不论是经验还是天赋,都不是成为专家的关键因素。

任何一个工作10年的人都很有经验,但是他们大部分并没有做到领域内专家。

国际上一些排名靠前的大师,甚至在天生智力上低于普通人。

那么什么决定了一个人可以成为顶尖的专家,并且做出领域内的卓越成就?

为什么大部分人不能像杰克·韦尔奇一样管理企业,不能像大卫·奥格威一样设计广告,不能像梅西一样踢球,不能像二郎一样做寿司?

刻意(深刻)学习才能成就自己_第1张图片
小野二郎的寿司

因为很少人能做到……刻意学习!

刻意练习是指为了提高绩效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它要求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熟练和舒适区域,不断地依据方法去练习和提高。

比如足球爱好者只不过是享受踢球的过程,普通的足球运动员只不过是例行惯事地训练和参加比赛,而顶尖的足球运动员却不断地发现现有能力的不足,并且不断以自己不舒服的方式挑战并练习高难度的动作。

刻意(深刻)学习才能成就自己_第2张图片
和踢球异曲同工

这种刻意练习的程度,不是单纯的工作经验的简单积累。而正是这种刻意学习的深刻程度,真正决定了顶尖大师和一般职员的差距。

有的人有10年工作经验,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无意识地重复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真正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10小时都不到。

有的人只有2年工作经验,但是每天花费大量额外的时间做刻意练习,不断挑战自己完成任务水准的极限,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会有1000小时!

表面上看是10年和2年的差距,实际上是10小时和1000小时的差距——因为真正决定水平高低的,并不是工作时间,而是真正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

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只是在无意识地增长经验,在35岁之后就感叹力不从心;而另一部分人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逐渐用更快地速度达到顶尖水平。

更可怕的是,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比如移动互联网经济,整个社会正在迅速拉开顶尖水平和二流水平的差距。


二、如何刻意练习?

当数量越来越难以弥补质量的差距,“顶尖水平的专家”就会变成越来越稀缺的资源。

所以,通过刻意练习来逐渐成为顶尖水平的专家,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假设你现在在从事任何一个领域,同时找到了一系列的教材、任务,如何开始呢?

1. 避免自动完成

自检问题:你今天的工作,是有意识地刻意提升,还是在自动完成?

比如你一开始学习驾驶,会去刻意地记忆如何换挡、刹车,当遇到情况需要刹车的时候,你就会回忆起刹车的要领,并且在头脑中执行这个要领。

刻意(深刻)学习才能成就自己_第3张图片
熟能生巧,但熟也能生惰
随着练习的增加,你做这些事情会越来越熟练。直到到了……你遇到情况就会立刻刹车……这个动作是自动完成的,你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如何刹车的。


一旦进入了这种“自动完成”的状态,我们对驾驶技术的改善将会不断降低并最终停止。

而真正想要达到专家水平的车手,从来不允许自己进入这种“自动完成”的状态——每过一个弯,他都会刻意去思考刚刚过弯用了什么技巧、表现得怎么样、应该如何提升。

而真正想要成为高水平专家的人却在极力避免这种状态。优秀的人会刻意避免这种“自动完成”,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自己“无意识”地完成了这个工作。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日常工作的所有事情,不论是沟通客户、提供咨询还是写一段文案,我们总是缺乏去超越自身极限,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再好一些的动力!

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早已可以做到60分的东西,但我们也开始满足于只做那60分的东西。

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在某个岗位上5年之后,就陷入了能力增长的瓶颈——因为他已经做到了60-80分,已经做得比周围人好,已经可以满足职位的要求。

他们每天就是按照“自动模式”发邮件、沟通电话、管理文件,很少进一步去精进自己每天的工作。

但是有的人却不满足于这一点,他们在把领域内的事情做到95分的时候,还不允许自己进入“自动完成”状态,仍然刻意学习各种新能力,把它做到96分、97分、98分……即使,这个职位对他的要求只有60到80分。

你和我,都可以,都有机会做到80分以上!——你要做的,就是精益求精,利用任务刻意练习刚学会的知识,避免自己进入“自动完成”模式。

2. 离开舒适区

自检问题: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是否离开了你的舒适区域,让你觉得需要付出额外的学习和努力才能做好?

人在面临任务的时候,心理上有3个区域:

舒适区——做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学习区——稍微高出能力范围;

恐慌区——远超现有能力范围。

而刻意练习,就是想办法让自己多停留在“学习区”,想办法寻找难度高出现有水平的任务,或者使用自己仍然不熟练的技巧。

记住,长时间停留在舒适区,能力基本上很难成长。能确保提高能力的必要条件就是……离开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不管你对这个工作和任务有多么大的兴趣和偏爱,但只要你为了精进而进入学习区,迎接你的不会是舒适和轻松。

这绝不是只靠自己的兴趣,就可以解决和坚持下来的事情!这个过程绝对没有什么舒适的享受和轻松的乐趣可言……它可能让你痛苦、焦虑甚至沮丧,但请你务必坚持挺过去……进步就在这一次次的坚持挺过去的过程里累积~

要成为优秀的专家大咖,这个历程值得经历。

任何专业的刻意练习都意味着离开舒适区——学习大量的知识,寻找困难的任务,用着自己不习惯的方式大量训练。

3. 牺牲短期利益

自检问题:有多长时间,你没有为了训练自己,而牺牲短期利益了?

