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都不说,先上图,哈哈。
不得不说学校的风景真的是棒极了,这家靠海的咖啡店简直赞的不行,点杯冰美式咖啡能坐一下午,产出那是杆杆的。
今天下午学习了《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论文链接和作者就不给出了,大家都懂得哈,知网上可以直接搜索下载。
开篇摘要点出了文章论述的重点,如探讨信息发展趋势,点出信息技术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着重强调注重发展微电子、计算机、软件、关键元器件及其材料等核心基础产业。认定信息服务产业将成为国际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同时需要产业政策体系的支持。
正文部分的开篇强调了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重要性及明确未来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取向。
不少学科发展遇到的瓶颈。如不与其他学科交叉,其发展将停滞不前。学科的广泛交叉、融合发展提高着人类认识、保护、适应和改造自然的水平,互联网作为媒体介质,加速了这个过程。也就是说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其本身就需要不同的学科交融,才能碰撞火花,才能百花齐放。
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技术集合带来的是联动效应,可提升和淘汰传统技术中的落后生产力。有效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信息可以作为一种无限利用的生产要素,可以无限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生产要素。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人们可以在时间、空间、数量和质量上精准控制生产过程,清楚明白过程实际发生的事情。随着所掌握的信息不断地增加,人们对如何减少资源浪费,合理制定策略有着更加清晰地认识。只有在产生深刻认识的条件下,人们才会有条不紊地、方向正确地去完成所要达到的目的。同时也可提高着人类观察和预测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升重大事件的处理能力。
信息技术的另一的重大作用是使人们能够从繁重地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到能产生更多价值的脑力劳动中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人类的整体进步都需要人类整体本身的智力提升。每一次的重大革命都带动着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地一步又一步转变。其体现形式一定是淘汰落后生产力,使得人们投身到新的更有价值的生产力当中去。这也迫使得人们不得不为了适应世界的发展,紧跟步伐,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专业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传统企业负责全链条的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来做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目前各行各业都在从单一几种的大规模生产方式逐渐向规模适度的模块组合型生产方式转变。所谓强强联合,使得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得到极大增强。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们最切实际的好处是改变了生活质量,实现了从线下所花必要时间转到线上时间的自由支配,不过目前出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人们线上时间容易资本者所掌控,反而自由可支配时间相比之前大大地降低。一个社会的长久发展和稳步地进步离不开个人创造地的自身价值,此价值并非由资本家所利用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而是人们发自内心,在追求自我,寻求符合自身发展模式时所创造的价值。要实现这一价值的产生,需要给予人们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才行,只有给予人们的一定自由,人们才能在自由中发掘自身价值,才能给社会、科技等带来新的贡献。
我国经历过太多地的起起伏伏,在不停地进步中总是跌跌撞撞,从不停地歪路中纠正回正确的道路方向,导致科技技术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现如今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与标准仍被发达国家所掌控,像是一双手紧紧地扼住喉咙,随时被技术输出限制受到约束,依赖关系撇不掉,永远都要受人限制。核心技术的研究和标准的制定需要时间来完成,但恰恰是人家不给你的就是时间。要想突破核心技术的封锁还得从教育源头抓起。如今的教育战略乃是四十年前的战略。现在各方面条件和国情早已大不相同,教育改革举步维艰在于根本不知道如何改革。任何成功的改革都离不开对所改革人群的深入了解和理解。每一代人都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独特的特质,每一代人都有好和不好的地方,不能因为一些缺点从而否定所有。正确地做法应是结合未来一代年轻人所体现的优良之处,不断地深挖和发展他们的优势,从而弥补他们的不足。国家的发展一定是依赖年轻一代的健康发展和进步的。如何教育他们应是与时俱进,给予宽松的成长空间,形成自我意识。在这个条件下才能够给予方向性地指导,让年轻一代人明白肩上所背负的任务和自己的定位,互相配合、互相团结地促进国家所需的核心技术发展。在宽松地条件下,人们能够更急容易地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而核心技术的创造没有一项是在命令、强压下发明出来的。教育改革应是自下而上的改革,必须从源头进行改革,再利用新生力量的影响力再向上进行改革。能做的,也是最重要、必须做的是告诉年轻一代人世界的真实情况如何,你们为之奋斗的是什么,以过来人的身份来告诉哪些弯路不要走,剩下的就是交由时间去告诉他们一切。
新技术的发展与传统领域的结合应用带来的是结构性的变革,企业越来越重视降本增效,而新技术也不断地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从而企业能在应对市场需求方面能快速响应,也说明着市场需求的繁杂多变。需求又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从目前来看,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一些机械化的工作岗位需要被替代甚至是削减,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依然需要新技术为基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性能提升,在各方面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得到大力发展,这也标志着即将有落后的生产力将被淘汰,问题就在于如何将落生产力的人群稳步过渡到先进生产力的队伍当中去。未来的先进人群应当是术业有专攻,但又不会局限于某个领域,对其他领域都有存在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需要进一步解放人们的双手,人们才能腾出更多地时间用于脑力活动。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促进着人类的脑力发展,都推动着人类自身的进步。
万事万物,互联互通,长久的科技发展以来不缺乏人们向大自然取经的方式来发展科技技术。以人脑智能基础的仿生观念寻求算法上的突破,实现技术屏障的突破从而转变了计算机的处理方式,实现了大规模的并行处理,计算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将存于理论上的概念能够应用到实际当中去,为人们带来福利。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式各样的人才,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某个领域的人才。吸引人才的条件中金钱虽是必要条件,但需要更加注重的是给予一定的尊重和宽松的发展空间,应当着力吸引那些有情怀、有抱负、有理想的人才,他们才是影响各行各业、带领各行各业稳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国人在互相尊重上做得严重不足,甚至会互相撕咬,通过贬低、压低彼此来获得心理上的优越感。国人并不明白尊重的重要性和科学性。科学性指的是尊重并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彼此能够换位思考获得对方所处的基本环境信息,明白所做所为都事出有因,是明白彼此的劳动是如何付出的过程,是了解背后的艰辛,是明白各自所创造的价值以及可能创造的价值方法。从本质上来讲,尊重既是一种信息传达的方式,是人们自身价值能够被相互认可的有效途径,是人们能够寻找到自身价值并不断挖掘价值的方法。尊重应当被当作科学问题来研究,不同区域的不同人种受各种环境影响尊重的方法都不一样,需要按区域、按人种从他们的文化入手,来研究如何让人们能够彼此尊重。某种程度来说,尊重是使得人们形成强有力团体的工具,是信息知识沟通交流的有效途径,它甚至可以调动人类的整体生产力去完成难以完成的目标。若是能够利用好尊重这个工具,依照我国多民族的文化情况,它会使得优秀文化之间相互交融,并形成强有力的文化力量,能够迸发出许多新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力。
以上是阅读论文当中所衍生的观点和想法,在陈述过程中也引用文章的句子,分不清谁是谁的了。
不知不觉从下午两点到了六点,好久没有这样的输出了,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