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班级链接(福大2020春软工实践S班)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
这个作业的目标 <通过软工实践的总结,总结技术学习的经验教训,回顾自身的学习历程,为未来定下良好的基调>
作业正文 正文
其他参考文献 知乎,CSDN论坛

一 回望

  • (1)对比开篇博客你对课程目标和期待,“希望通过实践锻炼,增强软件工程专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比目前的所学所练所得,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标,哪些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为什么?
    • 开篇博客我自己主要以java的学习路线来进行规划,但是在小组实践中我分配在了前端组,主要进行了android方面的学习。所以说在java各个方面的学习就滞后了,只在数据结构和设计模式方面稍微进步与研究,工程能力不足;前端中一些界面的简单布局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还有一些java相关的语法也是有用的。
  • (2)你在第一次作业的个人简历中描述了这门课程结束后,你预期你将增长的能力、技术、技能,并绘制了学习路线图。对比当前你的所学所得,你达到了当时的预期值吗?
    • 只达到了40%的目标,(希望考研成功再继续锻炼hhhh),后端相关的学习仅仅涉及了一部分,还需努力,如spring,springboot框架学习就得再加油。
  • (3)哪一次作业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 应该算是读取日志完成疫情报告这个作业,当时还在寒假,github还没怎么接触,各个东西学起来云里雾里,把知识加上相关的东西整合成一个项目在以前自己就没做过,所以很匆忙,但是也很有收获,一回生二回熟,这对之后的团队作业就有很大的帮助。
  • (4)在课程问卷中,我们统计了你在课程上花费的精力和提升;现在请你再次将这些数据罗列出来,作为个人的记录。包括以下内容:
    • 统计一下,你在这门软件工程实践中,一共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码; 4K+
    • 累计花了多少个小时在软工实践上?平均每周花多少个小时? 180h,平均每周9h
    • 学习和使用的新软件; Android Studio、GitHub desktop、starUML
    • 学习和使用的新工具; Axure、Github、XMind(绘制路线等很好用)、墨刀
    • 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新平台; echarts(这是我在结对作业即疫情可视化中用来绘制各种图的,很强大。)XML,js,GitHub,博客园
    • 学习和掌握的新方法; 原型设计、需求分析、软件测评、页面布局设计
    • 工程能力的提升; 安卓前端开发、代码规范
    • 团队合作上的提升; 多人开发编程、分工撰写文档、团队交流以及分工安排
    • 其他方面的提升; 合理安排计划,学习PM如何制定计划让团队任务得以解决
    • 软工实践的各次作业分别花了多少时间?(做一个列表)
作业 花费的时间
软工实践寒假作业(1/2) 5h
软工实践寒假作业(2/2) 15h
结对第一次—某次疫情统计可视化(原型设计) 16h
结对第二次作业——某次疫情统计可视化的实现 18h
团队作业第一次—团队展示和项目展示 4h
团队作业第二次——团队Github实战训练 12h
团队作业第三次—项目需求分析 7h
团队作业第四次—项目系统设计与数据库设计 4h
个人作业——软件评测 10h
团队作业第五次——站立式会议+alpha冲刺 50h
团队作业第六次——beta冲刺+事后诸葛亮 35h
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 6h

二 团队总结

你是组员还是组长?你觉得你自己在哪些地方做得好?你觉得自己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具体可以怎么改进?

  • 我是组员,但是也算是一部分的pm(非代码方面hhh,组内有pm和前后端各一个组长),首先谈到指责的话,非技术层面,我对于人员的安排,分配任务上面的心得是增加了不少,什么人做什么事都得有一定的讲究,物尽其用,尽量需要发挥各个组员的优势,这边如果要改进的话,可能就是得再深入了解各个组员的为人,性格,能力了;技术层面,我对于前端的框架一窍不通,日常学习android布局和一些调用函数的简单书写,这边要更有研究的话应该就是得熟读《第一行代码》等技术类书籍,java相关学习基础一定得牢固。

你觉得你的组长(组员们)在哪些地方做得好?你觉得ta(ta们)还有什么可以进一步提升的地方,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 我觉得我的组长做得很好,他的技术实力雄厚,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大部分的技术问题,有他在就稳了的感觉!我是觉得我们其他组员的工程能力需要更进一步加强,平常没事可以自己开发一些小游戏,小项目(前提基础得牢固点再说),多参加比赛呗。

《构建之法》上说团队的发展有几个阶段,你的团队都经历过么,最后到达了“创造”阶段了么?(参考《构建执法》第17章 人、绩效和职业道德)

  • 萌芽阶段。在刚结成团队的时候我们就处于萌芽阶段。大家都很有礼貌,交流并不多。最初组长有向大家询问过各自意愿的角色和职责,大家当时的想法其实都比较模糊,结果在团队实战的时候直接抛弃了当时所填的,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了快速的分组,事实证明团队实战时的分组才是最贴合每个人能力的,大家也因此慢慢适应了起来,之后的项目开发也沿用了当时的分组。

