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基于中间层的路由跳转方案

一. 总述

这个方案的最终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抽象出一个中间层来对纷乱的引用关系进行统一的跳转。模块只和中间层耦合,模块间解耦;中间层使用runtime的形式调用模块的业务组件,不依赖具体的模块代码.

二. 业务场景

脱离业务需求的设计都是空中楼阁,下面将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进行方案分析和设计。

下面是大多数app都会遇到的业务场景:

  • 启动开屏广告是个运营位置,需要任意跳转
  • 轮播图是个运营位置,需要任意跳转
  • webview中通过bridge,也存在任意跳转原生的可能性
  • 模块间各种push

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switch判断类型,引入各种头文件,直接跳转。随着业务膨胀,以下弊端会越来越明显:

  • 没有统一的跳转管理,每块业务都维护了自身的一套逻辑,使得跳转逻辑四处散落;
  • 如果要新增一种跳转类型,如1所述,必须要找到四处的跳转逻辑,把可能的地方都加一遍,维护起来非常费劲;
  • 模块间文件直接引用,耦合严重。如果修改删除了某个模块间的某个文件,会直接影响到所有引用了他的文件;理想期望是独立模块可以编译运行,每个模块可随意插拔;
  • 模块间的耦合导致模块无法复用;理想期望是一个模块复制到新项目时,可以直接编译运行;

三.梳理分析

通过上述业务场景,最直观的痛点的跳转管理问题,但本质上都是耦合的问题,是文件间的引用耦合。 要调用一个类的方法,import相关的头文件,再根据头文件暴露的api进行调用,这再正常不过了。当业务膨胀后,模块内可以直接耦合引用,但模块间就必须想办法解耦。 目前业内有两种主流方案:

  1. 以JLRoutes为代表的URLRoute方案:以URL为key,以待执行的block为value,保存在一个全局map中,在内存中常驻;
  2. Mediator中间人方案:把所有的调用都集合在一起,使用一个中间人管理。所有调用方都通过中间人调取另外一个模块;

这两种方案单独来说都有各自的优劣势:

  • URLRoute方案借鉴了web的思路,非常契合远程调用这种场景。但是在开发时本地原生调用时,使用者会感到变扭。我们更习惯调方法,给方法赋值。在使用URLRoute时,我们还需要多一步转换逻辑,将方法调用转换成URL形式。这既不方便,同样存在漏洞。因为URL中只能携带常规数据,无法把类似UIImage等格式的数据封装在URL中。
  • Mediator方案相比起来对原生调用就非常友好,但当遇见app://user/:userName这样的跳转需求时,就显得不那么契合。 详情的分析可以参考https://casatwy.com/iOS-Modulization.html.

四. 结合URLRoute和Mediator的跳转方案

分析到这里,其实最后的方案已经呼之欲出了。我们即想要URLRoute这种完美契合schema模型的远程调用体验,也想要Mediator本地方法调用的体验。

方案如图所示,具体demo在https://github.com/xuzhenhao/ZHMediator。下面将结合组件化的思路一起阐述整个方案如何落地。

  1. 模块化拆分。
  • 首先要进行模块的划分,只有模块间的调用才会考虑这种方式,模块内的调用是允许相互间耦合的,因此合理的模块划分就很重要。
  • 暴露Target对象。Target对象暴露整个模块对外提供的所有服务,此外,因为Mediator和Target是通过Runtime交互的,Target暴露的方法中接收的参数是一个字典,但在方法实现中负责将传过来的字典还原成各个参数,并调用该模块具体的类和方法。
  • 编写模块的Mediator分类。如上所述,受限于runtime只能以字典形式传一系列参数,Mediator分类的职责就在于对外提供参数友好型的一系列方法,但在方法实现中包装成字典形式。这里涉及到key的定义必须和Target中还原时的key定义一致,因此划分给相同的开发维护。
  1. 远程调用
  • 配置URL解析规则。类似app://user/:userId/detail 这样的URL,需要通过解析规则,解析出TargetName、ActionName、Params,交付给Mediator进行处理。目前只是简单基于JLRoutes的二次封装,当然这里可以根据需求,后续也能方便替换。这部分配置建议统一放在AppDelegete+Routes的分类中统一配置。

至此,核心部分就介绍完毕了。完整的demo可以在https://github.com/xuzhenhao/ZHMediator获得。

你可能感兴趣的:(iOS基于中间层的路由跳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