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给了孔子德行,却从不恃德逞强,而是用权变之道,靠智慧化险为夷
孔子说:“上天给了我德行,桓魋他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篇之二十三
这里面有个故事。
桓魋(tuí)即向魋,是宋国司马,掌控宋国兵权,相当于国防部长。他是宋国第19代国君宋桓公的后代,所以又叫桓魋。桓魋深受第28代国君宋景公的宠爱。桓魋有兄弟五人,个个都很厉害,他是老二,握有兵马实权,其余几个兄弟都跟着他一起混,抱团取暖,形成了宋国蓬勃兴旺的桓氏望族,权势炙手可热,是当时威名显赫的风云人物。只有老三司马牛比较另类,十分好学,看不惯他们这一套,拜到孔子门下做弟子。
桓氏家族势力强大,是宋景公的依靠力量,所以桓魋深受宋景公宠爱。但这些贵族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因利益产生矛盾。宋景公的庶母弟公子地与桓魋不和,宋景公的胞弟公子辰也心怀不满,两人愤愤不平,声气相投,后来干脆与当时不得势的宋平公和宋元公的后裔们一起出走,占据了一块叫做萧(今安徽萧县西北)的地盘,还把宋国原来位居六卿之首的右师乐大心,也拉进去了。他们在萧地聚集起反对桓魋的力量,想讨伐桓魋。
这期间孔子正周游列国,遭逢卫国内乱之后,孔子就携弟子离开卫国,经由曹国,来到了宋国地界。为什么会选择到宋国,据说是他的学生司马牛,就是桓魋的弟弟出的主意,劝孔子去宋国,看看能否得到发展。
此刻,一行人来到国都宋城(今商丘)郊外,看到路边一棵参天大树,风景不错,气场也好,于是就招呼弟子们坐到大树底下来,开始演习礼仪。孔子周游列国,带着弟子一路游学,喜欢走走停停,看到景色不错的地方就会停下来休息,学习讨论,上实习课,实践种种技艺。
此时有人把孔子即将到来的消息,向宋景公报告去了。孔子与宋景公要是叙起家谱的话,原来就是同宗同族,都是殷商后裔,辈份还在宋景公之上。宋景公早已听说孔子的种种传闻,对他也是敬仰已久。现在带着门下几十位文武兼备的弟子前来,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心想如果把他们留在宋国做事,不但可使宋国免遭大国欺凌,甚至还可以重振当年宋襄公春秋五霸的雄风。于是,宋景公准备出城去迎接孔子。
谁知桓魋却不答应了,他怕孔子师徒来到宋国,人多势壮,再与贵族中的反对派勾结起来后,会取代桓氏家族的权势。他对宋景公说:“鲁国是孔丘的父母之邦,他做官一直做到大司寇,兼摄相事,可以称得上是权高位重的大臣了。却还不满足,竟然辞了官出走,奔波于各国之间,可见他的野心非同小可。再看看他在卫国呆了五年,卫灵公对他是礼貌有加,但却是敬而不用,不让他抓到权力,可见卫国早已看透了他。咱们宋国地方比卫国小,力量比鲁国弱多了,孔丘这帮人不请自来,狼子野心岂不昭然若揭了吗?”
宋景公不相信,说:“此言差矣。孔子志在仁道,哪里会做犯上作乱的事呢?眼下宋国正在用人之际,孔子门下弟子有一批文武干才,得到他们辅助,岂不可以对外征战,对内安邦?”桓魋说:“主君若要收留他们,再委以重任,将来这伙人一旦发难谋反,到时候谁能抵御得了?这简直就是引狼入室啊!”于是桓魋竟然未经宋景公同意,就带领一批人马出城,要去杀孔子。
正在聚精会神上礼仪课的孔门弟子,远远望见大队人马奔袭而来,顿时吓得傻了眼,不知如何是好。还有些同学大呼小叫,嚷着快跑吧。见此情景,孔子先是心中一惊,知道来者不善,但马上就镇静下来,对着众弟子说出了这句传诵千古的名言:“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上天给了我德行,桓魋他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德”指德性、德行。前后两个“予”字,都是第一人称代词,我,即孔子本人。“其如予何”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指桓魋。“如……何”,是将“如何”两字拆开,当中夹进人称代词,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意思是“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孔子告诉同学们要沉住气,别害怕,我有德行在身,上天会保佑的,桓魋不敢对我怎样。其实孔子也知道自己没有金刚不坏之身,真要挨上一刀也就没命了。
果然,桓魋来到孔子面前,竟然没敢对孔子动手,而是把一肚子怒火发泄到那棵大树身上去了。三下五除二,指挥手下众兵卒把大树给砍了。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叫做“拔其树”,当然并不是说真把这大树给连根拔了,即使再厉害的大力士,也不可能拔掉一棵参天大树。其意思是拔除、铲除,就像杀鸡儆猴一样,用砍树来警告孔子,我非得要把你这股势力给铲除掉,你再不快点滚蛋,下场就会像这棵大树一样惨。