绝大多数刻意练习,都意味着短期效果的下降——因为你在用自己不熟悉、不舒服的方式做事。

比如你本来从用笔写字切换到键盘打字,一开始肯定是绩效降低的——刚开始你一分钟只能打5个字。但是持续地练习之后,最终你可以一分钟打80字,而这是写字永远也赶不上的速度。

刻意(深刻)学习才能成就自己_第4张图片
路径依赖是进步的大敌
所以,如果总是追求短期绩效,总是追求这次能够把活尽快干完,就很难有刻意练习的机会。

就好比我们律师的工作,以前单打独斗,来案就做。渐渐成了一个人做事的固有执业习惯和思维习惯。但商业环境变化了,律师业务细化了,客户也多样化和准专业化了……我们需要专业分工团队协作,这就要打乱我们先前的经验和习惯。

这无疑会打乱我们自己的节奏,降低我们的效率和收益。

但这就好像“弃笔投键”的例子一般,只要假以时日,团队的超凡力量定会超越那些仍然单打独斗的个人律师!

很多人把精进某种技能当做工作的附加品,认为在最快做好当下工作的同时顺便学习一些掌握一些经验、技能,就足够了。

但是如果想不断精进自己的能力,成为顶尖专家,你需要在某些时候,一定要把掌握技能当做工作的目标,而不仅仅是附加品。

从能力提升的角度来说,让一个团队成员利用一个非紧急工作,最大化地学习技巧、提升能力,是十分重要必要的!比如,现在我交待给大家的“完善婚姻法和继承法相关一揽子文件”的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训练技能”变成了工作的全部目标,而不是工作的附属品。(当然不能所有的工作都这样做)

4. 大量重复性训练

自检问题:你在多大程度上,对某一项能力进行了大量重复性训练?

练习和实战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专项能力重复性训练的程度。

刻意练习,往往是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训练少数能力——比如你们要在婚姻或者继承中所做的专一单项的能力锻炼。

而单纯的实战其实并不能持续地提高一个人的能力——没有一个足球运动员是每天的内容就是参加比赛。

相反,足球运动员大多数时间做的是单一且枯燥的训练,比如一个球员可能会花费一整天的时间练习40米外的右脚任意球;另一个球员可能整周只是在做小腿力量的训练。

刻意(深刻)学习才能成就自己_第5张图片
场上90分钟的梅西,是场下1000小时的梅西刻出来的

所以,要想在某些领域刻意联系并最终成为专家,就需要对某些关键技能进行细分,并且进行大量的重复性训练。而不是只去实战。

5. 持续地获得反馈

自检问题:在我想刻意练习的领域,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我得到反馈?

反馈是指任何让你知道自己现在做的有多好,以及距离理想目标有多远的方式。

比如一个练习任意球的足球运动员,反馈方式就是看看这一脚下去,能不能直挂死角。

没有反馈的练习,就相当于没有球门,对天射门练任意球一样……无法通过结果来纠正和诊断自己的学习。

所以,在你的刻意练习计划中,一定要加入持续的反馈。

对于我们来讲,就是客户的体验和意见,还有我们内部团队的交流意见。

除了自我检查等方式,还有的反馈就是提供一定的外部激励。

比如你的努力给客户带来的利益,给团队其他成员带来的帮助。

就像前面说的,刻意练习并不是一件轻松有趣的事情,如果缺乏反馈和激励,很少有人能够长时间坚持下去。

最后几句:

为什么通往杰出和卓越成就的道路非常明确(比如使用刻意练习),但是只有少数人选择这样走下去呢?

因为上面讲到的大多数方法,都与我们的本能相违背——比如大脑会自动把熟练工作归到“自动完成”,而不是继续刻意提高。

使用“刻意练习”,就意味着你经常无法轻松地完成工作、无法轻松地读书,意味着你高度集中精力,意味着你费了很多努力还要面临比平常更多的失败和挫折,意味着你需要不停地思考、总结、反馈,并且做自己不习惯、不舒服和反直觉的事情。

刻意练习是成为顶尖专家的必要条件,如果你做的事情和上面讲的没有关系,你就永远也成为不了顶尖专家——不论你有多大天赋、多久的经验和多大的梦想。

但是一旦你长时间至少在一个领域进行了刻意练习,你最终取得的成果将是非常巨大的,其中包括:

碾压并且秒杀你的大部分同行;

远超同龄人的远见卓识;

不断接近的伟大成就……

刻意(深刻)学习才能成就自己_第6张图片
深刻成就卓越,用心成就品质

这就是为什么杰克韦尔奇可以像杰克韦尔奇一样管理企业;梅西可以像梅西一样踢球,二郎可以像二郎一样做寿司。


而你,我,他,也可以像自己一样做“资产安全,财富传承”领域的专家大咖。只要我们诚意地付出1000小时的专注时间,而不是10年、20年的照常工作!

(仅以此文,送给我的资安团队的小伙伴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刻意(深刻)学习才能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