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08一些历史的由来

读《天朝的崩溃》至第四百页,朝廷已经安排戌边的大臣们尾追英军求“抚”,有趣的是,此时英军忙于攻城拔寨,移动得快,居然难以寻见。之前的这四百页,说的尽是鸦片战争的事情,若不是读这本书,早就忘记了鸦片战争也会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书中一部分篇章用来纠偏,对教科书里面的生硬的面孔进行活化,讲了为什么奸臣被后人称为了奸臣,为什么他们不应该完全是奸臣,等等。另有一部分篇章,则写得细致,例举数字、文献来尽可能的复原当时的真实场景,即英军与清军战斗的时候,各自到底是个什么状况,之后又是什么状况。只有复原了真实的场景,才有理由来论证后人对当时各个官员的定性,鉴于道光皇帝离着战场遥远,他对于战事的了解,也许跟现在的读者也类似。

正是由于战场与皇宫之间的隔绝,使得台前和台后唱起了两台戏,一台喜剧一台悲剧。如果从当时的状况来看的话,喜剧是道光皇帝看到的奏折,多言前敌的辉煌战绩,喜得他老泪纵横;悲剧是前线,被英军打得狼狈,就像大人教训小孩。但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就如现今,读者都知道了结局,那么喜剧成了前线,大臣们的费尽心思的构建工事,在英军的船坚炮利面前就如小孩子在沙滩建设的城堡,而这建设期间,也有着许多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小人狐假虎威地利用征勇而骗钱骗权,这种事端,即便放在现今,也是极普通的一条新闻了;而悲剧就在京城,大皇帝被当作孩子来哄,只要争得了面子,其余皆可羁縻。这便可以引申出中国自古为官的一条规则,虽然没有人会明说,但大都明白,就是为皇上办事,除了要体面,其余便是稳定,为官要镇得住局面,这样才会显得有能力。如此,英军大敌临前,只要不打起来,便可以克制,只要打起来不让皇上知道,便可以保留官位,官位保留住了,便可以办以后的事情,这是原则。于是,不论一开始的钦差大臣琦善,还是后来的耆英,都在一面糊弄道光,一面稳住局面,至于之间鱼肉百姓、出卖国家,都只是不得已的手段了,吊诡的是,除了几个拘泥理学的儒官之外,其余都觉得这样做才算体面,才算得当。

当然,鸦片战争之后,条约签订换得了短暂的和平,年迈的道光皇帝秋后算账,各个之前出力的大臣们得到了不同的结局。有的是因为自己的机敏,有的是因为时局的不利,各有各的原因,但最终的决定权都在道光和他的儿子咸丰手里。书后讨论到日本的维新,小的国家有小国家的好处,很容易掉头。人们都知道日本天皇由上至下开始维新,但很少讨论之前的幕府不战签订了十几个类似于中国战败后的不平等条约。正式这些条约,成了日本之后成功之母,塞翁失马。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30608一些历史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