孔子的原则是乱邦不居,卫国就是因为发生内乱才离开的。身陷险境,孔子虽然自恃有德,临危不惧,泰然处之,但也不能恃德逞强。孔子知道,面对危局,先不能自个慌了阵脚,而是要运用智慧,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及时予以化解。眼前的桓魋虽然来势汹汹,但实际上是虚张声势,并不敢贸然下手。孔子一行来到宋国,桓魋担心的是自己既得利益被触犯,所以只要离开宋国,桓魋就不会追杀他的。
虽然知道桓魋奈何不了自己,但是该躲也还是躲了的好,其实孔子心里早已想好了开溜的主意,于是招呼徒儿们动身开拔,又奔郑国去了。在离开宋国的路上,为安全起见,孔子隐藏身份,避人耳目,还特意换上了一身平民穿的普通便服。
就这样,孔子结果被赶出宋国。宋景公呢,十分郁闷,心里估计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自此对桓魋有了防范之心。
随着野心日益膨胀,后来桓魋竟然想设宴谋杀宋景公,但被宋景公及时识破,政变失败,只得仓惶出逃曹国。宋景公又出兵去讨伐,曹国的百姓担心因桓魋遭到灾难,就对桓魋群起而攻之,桓魋又逃亡到卫国。桓氏兄弟害怕连累,也都从宋国逃了个精光。连好学生司马牛也不敢再在宋国待了,把封邑和玉圭交还给宋景公,去了齐国。这些都是后话。
这个故事,加上孔子的这句话,常被后人引为孔子“知天命”后,已经成了圣人,知道自己负有特殊使命,有上天罩着他,并在暗中护佑他,所以就什么也不怕了。这未免过于把孔子神化了,说他有使命感一点不假,但什么也不怕就言过其实了。
实际上,这不过是孔子能够审时度势,并且预先研究过桓魋这个人,对他心中有数,知道在当时情势下,桓魋有贼心却还没贼胆,不敢对他贸然动手,所以说出这般豪言壮语来为自己和弟子们壮胆,有些类似于三国时诸葛亮唱空城计的样子。当然,在那样危险的处境下,能够说出这样有气魄的话,并且处变不惊,妥善应对,从容转移,转危为安,其临危不惧的大无畏气概,确实令人由衷感叹。
孔子怀有使命感,但从来不恃德逞强,而是懂得权变之道,运用智慧,化险为夷。他在逃离宋国途中,“微服以过宋”,改变服饰,使别人认不出他来,得以从容脱险,就是很好的说明。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还经历过很多危难曲折,本章可与《论语》中“子畏于匡”、“在陈绝粮”、“公伯寮其如命何”等章内容结合起来学习,加深理解。
拓展阅读:
【先贤精义】
《史记》:孔子去卫过曹,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包咸:天生德者,谓授我以圣性,德合天地,吉无不利。
《论语正义》:夫子圣性,是天所授,虽遭困厄,无损圣德,故曰“吉无不利”也。此夫子据天道福善之理,解弟子忧惧之意。
休斋陈氏:盖夫子一身之存亡,系斯道之兴废,故其遇难也不决于人而决于天。
张栻:“天生德于予”,言天命德于己,桓魋其如之何?使不幸而不免于难,亦天也。桓魋其亦如之何哉?虽然,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天之生斯人,无不具德于其性也,人则自息之耳,惟圣人为能全夫天之所命。
《四书解义》:此一章书是圣人援天以自信也。圣人有知天之明,有先天、后天之学,故能见之确、决之定,有迪吉而无凶咎也。
江熙:小人为恶,以理喻之则愈凶强,晏待之则更自处,亦犹匡人闻文王之德而兵解也。
陈祥道:孔子于桓魋之暴,则曰“天生德于予”;于匡,则曰“天之未丧斯文”。盖德所以足乎己,而君子之所独;文所以化于人,而天下之所同。故于桓魋则危疑而已,故称在己者,而归之于命;于匡有死之道,故称在人者,而归之于时。以明桓魋不能害天之命,匡人不能易天之时也。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王莽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奚德哉!
刘宗周:孟子又曰“微服而过宋”,见圣人于患难之际,处之不异平日。乐天知命,而卒免于难,其所以自信者至矣。愚谓言天则知微知彰,自在其中。
《论语或问》:盖圣人虽知其不能害己,然避患亦未尝不深;避患虽深,而处之未尝不闲暇也。所谓“并行而不悖”者,学者宜深玩于斯也。
徐英:其所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者,皆天生之德。天生之德,非人力所可阻遏。虽桓魋能致我于死,亦不能灭此天生之德。然俭德辟难、明哲保身,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既秉此天生之德,亦不能不葆此载德之躯,岂以明德而殉于盗贼之手?所以微服而过宋也。
李炳南:圣人处变,既知自有其德而无忧,然又微服以过。权变之道,阴阳不测,神而通之。非贤人以下可与知也。
钱穆:此章乃见圣人之处变,其不忧之仁、不惑之智,与不惧之勇。子贡所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盖实有非言辞所能传而达、知识所能求而得者。学者当与文王既没章、在陈绝粮章参读。
【学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正义》《论语新解》《论语讲要》《论语会笺》《论语全解》《论语或问》《论语学案》《癸巳论语解》《论语集说》《四书解义》《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