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 边义
今晚由我为大家讲解一下律诗的拗救。
第七节律诗的拗救
为了避免“犯孤平”可采用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在“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式中,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第三字尽量避免使用仄声字。如下例: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首联第二句“行舟绿水前”第一字“行”是平声用仄声字就犯孤平了,颈联的第二句“江”字也是如此。
第二种办法是“救孤平”。由于诗句的需要,如果在上例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使用仄声字时,那就要通过“救”来解决。从而避免犯孤平,我们通常将这种方法称为“拗救”。
什么叫拗救呢?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都需要拗救。如果一句中前面一字用“拗”,后面就必须用一个字来救,或者在其对句中救。这里所谓的救就是补偿,即平用仄补,仄用平补。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拗救的方法:
1、本句自救
在格律诗中有基本句式,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在第二种句式,即“平平仄仄平”句式中,如果第一个字用了仄声,第三字必须用一平声字作为补偿,这样就变为“仄平平仄平”,否则就犯孤平。例如:
秦州杂诗
杜甫
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候火云峰峻,悬军暮井干。风连西极动,月过北斗寒。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
这首诗的首联第一个字应该是平声字,却用了“凤”这个仄声字,这就是用“拗”。而第三个字“戈”本该用仄声字却用了平声字,这就是“救”。这样,这句诗中“戈”救“凤”,从而避免了孤平。这就是所谓的“本句自救”也叫“当句救”。在五言诗中,这种当句救常被称为“一拗三救”。
在七言诗,即“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中,如第三字用仄声字,那么第五字必须用平声字补救。例如:插花吟
邵雍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这首诗颔联第二句中的“四”字应是平声字却用了仄声字,也是用“拗”了。第五字“全”应仄声却用平声字来“救”,用“全”字补偿“四”字,从而避免了孤平,这也是本句救。在七言中,这种方式也叫“三拗五救”。
2、对句相救
在五言诗“仄仄平平仄”的句式中,和七言诗“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句式中,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若用了仄声字,那么在对句中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必须用一个平声字来补偿。这样就变成了:
仄仄平仄仄
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我们把这种形式叫做对句救。例如: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这首诗首联第一句第三字应是平声,却用了仄声字“竟”,这是用“拗”。而第二句中第三字该是仄声字,却用了平声字“空”,以求补足。以对句“空”字补偿出句“竟”字,这就是对句救。再如七言诗: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大息燕然未勒名。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生报国有万死,双鬓何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灯。
这首诗颈联第一句中第五、六字都该是平声字,却用了“有万”两个仄声字,这也是用“拗”。第二句中第五字应是仄声字,却用了平声字“无”,以求补足。这样就以“无”字,补救“有万”两个字。这也是对句互救,也被称为“一救二”。
3、可救可不救
同样在五言诗“仄仄平平仄“、七言诗“平平仄仄平”中五言诗第三个字、七言诗第五字,用了仄声字;而五言诗第四字、七言诗第六字没用仄声字,这种情况叫“半拗”属于可救可不救之类,例如: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这首诗颔联第一句第三字本该用平声却用了仄声字“几”是“半拗”本来可救可不救的。因为“一、三”不论。但作者还是在第二句中用第三字“秋”字给救了,“秋”就“几”也可算作是对句救。又如下面这首七言律诗:
咸阳城东楼
许浑
独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西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这首诗颔联第一句第五字应用平声,却用了仄声字“日”,属于“半拗”还是可救可不救的。但诗人在第二句中用第五字“风”进行了补救,本来第二句第五字当用仄声字却用了平声字,而“风”救了“日”字是对句救。在本句中第三字本应是平声字,却用了仄声字“欲”所以“风”字又救了“欲”字,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此诗中既有本句救又有对句救。
4、特殊的平仄句式
在五言诗“平平平仄仄”、七言诗“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可以将五言的第三、四两字,七言的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既由原来的“平平平仄仄”变为“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变为“仄仄平平仄平仄”。但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了。以上这种格式在唐宋诗歌中很常见,算是一种正规的格式。如下例:
郊行即事
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台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这首诗中第七句'“况是清明好天气”用的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的格式。在律诗中,这种格式一般都出现了,第三句或第七句。所以这种格式被称为特殊的平仄格式。也可以当正规的格式使用。
今晚的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陪伴,律、绝部分今天全部讲完。
下节课开始讲词。
2017-09-12 舞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