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人生》——领略军师风采(大结局)

《1994年11月》《总结》

军师最后一个月的日记,最精彩之处莫过于最后对于人生的思考,值得年轻朋友们仔细回味~

11月2日

凌晨读《生命特异现象考察》,是一本讲人的特异功能的书,讲得太多便难有理性;

11月3日

凌晨读《苦难与风流》,写老三届的书,摘抄一段:

过去不是玫瑰梦

感谢苦难

让灵魂曝光在天地间

有那一段人生垫底

与历史同行

我们点燃文明之火

11月4日

起草《法学院发展规划》,强调精神愿景方面;

11月6日

写《法学院发展规划》初稿,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中心,以学术研究为根本途径,推动教育,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全方位变革;

11月7日

上博士生课,讨论《现代化与中国社会权力结构》,提出在社会快速变革过程中,权力结构会受到哪些方面影响;

11月8日

参加博士生学位授予仪式;

参加座谈会,起草《浦东社会发展报告》;

11月9日

提出学士研究成功的重点:很大分量在于选题,要从别人看不到的角度着手,平时要注意培养学术修养和理性敏感;

11月11日

提出社会的发展是”人脑加电脑“,人是第一位的思想;

11月13日

为《图录上海年鉴》准备材料,提出这类书的价值在于长远性,这也是当下人最稀缺的;

11月14日

上博士生课,讲《美国市场经济和政府的关系》;

11月16日

凌晨重读杜威的《人的问题》,提出教育是社会最基础的政治化过程;

11月18日

研究孔德实证哲学思想,提出秩序与进步的问题;

11月20日

有思想才能有影响力,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最难的是否定自己所有的创见;

11月26日

写《市场发育和权威基础:保护和开发政治资源》,提出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一方面建立合理的制度和结构,另一方面寻找政治资源的增长点;

11月28日

上博士生课,讨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模式和道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逐条梳理;

11月29日

整理庞大的申请表,提出一些经济学物品稀缺性的看法;


12月1日(总结)

写得非常好,全文摘录如下:

1994年,在喧闹和繁忙中即将过去。所有的年头都在这样的气氛中过去,在社会热烈而多彩的变革中,人的主体性也发生变革。环境改造人,人也改造环境。生活在今天的中国,大概是个人的主体性最易发生变革的时期。因为中国社会发生着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变革,中国所处的环境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感觉最深的是,生命又消耗了许多。对生命有这样明确的意识,大概是源于走向老年的危机感。在少年时代似乎没有任何生命的感觉,所有的一切均似流水般度过,除了有一次游泳时差点淹没在水塘里,那时对生命没有任何害怕。现在对生命的意识日益地强力,可能是人的不能逃脱的逻辑。

有时想,人的最大的害怕时来自生命意识的。没有生命意识也就无所谓害怕。而有生命的存在,是人的害怕的最后的条件。

同时,人的最大的快乐也是来自生命的,没有生命就没有快乐。而生命的存在,是人的快乐的最后的条件。

所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主动地或被动地要在这两项条件中找出平衡来,因而就有了人的不同的分野。快乐也好,害怕也好,生命总是要流失。要在生命流失的过程中,尽量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意志,完成人的选择,这将是有价值的生命。历史在一年一年的过往,生命在一天一天地减少。

对个人来说是这样,但是对整个人来来说,历史在一年一年地延长,生命在一天一天地增加。

个人就是在整体的增加中减少,而整体就是在个体的减少中增加。我们理解自己和社会,离开了这种认识,将减少应该具有的快乐。

多年来养成一种习惯,或者说不得不养成这样的习惯,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思考一天来的经历。白天,大部分时间均在异常的忙乱中度过的,没有工夫思考。有工夫思考的时候,大多也用于作严肃而枯燥的学术思维,专业得厉害。而对于人生,却没有时间去思考。夜色下来,一切归于宁静,望着窗外闪烁的路灯,可以静静地思考自己和世界,思考在自己的行政工作和学术研究中排不上号的事情。从中找出有意义的东西,做一点小小的思想享受。

这种思考,对人是有益的。一个人做多了自己的职业活动,如果不调整,就会变得单一,思想也慢慢定向,没有开放式的思维方式。所以要在紧张的大脑和肢体活动之余,发现思维的新空间。

之所以起名为《政治的人生》,并非指一种政治经历,而是说,作为一名政治学的学者,我的大部分时间均用来作我的专业学问了,以至这一学问占据了我绝大部分的生命。这个领域是那样的广阔,所有的课题都可被置于政治的角度下透视。我以为每一个生活在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人,是不能不政治的。

之所以愿意把这些思想沉淀积累起来,不是因为它们有特别的价值,而是因为它们是在宁静的外界和宁静的内心状态下形成的。宁静致远,这是一个值得追求的境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政治的人生》——领略军师风采(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