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蠢欲动的机电计算时代

- 1 -

机电时期是机械与电子之间一段狭小的过渡时期,时间虽短,却取得了质跃式的显著成就。

这一时期的机器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数学运算,开始具备更丰富的功能。它们有着五花八门的构造,并在专用和通用之间来回游走,却都不约而同渐渐朝着现代计算机的模样靠拢。

随着穿孔时代的开启,“新秀”二进制开始挑战十进制的“权威”,我们在祖思机、贝尔机和哈佛机上一步步领略过它的魅力。二进制在计算中的应用,既是布尔代数计算理论的探索成果,也是穿孔技术和开关电路在硬件上的“倒逼”使然。

比起追逐可靠性的机械时期,恰逢现代化战争伊始的机电时期将计算速度视为更重要的指标,这一需求敦促着先驱者们不断尝试新的材料和技术,为电子时期的到来埋下了伏笔。

- 2 -

在上一章,作者有意识地使用“计算器”(calculator)统称机械时期的计算设备,而从本章开始则使用“计算机”(computer)。和计算器不同,计算机有着更高的自动化程度。

单词computer最早出现于1613年英国作家理查德·布雷斯韦特(Richard Braithwait)的一本书中,指的不是机器,而是“负责计算的人”,即计算员。直到1897年,computer才有了“计算机器”的意思。在此之前,computer是一种地位不高的职业,往往由作为廉价劳动力的妇女或失业者从事,他们不需要有多高的文化程度,经过培训,借助机械计算器或手动计算工具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完成一系列最基本的数学运算即可。他们和计算机一样,经过编程,按部就班地执行既定步骤。

从computer的词源来看,只有当一台机器除了运算,还能被指派运算的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取代计算员的能力时,才有了被称为“计算机”的资格。

发明计算器时,人类将运算的能力交给机器;发明计算机时,人类将组织运算的能力交给机器。计算机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一步步将智慧交给机器的过程。

机电时期是人类社会从计算器时代步入计算机时代的关键拐点,本章的几位人物都是名副其实的计算机先驱。在IEEE计算机先驱奖的第一批获奖者中,祖思、斯蒂比茨和艾肯悉数在列。

- 3 -

但至此,即使通用计算机已经从巴贝奇的稿纸照进现实,人们研制机器的目的依然只限于解决目所能及的计算问题。计算机仍然只是一种工具,而没有进化为更系统的学科。但它的日益强大,终究促使一部分人开始思考:通用计算机的本质是什么?它的能力边界在哪里?


相关阅读

  • 电的引入:令计算机费解的罪魁祸首
  • 从二进制到逻辑门:哲学中诞生的计算理论
  • 制表机:穿孔时代的到来
  • 祖思机:第一台二进制可编程计算机
  • Z1:第一台祖思机的架构与算法
  • 贝尔机:带你领略编码的魅力
  • 哈佛机:体验一把穿孔纸带上的编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01改变世界:计算机发展史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