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

图片发自App

这本书是孩子在图书馆借的,因不想错过圣人的教诲,我忍不住还是读了,目前只读了正面,我试着写写读后感。

“也许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了建设”。柴静对作者张宏杰的点评。

曾国藩早年是一个典型的愤青。单线思维,愤世嫉俗、风格强硬,处处碰壁。

咸丰八年(一八五八年),一个老头儿长相朴拙如农夫,身上的长袍油渍斑斑,没有任何精英面目,视之甚至让时人轻贱,他在家中守孝等待两年,等着咸丰皇帝的召唤,这两年他内心极其痛苦孤独,此时“老庄著作”改变了他的一生,这个老头终于认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真正的强者,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他再也不会上奏朝廷“众人皆醉我独醒”,终于明白中国社会的潜规则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扫荡的,所谓“大柔非柔,至刚无刚。”接受以前他看不起的虚伪、麻木、圆滑,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他称这两年是“大悔大悟”之年。

他终于等到了皇帝的召唤,他已不是以前的他,他变得和气、谦虚、周到,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和皇帝之间也学会了打太极拳,但他的境界不是世俗的油滑机智,他的圆融是以质朴刚正为基础。

抄格言是我以前很讨厌的事,过高的道理人人都懂,总觉得磨掉一个人身上趣味,无法体会人生的快乐。

而曾国藩的“勤”和“恒”不是靠强烈目的性,他通过写日记来自修,逐一检出自己身上近乎所有的缺点,外力远大于内力,人是被决定物,事必有所激有所逼才能成。

人的许多毛病不能通过一句誓言、一段苦练,就能彻底改掉,而要像炖肉般,大火煮小火熬,一开始勉强自己去做,天长日久,就变成自己性格的一部分,只有长时间坚持,才能融入自己的血肉之中。

曾国藩真正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可以说他的日更成就了他的辉煌,善于从错误中思考,善于总结教训,这是个简单又不变的道理,然而他老先生践行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