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0 百天百款 App 体验——菜鸟裹裹

9/100 百天百款 App 体验——菜鸟裹裹_第1张图片
菜鸟裹裹 icon

今日体验软件: 菜鸟裹裹

  • 体验系统:iOS 11.1.2
  • 体验版本:V 4.4.1
  • 体验时长:20+ 分钟

1、产品目标:

解决一切和搬运有关的问题(这里我没有说「快递有关」,是因为菜鸟裹裹中加入了「搬家」功能,不能再算作传统意义的快递了)。

2、对应功能:

  • 物流跟踪
  • 快递柜、代收点取件
  • 寄快递、物流
  • 搬家
  • 驿站查询
  • 定时派送

3、基本框架:

其实在刚开始整理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一个快递软件会如此复杂。


9/100 百天百款 App 体验——菜鸟裹裹_第2张图片
产品框架图

4、体验总结:

还是同样的感觉,在我没有详细查看和使用菜鸟裹裹之前,我没有想到一个查快递的软件会有如此多的功能点。我还是比较相信《用户体验要素》一句话:

当功能变得十分复杂的时候,用户自己会觉得自己很笨。这时候他不会愿意去询问开发者(有时也很难找到开发者),最后失落的离开。

很多产品经理总会想着给用户想要的,更多的让用户打开和停留在自己的 App 中,在不断迭代和「优化」的过程中,为了「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或者「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求」,而让自己的产品变得越来越臃肿。
在国内,由于腾讯(微信)、阿里(支付宝)的「教育」,大而全的超级应用得到了用户们的高频使用。但是不是高频使用产品里面所有的功能都是高频使用的。功能变得多样,逻辑结构变得复杂,很多功能难以触及,可能要浪费开发小哥哥和运营小妹妹的心血了。如果放在国外,这样的设计思路简直是匪夷所思的。

为了博得更多的打开和停留,运营和产品都在煞费苦心。我承认这两点对于一款产品是相当重要的数据指标,但是如果用户打开 App,被其他内容吸引延长了停留时间,却忘却了打开 App 的目的,过来一会忽然发现自己正事没做,却浪费了这么多时间。我们真要这么吗?这真的是我们产品的目的吗?
我相信龙哥说的话:「好的产品应该用完即走」。功能真的很多,核心功能做不好,仍然没有存在的意义。

回到菜鸟裹裹本身来说,我得承认菜鸟裹裹的核心业务做得还是可以的(除了其他电商平台的物流信息导入基本无法用),但是界面的复杂程度,同样让我一个产品人在找一些功能的时候比较摸不到头脑。
再看为了博得打开和停留,菜鸟推出的果酱和精灵书屋(大概就是签到):机制都被大家玩烂了,设计得有一些趣味性,肯定还是有一定受众人群(比如 95后)的。我也在一些 App 上坚持打卡,比如京东签到领京豆、京东金融早起打卡,天数都达到了60天以上。为啥坚持打卡,因为这会涉及到一些直接利益。反观菜鸟裹裹的打卡机制,获得的东西要么没什么价值,要么获得高价值激励的几率很低,完了一两次我就放弃了,简直浪费时间

9/100 百天百款 App 体验——菜鸟裹裹_第3张图片
精灵书屋&果酱

这里我也想到——很多时候自己推出的功能,功能到底像不像自己脑子里 YY 的那样,推出一段时间后直接找一些一般的用户问一问体验就有结果了(这些用户应该介于重视用户和游客之间,产品使用频率中等)。

5、功能预测/期望:

这是我的期望:
去掉体验极差的搬家服务(我更愿意用 58 原生的 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9/100 百天百款 App 体验——菜鸟裹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