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生命的自然绽放——《美,看不见的竞争力》读书笔记2018-06-30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2018-43

蒋勋著,中信出版社,2015年3月第2版


近年来蒋勋的名气似乎比较大,他讲美学的书不少,我看过他的《蒋勋说唐诗》,现在看这本《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两本书都是整理出来的演讲稿,感觉挺相似,就都用很感性的方式来表达对美学的见解。语言亲切通俗,很少理论,更多的是从生命体验的角度去理解美,所以会给你一种感觉:读了很多,但又说不上有什么收获,想做个笔记都不知道写什么。但蒋勋讲《桃花源记》和《长恨歌》两篇文章对我启发比较大。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篇文章,写了一个渔人意外发现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这个世外桃源成为了中国人心目中的乌托邦。以前我对这个故事的理解仅此而已,但蒋勋的讲解让我有了更多的理解。

他说大家都没注意到《桃花源记》其实是一首诗的序言(我确实不知道),它采用了纪录片的写法。首先很客观地交代了时间和武陵人的职业。“忘路之远近”之“忘”字意味着忘掉了目的性,于是碰到了美景和奇景,有了“忽逢桃花林”,渔人开始进入他的生命世界,开始认识到美,看到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都是纪录片的写法,为的是吸引人家读他的诗。

然后渔人看到了一个仿佛若有光的小口,那其实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未知世界的窥探。“便舍船,从口入”,是讲不舍弃你的东西是进不去的,你背负的东西就是你的限制。所以蒋勋觉得这是一篇有象征意义的作品。“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象征着做任何专业,刚开始在外面都很兴奋,可进去之后就会产生难度,等难度过了以后,就豁然开朗了。

进去之后,美好的民间生活场景就展开了,非常单纯,非常平凡。陶渊明的文字精简活泼,传达出了民间生活的简单淳朴。桃花源里的人向渔人了解外面的世界后“皆叹惋”,觉得外面的世界不可思议。这就像一群出世的人和一个入世的人的对话一样。

渔人在桃花源里住了几天,就像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离开原来的世界,到另一个世界停留几天一样。渔人临走前,那里的人告诉他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原因可能有很多,也许是害怕,也许怕被打扰,也许是觉得自己微不足道等等。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恢复了他渔人的职业身份,又恢复了他入世的状态,忘记了桃花源中人们的叮嘱,有了心机,一路做标记,想要回去。但尽管做了标记,他后来还是忘记了。所以蒋勋说,当你一直在做记号的时候,其实表示那个东西已经在“消失”。这又是一种象征意义。

更糟糕的是,渔人回去之后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太守,他这时完全政治化了。太守派人去寻找桃花源,这里的情节令人紧张害怕了。但有趣的是,他们再也找不到那条路了。为什么会迷路呢?蒋勋说:“当心机来的时候有一种东西反而会让人看不见,那就是天机。没有心机、‘忘路之远近’的时候,这个东西自然就会出来;可是一有心机它马上就不见了。”这里面的复杂性很有意思,不光是讲政治,也讲人性。人坦荡、清白,就能看到美的东西,有了心机,想到利益等,美的东西就会消失。

最后的结尾是南阳刘子骥——一个非常清高的隐士——去找,也没有找到。后来他病死了,就再也没有人去找了。这个结尾让人悲哀,因为这意味着人们再也不相信桃花源了,心中连对桃花源的向往都没有了,这是时代的悲哀,所以渔人最后大概被人家当作一个疯子。

蒋勋对《桃花源记》这个故事的象征意义的解读很有意思,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与想象。


而他讲《长恨歌》也很好。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没有批评指责,有的是原谅,因为他看到了爱情里的无奈,看到了情不自禁,看到了超越道德法律的美感。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指的是唐玄宗喜欢美好的东西,但多年来求之不得,这意味着他一直是寂寞的。当遇到杨贵妃,他就把多年来治国的辛苦、委屈都发泄到她的身上,而杨贵妃身上一定有着单纯天真的一面,让他疲惫的心灵得到了休憩,回归到自然的本性上。所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虽然不伦,但让人看到了生命自我完成的美。白居易借这个爱情故事鼓励生命活出自我的形态。这与儒家传统思想是不一样的,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看完了这本书,我对蒋勋的美学思想有了更多的了解。在他看来,美与道德伦理无关;美就是生命的自然绽放,美是与利益相冲突的,我们应该从生命最本质的角度去理解美,欣赏美。

2018年6月30日星期六

(��%�U9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是生命的自然绽放——《美,看不见的竞争力》读书笔记2018-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