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抱怨身边的同事加薪、升职,自己却原地踏步,看着别人事业有成而嫉妒不已,甚至有所怨愤,却从未认识自己的不足,没有想过去改变自己,因为我们根本就不懂得去欣赏别人。
我曾经就是这样。
明天就是工作日了,想起自己刚刚参加工作时的故事,遂与大家分享。
L君与我是大学同学,但在进入同一家公司面试之前,我们并不相识。进入公司实习后,我们每天一起上下班,一起写实习总结,一起分享对这份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的认识。在充满竞争和陌生感的职场,遇到自己的大学校友一起共事,亲切感油然而生。
L君情商很高,比较成熟,为人处世特别圆滑,有时你会觉得他不像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待工作比较注重结果,对过程和细节反而不是很在意。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他有时会耍一些小聪明,不会按部就班,甚至会违背公司的规章制度,但业绩却是稳稳当当地完成,公司的KPI考核对他来说算是小菜一碟。
我跟L的性格有很大差异,虽然也很注重结果和业绩,但却不能忽视工作的过程,比较注意细节。基本上就是按照公司的工作流程完成既定的考核与业绩,至于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小聪明,于我而言,像是一个禁区,不敢触碰。
公司是一家500强外资企业,是行业内的领头羊。公司前几年刚刚在我们大学所在的城市成立了大区事业部,无奈竞争对手在本地已布局和经营多年,销量、口碑与市场均占据巨大的优势。之前公司的员工都是直接从行业内其他公司挖角而来,我们毕业那一年,公司开始在本地进行校招,建立人才梯队。因此,实习结束后,再经过一年的基础岗位锻炼,我们便有机会转入管理岗位。
竞争不可避免。
实习结束后,我们都得以顺利转正。竞争才刚刚开始,大家都在为一年后的管理岗位暗自较劲。
每个人都在为既定的岗位目标与任务而努力,不敢有丝毫地懈怠。毕竟这是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并且有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走上管理岗位,没有谁是不愿意去争取的。
我们的岗位是销售岗位,销售自然看的是最终的业绩与结果。我们每个人都对接管理着一位经销商,经销商有自己的渠道与销售团队。我们工作考核也很清晰,考核占比最大的就是经销商的提货量与销售量。
初入职场和社会的我,单纯的可爱。每天按部就班地联系各个客户,挨家挨户地拜访、做好市场形象,取得订单。好在每个月的考核能够顺利完成,但个中辛苦自不必说。
L君却一如继往地灵活和聪明,除了做好基本的市场调查与形象外,关于销售订单的大部分工作,他都分配给对接的经销商团队。通过说服经销商,提升经销商对公司产品的重视与市场信心,促使经销商加大对我们产品的市场投入与人员投入,并督促经销商的销售团队做好具体的销售工作。如此,就将工作中最大的销售压力转移给了经销商团队。每个月的考核自然是轻轻松松能够完成。
看到L如此轻松地完成工作任务,我开始心生怨念,认为他那是投机取巧,工作偷懒,毕竟我们每天的晨会上领导所强调的都是客户拜访量哇,我可都是按照领导的吩咐来认认真真地执行的。于是,除了怨念,心中又多一份对L的不屑。
人事总监也多次约谈我与L,让我们分享工作情况和对工作的看法,并让我和L互相给对方的工作进行总结与分析。很显然,我与L要去竞争那个难得的管理岗位。在对L的分析中,虽无直接指出对L工作方式的不认同,但言语中所流露出来的不屑应该是被人事总监所捕捉到的。
终于等到年末,我们等待的年终考核也要来了。在外企工作,很重要的一点是每次的工作报告,要有PPT,而且PPT要做得有水准。凭借着在大学期间对OFFICE软件与及PS的喜爱与琢磨,年终的工作汇报,我着实惊艳了一回,以完美的汇报结束了这一年的工作。
我期待着那个等待已久的管理岗位,也相信自己可以竞争得到它。那时候好像还没有那句“Too young too simple”,不然我真得多念叨几句。
年后上班,岗位调整通知也出来了。看到邮件里L顺利晋升到管理岗位的通知,我依然很不屑,又增加一份鄙视。现在想想,当时应该是怎样一副气急败坏的模样呀。
几个星期后,公司组织团队建设活动。晚饭时,人事总监跟我说,你的工作执行能力很强,在公司无出其右,但是要加强管理工作的学习和管理能力提升。你看看L,他早就开始做管理工作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
对啊,L君一直做的,就是管理工作呀。他把自己的工作目标转移和分解给经销商团队,督促经销商销售团队执行销售工作,完成销售目标。在这个环境中,他就是经销商团队的管理者。我们竞争的一直就是管理岗位,L正是利用自己的管理工作来完成目标,而我却始终坚持做着基础的执行工作,通过自己的执行工作来完成目标,却从未想过管理工作。
可我为什么没有更早地认识到这些呢?
那是因为我从未想过欣赏他。对于L的工作方法,我从一开始就持否定态度,从未改变。这个我不具备也不喜欢的工作能力与方法,正是我所缺乏的,也是我应该学习和改变的,可在我的心里,它却是像被丢入万丈深渊的碎片一样,从未有机会被拾起。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我们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存在,我们总是先入为主地给不喜欢的东西自定义标签,这些标签是否定的、排斥的、厌恶的。慢慢地,这种先入为主地判断成了我们的一种能力——拒绝我们讨厌的一切。
但是并非所有被我们定义了否定标签的,我们不喜欢的事物、行为和方法都是错误的。主观偏见和思维定势,如脱缰的野马般疯狂而迅速地,将我们的大脑判断带向否定的悬崖。学会欣赏他人,我们便会对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东西三思而后行,才能将那批思想的野马从悬崖边拽回来。
没有人是在对他人的敌视和偏见之中得以升华的。
欣赏的是别人,改变的是自己。
By|小豌豆2016年2月13日
作者:小豌豆,一颗爱码字的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