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轻轻掀开“多巴胺”面纱 稳妥触动“新课堂”试验(悦享读写第八天)

自关于布鲁姆认知领域六大教育目标(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元认知、高阶思维新话题抛出,多巴胺等新出现的名词频频闪现在脑海中。很明显,新名词是“鲶鱼效应”的诱因。多巴胺等,奈何让诸位群友念念不忘?!思忖良久,查询研究,多巴胺作为脑神经传导组织结构中的重要物质,其功能与作用有其独到的秘籍。一、多巴胺结构与名称多巴胺(Dopamine),它正式的化学名称为4-(2-乙胺基)苯-1,2-二酚,简称“DA”。多巴胺是一种脑内分泌物,属于神经递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这种脑内分泌物主要负责大脑的感觉与情绪,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阿尔维德·卡尔森确定多巴胺为脑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使他赢得了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分子结构图示)

行动研究:轻轻掀开“多巴胺”面纱 稳妥触动“新课堂”试验(悦享读写第八天)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二、多巴胺功能与作用(仅局限于大脑奖赏系统中的多巴胺)

关于多巴胺神经元的研究是神经科学里面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在奖赏系统中,能够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位于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和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 SNc)。对其功能的理解也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 (一)早期实验研究发现,当动物得到奖赏刺激(例如食物、水等)的时候,多巴胺的释放就会增加,同时多巴胺的释放让动物产生了快感。这种说法非常流行,以致使很多非该领域的人听说过多巴胺的人都这样认为。

  (二)后来研究者Berridge和Robinson两个人以及他们的同事,通过一系列实验否定了以上多巴胺导致快感的结论。他们发现,增加或者减少多巴胺并不会改变动物或者人对自然以及成瘾药物的快感体验;但是会改变动物或人对于获得奖赏刺激的动机。他们认为,多巴胺会把正常的奖赏刺激赋予动机属性,从而像磁铁一样吸引动物的注意力和欲望。意思是说,多巴胺会对惯用的奖励性、犒赏性做法形成条件反射。比如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经常使用形成习惯后,大脑会留下渴望被奖赏或被认可的属性。

(三)另外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假说,是由Schultz等人在1997年提出的“奖赏预测误差假说(reward prediction errorhypothesis)”。这一理论是通过在体记录清醒猴子单个多巴胺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得出来的。首先,训练猴子把一种视觉刺激(CS)和糖水的奖赏刺激(US)联系起来。在训练的初期,多巴胺神经元对CS没有反应,但是会对US产生一个快速放电。但是到了训练后期,多巴胺神经元只对CS有反应,而对US没有反应了。另外,如果训练结束之后,在本来应该得到US的时候没有给,多巴胺神经元反而会有抑制的反应。于是他们推测,多巴胺神经元是导致动物学会CS和US建立联系的原因。

Berridge提出,奖赏刺激作用在动物或者人身上会导致三个结果:快感、动机和学习。多巴胺在动机和学习方面的作用是目前该领域比较认可的。

例如:在“教客平台211模式”学习活动中,以上实验术语可理解为:(CS)代表着学生阅读打写作业,(US)——代表身边老师、同学以及平台内其他地域的同学和老师等的鼓励性、奖励性的评价。目前只有互联网平台具备将不同地域教育资源互联互通这一优势,“教客平台211模式”正是利用互联网的传播快容量大强覆盖等特点,即将同一平台资源撒播,又将不同地域的教育资源整合利用,融合了学生喜欢通过网络学习的心理,一旦使用平台成为习惯,用脑学习、电脑打字,浏览评价三者之间也会构成一个小链接,也会在学习与评价之间建立起类似于“多巴胺神经元”的联系链。

至此可以得出结论:利用教客平台实施“211课程模式”,来自同伴、老师的评价、认可、与点赞是激发学生积极学习心理的关键要素。当然,在传统教学中,培育元认知,培养高阶思维等学习能力,也需要在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方面依据此法做进一步有效改进。

我们成年人在享受现代媒体方便快捷优势的同时,喜欢在得到同伴发来的一句鼓励话语、一个认可性点赞或是欣赏的鼓励中,不断成长与进步,何况未成年的学生?应该说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学生远远强于我们。所以,只要合理运作,借助教客平台将“211课程模式”融入教学改革,将是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助推学生思维发展的又一创新举措。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动研究:轻轻掀开“多巴胺”面纱 稳妥触动“新课堂”试验(悦享读写第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