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寒园
15年《鸟人》领跑奥斯卡,获七项提名。假如看过这部电影,应该会对这句话有点印象:
男主因得不到剧评家的支持,索性破罐破摔,引用福楼拜这么一句话来讽刺。虽是一时不忿,不过这句话的背后本身也能说明点什么问题。我在《闲翻书》里对拍电影/写影评,写书/写书评这类事情做了区分,把前者称作元产出,后者则称作衍生产出(或者也可叫做一度创作,二度创作)。虽都是产出活动,可后者是依附于前者的,前者在上游,而写书评影评这类活动在下游。并且认为,可贵程度自然是在上游的元产出价值高些。
后来又见到一些看法,比如:
只有能拍出好电影的人才有资格评论电影,所以影评无意义。
我虽(之前)认为前者的价值更高些,可并未否认掉后者的价值。这句话则完全否定掉了影评的意义,同时还隐含了一种常见的观点,即“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
这句俚语常见于书影评论的下方,比如说外文书的翻译,比起那些老一辈的翻译家,现在的市面上有太多神鬼莫测的译者和译作,有一句玩笑是这么说的:
耶和华说,翻译一本好书,就像是听一个伟大的人和你说悄悄话,但你要使劲浑身解数,把他告诉你的,一字一句告诉你的同胞,分毫不差。若你有过多差错,就算主能宽恕你,豆瓣网友也不会。
他们很认真地为对比各类版本的翻译,并将结果尽量客观地展示给大家。可总有评论冷不丁地冒出一句:"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人家辛辛苦苦翻译个书你还这么多事儿,你这么能,你有本事自己翻去,别在这儿瞎哔哔。"
又或者作者批评了一本书或电影里某些错误,只因触犯到了某些喜欢他们的人,也会得到这么一句话,有本事你自己写去(拍去)啊,在这哔哔什么。
这些观点都可汇总成这么一句话“只有拍出电影(写出书)的人才有资格评论电影(书籍),所以影评(书评)无意义。”
第一、
这类观点完全混淆了这两种创作能力,并将后者(书影评论)的价值完全依附在前者上。按这么来看,希区柯克根本没资格拍电影。他很多电影都是改编自三流小说,但是公认的,希区柯克拍出的是一流电影,其“定时炸弹”的悬疑创作理论和故事手法“麦格芬”影响甚远,新浪潮开路先锋特吕弗亦承认在创作上受到他很大影响。如果把原作看做是一度创作,那希区柯克改编拍出的电影就是二度创作。希区柯克为什么要选择三流小说?要知道很多一流小说是很难拍出杰作的,马尔克斯说过一句话基本可以反应这个事实:一流的小说常常拍不出一流的电影,一流的电影往往改编自三流的小说。因为读者对他们的期待足够高,而且他们本身已经臻于完满,二度创作的时候导演很难超越原作。想要有点自己的的想法,不落窠臼,就会被说不忠实于原作;完全按照小说来,则会被认为死板僵硬,这是个不讨巧的活儿。所以希区柯克选择三流小说,这样可以把自己的二度创作能力发挥到最大。
同样地,书评影评也是这样,虽是二度创作,但并非完全依附于原作。英美新批评讲究对文本细读,对荷尔德林的一首诗进行阐释都可写成一本书。这种意义上来看,书评影评基已经是另一种创作了。
第二、
这句话还牵扯上了一点西方文论,我在上一篇《略谈文本解读》中举过一个例子
米兰昆德拉写《笑忘录》,路德维克的独角戏占了2/3,其他所有人的一共占了1/3;还有他几乎所有的小说,除去一本全部分为七章。记者问他这个算术顺序是预先想好的吗?
昆德拉回答:不,所有这些我只是当《玩笑》在布拉格出版以后,从一篇题为《<玩笑>的几何学》的捷克评论文章中发现的。1
这就是文本的开放性和未完成性。昆德拉在写的时候并没想这么多,完全只是不自觉的就写成了七章这样的结构,他也是从一个评论家那里发现他的小说的这个特性的。
还有很多作家小说中的隐喻,比方说卡夫卡,那篇《小寓言》到底说了什么?这个单词Verkehr在作品里多次出现分别都意味着什么?城堡象征什么?门有什么隐喻?
