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1945

 丘吉尔是英国杰出的政治家、演说家、军事家和作家,曾于1940年和1951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特别是在他的一个任期(1940年至1945年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丘吉尔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

 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英国议会从1935年开始工作至1945年,已经连任两个任期而没有改选。随着战争临近尾声,战时内阁也必须解散。丘吉尔对马上举行的大选充满信心,理由很简单,丘吉尔认为他和他领导下的保守党在战争中赢得了巨大的声望。反对党工党领袖艾德礼都认1945年举行大选工党胜算不大。大选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工党赢得议会下院中的393个席位,保守党仅得197席。按照英国宪法惯例,议会下院多数党得以组阁,工党领袖艾德礼出任首相。这个选举结果对丘吉尔来说是个巨大打击,刚刚领导英国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在二战中取得胜利,丘吉尔的国内威信和国际声望都达到顶峰,可就在这个时候,他和他的政党被英国人民抛弃了。

 这样一则流传甚广的故事,真伪未经考证,但其中蕴含的民主思想是值得思考的。斯大林得知丘吉尔落选的消息,说“丘吉尔,赢得了战争,人民却罢免了你。你看看我,谁敢罢免我!”对此,丘吉尔不以为然地回应道“我打仗就是为了捍卫人民罢免我的权力。”丘吉尔谈到落选感受时说“对自己民族的英雄毫不留情,正是这个民族成熟的表现。”

 其实,英国民众对丘吉尔的历史贡献是有公允评价的。丘吉尔被英国人称为史上最伟大的英国人之一。但英国人拒绝他连任首相,英国人的想法很简单“权力需要制约”。英国国民有着深厚的民主宪政意识,他们意识到一个在战时赢得巨大声望的领袖,如果继续连任有可能对国家构成威胁。再者,能够领导国家取得战争胜利的政治家不一定就是带领国家进行和平建设的好领导。于是,英国国民作出了理性选择。

 另一方面,丘吉尔本人对民主宪政传统的珍视也值得称道。他认为接受民众的选举结果是必须遵从的政治自觉,如若违反民意,必将有损于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评价。当然,如果丘吉尔真的赖在首相位置上不走,或是利用威权手段打压民意、破坏民主制度,他也只能是自毁前程。真要那样,不仅反对派工党不答应、英国民众不答应,恐怕就连丘吉尔领导下的保守党也不会答应。无数的历史经验证实,当一个威权独裁者压制了所有反对派之后,进一步打压的一定是本党的政治精英。丘吉尔如果一意孤行,必将众叛亲离、身败名裂,他终身奋斗取得的荣誉和地位都将荡然无存。

 丘吉尔在个人威望巅峰坦然接受大选失败的结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英国深厚的民主宪政意识和丘吉尔作为杰出政治领袖的政治自觉。

 再补充一点,保守党在1951年再次赢得大选,丘吉尔以逾古稀之年再度出任首相,直至1955年因健康原因辞职。《泰晤士报》曾这样评论“丘吉尔不仅是英国精神的化身,而且是我们的坚强领袖。不仅英国人,整个自由世界都对他无比信任。”

 丘吉尔,既有着在国际国内政治舞台上的叱咤风云,也有着在田园幕后的淡定怡然,或许有着如此丰富经历的政治家才更加完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丘吉尔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