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病人眼中的《我不是药神》:这只是起点

一个病人眼中的《我不是药神》:这只是起点_第1张图片

上初中那年,在教室里,毫无征兆的昏倒了,从此走上了求医问药的道路。

在人头攒动的医院里,你会发现所谓现代医学也是相当有限的,很多疾病查不出病因也无法治愈只能以一种或几种医疗手段,比如吃药控制。这种控制很可能是终身的。

从公立三甲的专家教授到各路神乎其技的祖传名医,漫漫求医路上不乏张长林似的人物。至今仍是噩梦的其中一位,借检查生长发育各种动作,逃窜似的跑出诊室,在父母面前大哭却又说不出口,只是更加抗拒就医,从此对医院有着深刻的心理阴影。

而药品更是艰难的选择。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吃下零零总总堪比饭量的各式西药和中药。西药的片剂胶囊,中药的汤水粉剂,野生或种植的草药,有药效的有副作用,没副作用的没药效。在吃过N个疗程的价格昂贵的某大仙的特效偏方中成药,被亲戚里懂医的证明只是披着中医马甲的西药。最终又吃回最廉价的经典老药。只是老药利润微薄,医院和药房时常缺货,不得不各处寻觅得以维持。

漫长的医治过程,对绝大多数病人都是不可逆的命运转折点,它所作用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病痛,更是心理上以及生活上的重负,对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极致的拷问和考验。

作为一个曾经的病人,怀着难以言说的心理,选择一个人独自去看这部影片。

《我不是药神》,商业类型片的架构和人设,但主题的沉重和现实主义的底色足以使影片不致虚浮,并广具话题性,毕竟,生老病死众生都感同身受。就影片内容而言,三分之一驾轻就熟荒诞喜剧,三分之一中规中矩警匪追击,三分之一略显苍白法不容情。第一段完成度最好,导演将男主的人设从原型的病友代购变为逐利的小老板,增强了戏谑性,“药神小分队”进一步加重了荒诞色彩。这样的设定不如原型真实而深刻,减轻了现实冲击力。但现实的这份沉重和压抑很可能使大部分观众从一开始就远离。既然编导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类型片的叙事方式而非文艺片,那么这样的架构也无可厚非。

作为一部群戏,演员们质朴有力的表演也是本片的一大亮点。相较于徐铮这样的明星演员,吕受益和黄毛这两个角色更印象深刻。王传君对角色气质和细节的刻画颇为用心,而黄毛的表演朴素自然,超越年龄。比较遗憾的是李乃文所饰演的医药代表较为脸谱化,这和剧情设定将矛盾焦点简单化为唯利是图的药企相关,这个角色苍白缺少层次。我们从来不缺好演员,缺的是给好演员以合适的角色和可以表现的空间。

除去主线剧情和人物,一些配角和细节赢得了我的泪点。

思慧女儿怯怯的眼神想起N年的自己,跟在父母后面辗转于各个医院的诊室,茫然无奈。影片的结尾没有出现这个小姑娘,只能以最大的善意猜测能有一个好结局。

吕受益的妻子跪在尘埃里乞求的镜头让我唏嘘。在疾病面前,多少亲情爱情亦脆弱不堪。思慧的丈夫弃妻女而去,像吕妻这样坚守到最后一刻的真心不易。曾经指天画誓的Ex在一次病发后消失无踪,心理的伤害更甚于生理的疼痛。

白发阿婆对警察说:“我想活下去,我不想死。"这句话无疑让剧中人和观众都深为震撼。因为疾病,工作和感情屡屡受挫,一度崩溃到丧失生活的勇气,因为至亲的扶助才不至沉沦下去。回望这段日子,比起阿婆们的境遇已经好很多,又有什么理由不让自己坚强起来坚持下去。

观影的影院在城市最繁华地带的购物中心,影片结束步出影院,望着熙熙攘攘光鲜亮丽的人群,恍若隔世,影片里在陋街暗巷挣扎求生存的一群人显得那么不真实。

我们这个社会病了,而且病得不轻,病因何在?网络里媒体上各路群众、病患、水军、利益代言人基于各自的立场、视野众说纷纭。生存权和专权利孰轻孰重?医药资源是商品属性还是民生福利?药品的创新驱动只能来源于高额利润的回报?医药定价完全自由市场还是应受政府监管?药价的虚高有多少是来自中间环节的层层盘剥?这一系列盘根错节的深重问题不是一部电影所能厘清的,影片更多的是提供一个视角,一个痛点,能让业界和大众有更深入更广泛的讨论,其社会价值和意义已超越影片本身。

从影视艺术层面来讲,《药神》并不完美亦不够创造性,而影片若能以深远的影响力推动社会变革,引领业界更多的关注现实世界真实人群,从生理到心理以至社会关系修复,社会根本性问题深层次的挖掘,作为一个起点,《药神》值得高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病人眼中的《我不是药神》:这只是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