还有村上春树,《奇鸟行状录里》那拧发条鸟代表什么?冈田亨那块青痣代表什么?他为什么要下到深井里?《寻羊冒险记》里那个有着摧枯拉朽的漂亮耳朵的女孩代表着什么?《舞舞舞》里面的羊男和六具白骨代表什么?
这些东西就像村上说的:
他的书,有些是瞬间就能通的,有些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通的,有些,则连他自己也不是特别明白的。
一些作者也都是从后来的评论文章中才发现自己作品里的这个特性的。不能说因为作者当时并没想这么多,所以你这么解读就不对,你这篇书评完全就是胡扯。不是这样的,作品从作者手里出来后已经不属于作者了,这则文本是开放性的,每个人都可为它注入新的内容,有很多种解读方式,从各个角度(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存在主义)都可展开论述,互相发明,只要言之成理,“这些作品明显可见的多方面功用证实了他们的伟大,经典之作就是在于从每一个新的角度看,都能有新的发现”2,其实这也正是经典之所以经典的原因。假如一本书,一篇文章寓意太明显,则会索然无味,如果其社会教化功能太过明显,最后总会走进死胡同。伟大的作品永远在于他模糊不定的隐喻和可贵的多义性,就像李义山的诗,吴文英的词。
这时候还能说这些解读,这些书评影评完全是无意义吗?他们已经是另一层面上的再创作了,甚至还会反哺原作本身。
第三、
这个观点逻辑上本身也站不住脚。这是个蹩脚的三段论。在反驳之前我们最好简单复习一下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即一个叙述分成三段,从两个前提出发,推出结论的方法。其中A是大前提,B是小前提。2.
先举个正面例子:
A、每一只猫都有四条腿
B、米利是一只猫
C、所以米利有四条腿。
两个前提都正确,逻辑上站得住脚,结论正确
再举个反例:
A、每一只猫都有四条腿
B、米利有四条腿
C、所以米利是一只猫
这个例子里,两个前提都正确,但逻辑上站不住脚,米利也有可能是狗。结论错误。
另一个反例:
A、所有的猫都是黑色的;
B、米利是一只猫;
C、所以米利是黑色的。
这个例子,逻辑正确,但大前提是错误的,结论错误。
以上,三段论要得到正确的结论,两个前提必须都正确。同时逻辑上也必须站得住脚。
再回过头来看看这句话,按照他的意思,我们补上略去的大前提:
A、一般的影评人没拍过电影;
B、只有能拍出好电影的人才有资格评论电影;
C、所以影评无意义。
首先来看、结论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举个例子,那些电影手册派,戈达尔和特吕弗,那个不是边拍电影边写评论,外国的远了,举个现代的,《一代宗师》的编剧之一徐皓峰,既拍电影(箭士柳白猿),也写影评(刀与星辰),按这句话的逻辑,徐皓峰应该有资格评论电影了,但结论又把他无情的否定掉了。
且不论前面两个前提正确与否,退两步说,严谨一点也应该是,
“(没拍过电影的人写出的)影评毫无意义”,而不应该是影评无意义。
然后我们按他的逻辑再来一个三段论:
1.安德烈·巴赞,法国迷影运动的精神领袖,发现并阐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价值,其理论直接影响并促成了法国新浪潮运动。被誉为电影的亚里士多德;(大前提)
2.安德烈·巴赞一生没有拍过一部电影;(小前提)
3.因此巴赞的影评论著《电影是什么》及其中所包含的纪实美学,长镜头理论毫、无、意、义!(结论)
一步一步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被誉为电影里的亚里士多德的巴赞,就因为他没拍过电影,所以他那些影评毫无意义?
说这话的人既不了解电影史,也不了解西方文论。
转载请@作者微博 ID:江寒园(http://weibo.com/u/2111069654),并将本段话一并保留。
———————————
1. 米兰·昆德拉,孟湄译,小说的艺术[M],三联书店,1995
2.里奇·罗伯逊,胡宝平译,牛津通识读本:卡夫卡是谁[M],译林出版社,2013
3.John Hirst,席玉苹译,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