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痛教训,一个像素毁了一份工作,小议“对齐”这件大事

俗话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正因为这句话,把我们分成了两种人,赞成的和不赞成的,无论哪一方,各说各有理。今天,抛开这个争论已久的辩题,谈一谈细节,关于在设计中的细节—对齐。

很多人说,甚至医学上也说,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然而自从我接触平面设计以来,慢慢的,越来越不能接受这个观点。强迫症,这是设计这个职业的需要,这是一个职业品质,一个很重要的品质,更多的是表现在追求完美,追求细节百分之百的完美上,是一个设计师的生存之本。所以也难怪,大部分的设计师都是处女座。

回到我们的话题,对齐,现在,很多的应用软件上都有这样的对齐模块,例如:Photoshop,Illustrator,还有PPT:

惨痛教训,一个像素毁了一份工作,小议“对齐”这件大事_第1张图片

它能够很方便的,快速地帮助我们把多个对象进行对齐操作,相信大部分的老司机都知道这个,一般常规的情况我们就不说了。这里提出两个关于圆的特殊的栗子:

栗子一:

惨痛教训,一个像素毁了一份工作,小议“对齐”这件大事_第2张图片

按照常规的居中对齐方式,一个圆和一个三角形,对齐就是左边的样子,然而这是不符合视觉要求,所以此时我们将三角形右移几个像素,根据对象的重心来对齐,这样看起来会更加舒服。

栗子二:

惨痛教训,一个像素毁了一份工作,小议“对齐”这件大事_第3张图片

比如上面这两个图,左边是按照又对齐方式对齐,虽然看起来整体看起来没什么差别,但是:

惨痛教训,一个像素毁了一份工作,小议“对齐”这件大事_第4张图片

放大之后就有区别了,经过大量的实践,将这个圆心向右移几个像素,视觉效果会大大提升。

有人就开始反问了,你不是说对齐吗?怎么,在对齐后又要有所修改?你说的没错,但正是由于人们长期的实践,特别是设计师,发现了这个规律,多出的这几个像素,能很好的提升视觉体验,这也和设计心理学有关,所以当你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得注意。

再来说一说我自身的惨痛经历,临近大学毕业,金九银十,学校前段时间在举行校招。找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做简历,这是你展现自己表现自己的第一步,记得之前是用Illustrator自己一点一点的排版,自认为还比较满意。面试了一家公司,折腾一下午过了一面二面,到了boss面的时候,经过简单的交谈,发现这个boss是个完美主义者,对程序设计,产品设计,艺术,人文,音乐,平面设计样样精通并且要求相当高。然后他就指细的看我的简历,一段时间后,就说,你不适合我们公司。当时我在猜想是不是压力测试,没怎么在意。然后他就说明原因,抛开内容不说就说排版,说你这个地方明显没有对齐,差了那么一两个像素。这个地方的字体用的不对,这个英文字体和这个中文字体这样搭配不好,这个标题不应该加粗……

惨痛教训,一个像素毁了一份工作,小议“对齐”这件大事_第5张图片

简历局部

惨痛教训,一个像素毁了一份工作,小议“对齐”这件大事_第6张图片

放大细节

“总之,我们需要更加严谨的态度,你不适合我们公司。”后来也没给我辩解的机会,他放下简历就这么走了。

走出房间,我当然很沮丧,但反思了一下,确实自己做的不够好。其实这个细节我之前也注意到了,自动对齐它就是这个样子,需要人为的再去做调整,而我懒得去改,这确实是个态度的问题。给我敲响了警钟,你让我从意识上重视起来。因为这两个像素而付出的代价,确实有一点大。而收获就是以后必须严谨的对待每一件事情,回去改简历吧。

追求一个像素的完美,是为了更完美。

谷歌,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的搜索巨人,在2014年的时候,对他的官方logo进行了一次修改,这次的改动非常小,小到你几乎无法察觉到。google中的g和l被轻轻地移动了一点位置——只是为了让logo更好看。

这些变化非常难于观察到,下面这个gif动图能让你清楚的展示修改前和修改后的不同:

惨痛教训,一个像素毁了一份工作,小议“对齐”这件大事_第7张图片

这种变化中,字体中被称为“字距”的调整一般都很小,视觉上通常很难发现,如果没有上面的gif动图的帮助,大多数人都看不出来。

惨痛教训,一个像素毁了一份工作,小议“对齐”这件大事_第8张图片

在追求完美的同时,我觉得,展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态度。

所以,关于对齐,关于一个像素的对齐,很重要,也许一点都不重要,那就看你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惨痛教训,一个像素毁了一份工作,小议“对齐”这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