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鹰坠落带给我们的启示

黑鹰坠落这场局部战争是由美国单方面发起的针对当地势力最大的军阀艾迪德的,战争以美军伤亡19人,非洲当地民兵伤亡无数的惨状结局。美军在人数上没有输掉战争,但更没有赢得战争。正是这场战争使得华府改变了政策。美军以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身份派往非洲执行维和任务,却暗中推行美国的西式民主,夹杂着浓重政治色彩的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参加这场战争战士的观念和未来。

美军来到这里执行任务——推翻艾迪德军阀,本来计划三周内完成,但令华府没有想到的是任务执行的异常艰难,三个月过去了,任务没有丝毫的进展。这令盖瑞森上将也异常的烦躁。终于有一天得到线人消息:艾迪德政府高层官员将来到这里开会。这是美军执行任务的绝佳机会。盖瑞森上将立即进行任务布置,抓捕到艾迪德的这些高层官员,艾迪德政府不攻自破。

导演斯科特有自己的独特视角,任务开始前影片格调及其轻松,美国大兵们坐在直升机上调侃玩耍,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不是来打仗执行任务的,而是公派度假的。这些格调都与后来战争进行中的及其悲壮的格调形成鲜明的对比。斯科特以这样的矛盾表达了自己对这场战争整体的观念。

任务开始前,年仅18岁的贝克鹏参加了这次任务不幸的是还没有真正的来到战场,就差点没命,刚刚到达敌区,就从直升机上摔了下来。这就像我们这些人刚刚到这个社会上混的时候,不明所以,不明规则,不懂得保护自己,胡乱闯入,最后碰的头破血流,这才认识到在江湖混需要智慧和勇气,时间久了也会积累起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

但是杜鹏的这一摔一下子就打乱了原本就没有多少作战经验的游骑兵的作战。新上任的第四队游骑兵队长艾中士也是非常年轻,受人尊重的战士,但参战以来还没有开枪打死过一个人。这次临时担任第四队队长,发生这件事的时候只能顾得上救治杜鹏了,而不能顺利的安排接下来的战斗。

艾中士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就像我们小的时候接触到的大爱无疆之类的想法,艾中士同样也有着博爱的胸怀,问他为什么来从军打仗,他说:他喜欢这里,研究这里的文化。这里贫穷落后,他们没有教育没有未来,我们训练打仗来到这里就是要帮助他们将来过上好日子。这就是艾中士最纯正的想法,也正式这个原因他得到其他战士的拥戴。

本来计划半个小时就能结束的任务,谁也没有想到他们差点没有能够走出这个战场。战争进行的很激烈,有时候甚至不能分辨这群美国大兵到底在跟谁打仗,是跟他们所谓要保护的人,还是华府眼中的军阀民兵。而这些民兵又是谁呢?他们拿起枪就是军阀的民兵,放下枪就是普通百姓。

在抓捕完艾迪德高层官员撤退的途中,其中一个美国大兵为躲避身后民兵的追击,躲进了当地的一座民宅。而这个民宅里正是当地普通的老百姓一个普通妇女,全身护着自己的七八个小孩,他们的样子看起来十分的害怕,这些美国大兵对他们还是如此的陌生,他们一动不敢动。从后门出去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还向这个美国大兵摆了摆手,而在他走出后门不小心滑倒的一刹那,原来追踪他的两个民兵正在门口等着他,而悲剧的是这两个民兵是一对父子,儿子开枪却打死了自己的父亲,而在屋内的也许正是这个男孩的妈妈和兄弟姐妹,即使不是,那也一定是其他某个房间的孩子。而这场仗又是为的什么?这些美国大兵到底是跟谁在打仗!

的确这场战争对美国政府来说也许从根源上就是错误的,后面的战争越发激烈,民兵越来越多,最后演变成了整个城市的人包括普通百姓都在拿起枪来攻打守护在坠机地点的美国大兵。这甚至让坐镇指挥的盖瑞森上将感到恐惧。他也没有想到会掀起这么大的风波。

而这些问题的根源恰恰在于地区文化的不同。美式民主对美国子民来说是可行的,而对于非洲人民却是不可接受的,靠武力推行自己的文化的结局往往是惨败的,没有哪一个民族会放弃自己文化而全盘接受另一个陌生的文化。

战争的结局是美军在第二天凌晨搬来了联合国的第十山地师的装甲救兵掩护游骑兵撤退,但由于伤兵太多,很多游骑兵战士只能跟着装甲做掩护撤退还时不时的遭受后面突袭的民兵。在撤退的过程中有一个画面很是滑稽,很多没有拿枪的老百姓在这些游骑兵的旁边欢歌跳舞,不是欢送,不是鼓励,却是在嘲笑。艾中士的视界一下子变得浑浊不清了,他相信自己的使命,却又无法避免现在的情形。他也一下迷失了自己为什么来打仗的。在撤退到大本营,整理自己的弹夹的时候碰到了经验丰富正在再次前往战场的反恐部队的战士胡特,问他:你为什么还要回去?他的回答为这些在他国打仗的战士做了最好的注脚:为了自己同胞,他们还有留在战场没有撤回来的,我们要把他们救回来!

对于这些参加这场战争的战士来说:一切都变了。这个世界文化上冲突时不可能避免的,但对于民族来说,文化是自己的跟,没有一个民族会抛却自己的跟,中华民族不会,犹太人也不会,同样影片中的民族也不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黑鹰坠落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