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可热的年度 神剧《以人民的名义》,我只看过两集,这两集让我嗟叹的人物,是一出场就落入法网的赵一。
有人对赵一弃之敝履,觉得他虚伪狡诈;有人对赵一气不打一处“卧槽,这些贪官,不显山不露水,贪那么多”,而作为女性吃瓜观众,对赵一只有俩个字“心疼”。
每天装逼骑着破电动车,嗦着炸酱面,给母亲每个月三百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收藏着一屋子的人民币,一分钱没敢花,只想看着铺天盖地的的钞票,闻闻钱味,难怪他自己都怀疑自己有病,要求侯亮平给他做精神鉴定。
赵一出身贫寒,能爬到这一步委实不易,虽然飞黄腾达,可他的还是内心住着小时候穷怕了的小男孩。
正因为
小时是“穷养”,他才可以对生活的清贫安之若素,也是因为“穷养”,才对“金钱”带来的“安全感”趋之若鹜。金钱对他来说,精神上对过去创伤的抚慰和治疗意义,远远大于挥金如土的快感。
过度“穷养”深入骨髓,是一种病,如蛆跗骨,如影随形,无论你以后如何平步青云,还是受过多么良好的教育。都会在某个瞬间,那个“穷养”的男孩本能的从灵魂深处蹦了出来,在爱情、亲情、利益、风险一干等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不假思索的把“利益”置顶。
心疼我萌——赵一,如果他口含银匙而生,他还会对金钱有近乎病态的贪婪吗?
在生活的重压下,男孩就好像那一只猫,桌面上摆满了美味佳肴,第一次他会跳起来,结果被筷子重重的敲打一下,再跳,再打,有一天他最终无视的走过,就算桌上是龙肝凤胆,又和我什么关系呢?
虽然漠然的走开,但是不代表内心不愤懑,这种愤懑,有时表现出的是寒门学子,草根逆袭;有时表现的就是赵一,我对我的过往充满愤怒,我再也不想回到过去——垂涎美味而不可得的生活——哪怕不择手段。
“穷养”带来的不仅仅是愤怒,也可能是麻木,或者叫做“随波逐流”。
我小时候家庭不富裕,父母经常说叫我努力学习,为今后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讲真,这样的话实在太空洞。
谁能告诉我,幸福生活具体是什么:吃的是什么?住的是什么?有什么福利呢?
我想吃奇臭无比的榴莲,是因为我曾经鼓足勇气尝过,才对它的味道念念不忘;我想去读好的大学,是听说那些出入高档住宅区,衣着光鲜的精英是都是上过985和211的。
如果我所见所闻我的整个生活圈,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去超市打折时候买到了便宜商品而兴高采烈,那么,生活不是本该如此吗?幸福的生活是什么?是可以无节制的吃辣条吗?还是“只吃牛肉不吃面”?还是吃酸奶不舔盖?
这就是为什么童话里,灰姑娘烧柴火的每个细节都描述的那么栩栩如生,而嫁入皇室后,只有一句轻描淡写“从此过上幸福生活”,就一笔带过,拜托,把幸福生活描述给我们穷养的孩子看看,来点奋斗的动力好不好?
我带儿子去香港的时候,住在维多利亚港对面的香格里拉酒店海景房。
大堂喷泉淙淙,有着繁复暗花的沙发和地毯,以及虽然历经沧桑,依然一尘不染的水晶吊灯,和处处弥漫的萨克斯音乐,高大的穿着红色马夹的侍应生帮着客人推拿行李,以及无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穿梭,无不散发出英皇统治的殖民地色彩。
香格里拉酒店不是最时尚最潮的酒店,犹如一位当初风华绝代的美人,保养极佳,再糅杂了岁月的风霜,举手投足中,一颦一笑都蕴含故事,这种美是年方二八,缺乏阅历——满脸胶原蛋白的新酒店,是没有办法模拟和速成的。
我娘俩伫立在硕大无比的落地玻璃窗前,看着维多利亚港的灯火璀璨,近在咫尺,犹如天上的星星在神袛的召唤下,倾泻得满港满山。
我没有告诉儿子,一夜酒店的价格相当于我一个月几分之一的工资,可以吃多久伙食,可以交多久的电费,可以买几床被子。我只想静静的陪伴他,指给他看,那些“幸福的生活”不是天边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及。所谓“食髓知味”,宝贝,你有过美好的经历,你才会懂得,美好的生活不是海市蜃楼,而是你努力,就可以触碰,可以理直气壮的享受。
我儿子问我“妈妈,世界上还有比这儿更好的酒店吗?”
我说“有,迪拜的帆船酒店,最便宜的要一万人民币,会有潜艇接你到海底餐厅吃饭,酒店有林肯等豪车专门接送客人,不过很多客人不需要接送,都是坐直升飞机到酒店楼顶的。”
“妈妈,你等着,不要带我尝试所有的旅游,迪拜的酒店等我长大后赚钱,让我来实现,我带你去。”
教育,并不是我朝你肩膀上捶一拳——“我和你说话,你给我好好听着。”
教育,是我带你去看偌大世界,你来告诉我你的体会。
富养男孩,并不是任其挥霍,觉得父母给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睥睨众生,为所欲为。
富养男孩,是在最奢华的五星级酒店不会受宠若惊,啧啧称奇;也不会觉得在蹲在路边摊,饥肠辘辘时来一碗炒粉入肚,就是掉份丢人。
就如同知乎网友所说的“会讲究,能将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见过世面的他们自然会在人群中散发不一样的气质,温和却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
图片来自网络,不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