  • 磨合阶段。正如上面所说,我认为在那次实战前后我们团队就进入了磨合阶段,实战是大家第一次进行合作上的沟通交流,真正意义上的开始了解各位队友。在实战阶段也出现过一些问题,比如任务的分配还不够细致,比如对队友的能力水平还不够了解,这些都需要慢慢克服。

  • 规范阶段。在开始准备项目的时候,即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制定代码规范的时候,我感觉到团队慢慢走上了规范的道路,大家在讨论组里一起进行讨论,对于自己分配到的任务都比较明确,也都用心去完成。在之后的开发中也是一样,大家都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互相帮助。


  • 创造阶段。我认为我们团队达到了创造阶段,有着明确的共同目标,用积极的态度解决不同意见,不会因此产生矛盾,角色和职责也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转换,例如本为后端小组的组长也会帮助前端完成群组聊天的功能,大家的精力都专注在完成项目上。

从开发的角度,你在团队中担任了什么角色?你是否完成了该角色的任务?现在你觉得你适合该角色吗?

  • 我担任了前端开发的角色,由于没有采用其他框架,我们就是基于android技术来操作,我主要负责各个界面的布局,零件位置,调参等工作。在前端组长的安排中,我觉得我还是蛮适合这个工作的,入手快,可操作性强,重点是能够立即看到效果这点对于打代码来说是最好玩的了。在中间的学习过程中,我也常常遇过很多困难,最后都是询问组员和上网查看相关概念才清楚的,总之这个工作对于我前端的学习算是引领式的吧,希望之后能够担任更为重要的角色。

三 人月神话

1、怎样证明你学会了软件工程?以下要求你们的团队达到了哪几个?请在随笔中用数据证明上述内容或侧重选择之一。

  • 这次的软工实践让我明白,原来做这份工作不仅仅需要基础知识能力,还要有熟练的工程能力,甚至于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
  • 团队对于这三个方面都有达到,我们团队更侧重的是通过一系列工具,流程,团队合作,能够在预计的时间内发布 “足够好” 的软件。在团队协作过程中,我们定期召开项目会议汇报进度,pm和前后端组长协作定时发布任务,大家也都很积极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下面是一些过程github详细。
    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_第1张图片

2、写下属于你自己的人月神话——个人或结对或团队项目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实例/例证结合的分析,字数不限,开放命题,可以使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

  • 这次的软工实践,主要还是跟着团队这边走,重点的学习和困难也是在这里。由于大家是随机组队,一开始也都不熟悉各自的优势,也让前期的工作比较混乱,有人习惯用这个语言,有人另一种,甚至有人也不喜欢表达,默默做事,最后发现大家有些工作重复了,有些工作漏做了。。。所以我自己就在几周后提出当pm的角色,事前去了解好每一次的作业的要求,然后去安排,沟通,这样下来,虽然自己是多了一份工作(我也在前端组),但是发现大家的目的明确了,工作效率也提前了,群里的讨论也更积极了(而不是初期的凄凄惨惨戚戚),所以我觉得pm的角色对于一个团队来说确实蛮重要的,相当于前进的这个大路线得正确,分工得做好,最后的结果我也是比较满意hhh。对于自己的学习之路来讲,技术上前端算是初有收获,android的接触算是初开新大门,对于java的规划学习还需进一步努力吧。

四 建议

对于下一届同学,或者大一的同学,你想说:

  • 对于下一届的同学的话,我觉得算是工程能力可以提前去提升一波,比如平时开发开发小项目,小游戏呀(如果能合作开发那更好),参加一下比赛搞搞项目呀,这对于本次作业甚至于未来的工作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对于大一新生,我希望那些一开始学得云里雾里的人可以多找找网上的视频来看看(b站是学习圣地!!!),不要轻易放弃,不要轻易觉得自己不行,不适合学计算机(有多少人想跨考计算机呀呀呀!!),搞代码的就是要有耐心,沉下心来,没什么难事儿!!加油吧,打好基础是最重要的了,学习!!!社团什么的后面你就忘了hhh。

对于自己今后,你有哪些建言?

  •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希望考研能够沉下心学吧,成功上岸,再继续学习生涯;技术上来说,我觉得很多东西不要求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好好地去了解计算机的原理,代码的原理,这样后面的学习才不会老是翻看前面的内容;希望自己也能有机会再参加比赛吧,这块能力需要加强。

对于助教工作,你有哪些建议?

  • 助教的工作很重要,因为是学长的原因,能够做到感同身受,希望能多站在学生角度去思考一些事情,不要急于否定(徐学长就很赞!!!很棒!!!人超好!!)

对于软工实践课程,你有哪些建议?对于软工实践课程的上课形式和内容,你有什么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在哪儿需要强化或者剔除?

  • 尽量放在大三上吧(实际上那些语言学不学的都没差,反正要真正使用都得新学很多知识),组建团队的时候,先大致对各个学生的意向岗位来个问卷(前后端啥的),然后限制就你们搞了。

五 个人技术总结

Android广播机制

Android四大组件之一,需要熟练掌握的技术

你可能感兴趣的:(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