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英已逾3月,短暂的学术体验之旅即将结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光里,短短长长地印刻下了值得用余生去秉持、珍藏和咀嚼的东西,这些便是在这120天里我的收获。
甲、静气
我总能从身边的西方人身上感受到一种静气,一种迥异于我国人士所展示出来的“气场”。大体言之,他们不骄不躁,安然肃静,在需要表达时又能够颇有主见地侃侃而谈。这种“动静”皆有章法的群体气质,很值得浮躁喧嚣的国人借鉴学习。
具体而言,这种静气体现在在与西方人士打交道时,他们的礼貌、客气得宜的行止中。比如,中国留学生在被问及对利物浦人的看法时,大都会说这里的人很有礼貌,总能听到“sorry”、“thank you”之类的礼貌用语。我观察到,人们下公交车时总会对司机说一句“thank you”(公交车只有一个前门,上下车都得从司机身旁经过);在商场里,身边的西方人如果稍有觉得挡了你的道,都会里马,点头欠身示意,同时脱口而出“sorry”。于是,我也有样学样,只要外出,时时注意说“I'm sorry”和“thank you”。
听当地老人解释,对人礼貌,待人友好,是他们的生活习惯,也是他们很看重的东西。这大概就是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崇尚礼节,与人为善(至少表面如此)。仓禀实,而知礼节,一个社会的物质基础达到一个相对优越的程度后,可能就对人们的精神、伦理上有更多的要求,人们也能够在吃穿富足的基础上,以平和安静的精神状态来构建基于本民族传统之上的世俗礼仪及人际规范。
另一个突出显现静气的方面,是西方人语言表达的方式与内容。他们在各种场合的表达,都似乎很胸有成竹,发表观点,不紧不慢,即便很多时候手势等肢体语言,比较夸张,但是你总能感觉到,说话的人是在很认真地思考并发表他的看法,一种认真劲,深入交流的感觉油然而生。最令我影响深刻的情形,是刚来后的几天参加的学术会议,一位比较年长女士做开场致辞,她的声音那叫一个温柔动听,用词极其得体考究,在观众席前约十分钟的开场白及介绍,完满展现了她集知性、优雅、端庄与美丽于一身的形象。
这种气质,大概就是具有英伦贵族风度的华美面貌。这也是大英帝国引领世界几百年沉淀下来的从容精神面貌,在个体身上的展现就是这种沉静而又自信的心气。反观我国,正处在几千年未有的大发展、大转折的历史关口,在物质与功利的强势裹挟下,泥沙俱下,沉渣泛起,形成了喧嚣的整体社会风气及一个个浮躁的个体。你可以看看他们的眼睛,迷离,涣散,疲惫,麻木,狡黠……被物欲与功利侵占的眼神,唯独鲜见沉稳,恬静,庄重,祥和,深邃……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静气,是极难修炼的境界。但是从容淡定,自信自强的精神气质,是每个人应该生而学习、修炼具备的。从我们最细微的,与每个人的招呼,礼貌友好,得体谈吐,在面对每件事的思虑周祥,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易”、“细”之处,天下难事、大事,也就有迹可循,不会那么难以实现了。
乙、情谊
向内求己,向外求缘。求己,克己修身,增益己所不能;求缘,善待他人,善借物尽其用。师缘,友缘,与人缘,自然是作为社会一份子的人所不可或缺的东西。结一善缘,自然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我赴英学习得以成行,首当感谢我英国导师的邀请举荐。留英期间,主动寻找拜访了一些这里的老师,无不从中得到他们热情真切的指教,从我的研究课题内容、研究计划,到日后发展意向,从论文稿件的细微之处,到参考文献或者人脉引荐,均能从他们那里得到真诚的、细致入微的建议和介绍。
