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索罗斯一起走过的日子》读后感

《与索罗斯一起走过的日子》读后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今天把梁恒的《与索罗斯一起走过的日子》看完了,感悟最深的不是索罗斯的投资理念,而是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就是他的哲学理念。在他的一生中,赚钱并不是他最大的雄心,按索罗斯自己的说法,他本人的定位是“哲学家”和“慈善家”。他穷尽一生去帮助世界建立开放型社会,创办了大量基金会,促进世界公正和平。不过,这些仅仅是他为了实现自己哲学理念的实践而已,索罗斯最在意的还是探寻人生的意义和未知的事情,就是最本质的哲学问题。正如作者梁恒所说的,索罗斯想当“哲王”。接下来,我把自己的读书心得总结一下:

1.我们一生中最基本的事情,就是学会如何生存。索罗斯小时候经历过二战,因为是犹太人家庭,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差点被纳粹杀害,索性他父亲精明能干伪造身份证才得以逃生,后来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经常颠沛流离,甚至靠撒谎逃生。之后的日子过得也是相当艰难,为了求生,索罗斯受了很多苦。为了谋生,他当过洗碗工、清洁工、修理工、油漆工等等,二十多岁的时候去了美国华尔街,孤军奋战,忙得连为父母接机的时间都错过了。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年轻时的绝境求生的经历和练就的生存技能,让索罗斯在金融界呼风唤雨,并且多次绝境重生。生存技能是我们最重要的技能,它能迫使我们奋进,并且磨练我们的胆量,锻造冷静的性格,这也是投资者必备的素质。

2.人是不完美的,所以市场、社会、国家等任何人类创造的组织或文化,都是有缺陷的,正因为其不完美,所以我们都有机会去修正,使其不断变得完美。同时,也因为这些不完美,才有我们创造的机会,也是我们取得成就、获取财富的机会。索罗斯和作者梁恒谈到自己的哲学,说:“人的认识有缺陷,因此,人的社会也是不完美的。如果人能有批判性思维,就可以避免少犯错误;同样,正因为社会不完美,人才有可能去改变它,让它更加完美。”而索罗斯也正是用这些思想去指导他的金融投资活动,及当作建立开放社会基金会的原则。

3.世界是开放性、流动性的,人也一样,应当适应这个开放发展的社会,并在变化发展中不断更新完善自己。有一次,索罗斯和中方基金会代表何维凌谈完正事后,两人谈起了哲学。其中谈到了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普里高津认为世界总是不断向上变化、发展的,自然界应该存在着从有序到无序转化的规律。比如,开水即将沸腾前,会出现许多水泡,若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水泡呈六角型蜂窝状的有序状态,其中心液体向上流动,边缘液体向下流动,形成热量的对流,这就是“贝纳德花样”。普里高津发现,这种有序结构必须靠外界不断供给热量才能维持,一旦加热停止,结构就遭到破坏。他把这种不断“吐故纳新”,维持有序的物质结构称为“耗散结构”。人的身体就是这么一种结构,必须进行不断的新陈代谢,才能维持生命。在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我们如果不持续完善自己,如何适应这个变化开放的状态?

4.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索罗斯天性好学,而且治学严谨,不懂就问。对于不了解的东西,总是会花非常多的时间去学习了解。每次去各国投资或搞慈善事业,他都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该国的历史、经济、文化、法律、文学等等,让他省了很多不也必要的官司,同时提高了成功的概率。为了把握日本市场的变化,熟悉日本的经济体制,他还专门学习了日语。这种治学的态度,是索罗斯致胜的法宝。我们普通人并不是天才,想要有所作为,充分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更何况很多所谓的“天才”都是和后天的勤奋离不开的,我们只看到了表面而已。莫扎特每天练钢琴8小时,如何能用天才一词埋没他的努力?

5.认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索罗斯认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探寻世界的本质,人生的意义。作者梁恒则认为最好的人生境界是“既要内圣外王、知行合一,又能仙风侠骨、心怀慈悲”。他们都是对自己认识很透的人,把钱也是看的很开。在本书的尾声中,索罗斯和作者谈起了钱,索罗斯对梁恒说:“除你之外,你是我一生至今、唯一不问我要钱的人。”并且问梁恒为何从来不问他要钱,梁恒答:“在我的一生中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我已经有了,很知足了。”

索罗斯问:“有了?”

梁恒:“有了,和你在一起度过的时光,这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

终于了解,为何作者能与索罗斯相处20年,因为双方都对对方的品质所吸引,惺惺相惜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索罗斯一起走过的日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