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指哪打哪的联系方式
熟悉必要的管理规定
形成个人风格的工作流程
...
当我迈入全新的工作,我会自此做起。
三十岁人经常会碰到突如其来或蓄谋已久的岗位变化,比如跳槽、创业、内部轮岗,因别人跳槽而来的补岗、亦或升职。
四个月前我策划并义无反顾地执行了人生第一跳槽。体制内转体制内,技术管理转行政管理。
无论之前做了多少功课,询问了多少内幕人士,当真正来到新的岗位,依然面临几乎全新的工作内容。
我想,这样的境遇或许是每个跳槽人都会遇到的吧。在西安开往北京的高铁上,我将分享自己的些许心得。至于出差西安的故事就容后再禀吧。
五年来一直就职某超大型央企,机缘外加后天努力,第二年就成为了某项目的项目经理,不过该项目周期长到令人发指,如果不离职的话,估计退休的时候似乎仿佛都不能完结,考虑不想七老八十再被后来者颤颤巍巍的地搀扶着去看项目结束典礼,我选择离开。
五年来在整个团队及上级领导中积攒了不错的口碑,也归功于快速的进入状态。我现在总结一下。
一是建立指哪打哪的联系方式。如今电脑中存储的文件越来越多,我习惯给每个文件或文件夹前面加个编号,例如“C-处内报告”。而我会把联系方式放在所有文件的最前面,“0-联系方式”,因为联系方式永远是你用的最频繁的文件。
打开文件,存储了工作范畴涉及所有人的联系方式,包括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所负责内容,这是至少的。有了这样一张纸就确保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你都能找到人去问。
没有人什么都懂,什么都记得不是,但是至少应该知道什么事找谁问、找谁做!
并且还有想象不到的好处,比如可以确保工作效率,核对业务来源的正确性,还可通过不断的电话沟通与各接口保持密切的联系。
如果名单不涉密的话,建议想办法在手机里也保持一份哦。
二是熟悉必要的管理规定。
作为新人新环境,必须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团队的分工,主管领导的业务范围分配等规定。举个例子,我们处里有一个处长三个副处长,进来的时候领导只是大概介绍了下几人的分工,却并不会细致到具体的业务,比如不同类型的文件谁签批之类,就需要自己底下打听了。
同时熟悉相关管理规定方能知道从何努力、改进,知道底线在哪、高线在哪。
三是形成个人风格的工作流程。每个人的工作方式方法必然是不同的,也只有这些个性化的东西才能让你成为你。要想脱颖而出,不能照搬领导或同事交代的流程,要善于思考,善于和自身的优势、需求结合,善于调研发掘外界好的方式方法。
我在刚开始接手的时候先是照着以往的流程执行,同时立即开始调研分析改进方式以及自身在业务执行中能收获什么本事。之后形成个性化的办事方式方法。
以上种种皆为自身感悟,端起茶杯,望所言对诸君有所裨益,共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