我到利物浦两周后,学校就开学了,于是我参加了一些workshop和seminar,从中得以结识不少中国留学生,又通过留学生的微信群,认识了更多同学。与同学们的广泛接触和交流,对于他们的留学生活有了更多了解。身在异国他乡,操着英语,进行学习或研究,其间的甘苦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人生的路没有白走的,每一步都算数。同样,人生的彷徨和沉沦,也自有其代价。我和一位非常谈得来的小兄弟说,留学生不应该身已经出国了,心还封闭在狭小的天地里,应该开放开放再开放,借用习主席所说,开放的大门不应该关闭,而应越开越大。
除了学校范围接触的人之外,我更想多接触了解当地各色人等。通过英语角、教会活动、社交聚会等等,我也确实认识很多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国度的朋友。他们有移居英国好几十年的华人,有土生土长的BBC(British Born Chinese),有来自国内不同学校的访问或交流学者,有土生土长的来自孟加拉国的移民二代,有在英工作很多年的中国人,有来自世界很多国家的公司职员、留学生。其中不少人的国家名称是第一次听说,比如一位来自加勒比海安提瓜和巴布达(Antigua and Barbuda)的女学生。
遇不同人,经不同事,才更加明白什么是多样性,才明白包容和换位思考的重要性。而即便在与身份、经历、背景和文化迥异的人交流交往的过程,同样能够彼此之间产生精神互动、碰撞思想火花,同样能够获得更高层面的理念认同,这或许就是人性中光辉一面的共振共鸣。比如,在与一位和我非常聊得来的好朋友探讨我的择偶观时,这位来自穆斯林家庭的朋友对我的择偶标准非常赞同,并说,我说的每一条标准都与他从小受到的穆斯林教义中关于择偶婚恋的要求内容高度一致。这更让我坚信,所有人类在真善美的理解和追求上是根本一致的。
建立友谊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得以与同声相应者、同气相求者的相逢,足以让我欣喜感恩。巍峨的唐人街牌坊,霓虹闪烁的pub,杯盘狼藉的中餐馆,就是一段段美好情谊的见证。
丙、见识
初到利物浦,我满眼都是好奇之物。这里的风土人情,是如此不同,与我想象的情形如此迥异。刚到后的几天,每次出门我都会仔细打量所遇见的每一栋建筑,观察每一个街头角落,细看每一张贴在路上的小广告……每个周末,我都争取留出来,出门去一个新的地方。我一个人带着相机,几乎走遍了大半个利物浦市区及周边的一些地方,比如沿着利物浦-利兹运河走到了Crosby Coastal Park,参观完了利物浦大大小小的各种博物馆,去了墨西河对面的New Brighton海滩,至少去了3次美丽的Sefton Park以及附近的Princes Park和Wavertree Playground,去得最频繁的就是利物浦的Albert Dock,以及两座大教堂。因为我住在一条街道连在一起的两座教堂中间,每天下午在晚饭时间大都会去一座教堂走上一圈,而且经常在火锅教堂上面空旷的场地上练练八极拳,做俯卧撑。
短暂的学术交流,当然感受最深的还是对英式教育体制的认知与理解。客观地说,英国的教育产业化水平与程度,可能远超中国。没落中的大英帝国,对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知识与技术红利的利用,可谓登峰造极了。学费高昂(本科一年8-9千英镑),学制缩短(本科3年(要求读一年语言的,也可算是一种创收手段);研究生一年半),围绕留学生的各种产业蔚为大观,从衣食住行到论文代写(作弊),各种产业应有尽有。印象深刻的方面,比如利物浦市区及大学附近的区域,层出不穷的学生宿舍。没有查询数据,不了解利物浦的房地产市场,留学生贡献的市场份额有多少,可能不会是一个小数。
英国能够吸引那么多的留学生,除了先进知识技术之外,教育机制的成熟与完善也是核心因素之一。比如,我发现不少学生的专业都是跨学科的,如音乐与管理,金融与数学,体育商务,电气工程等等,与国内的双学位本质上是一样,美其名曰跨学科培养,其实就是想藉此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还比如,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均做到了非常细致入微的人性化和制度化程度,如我到达之后当天,自行前往宿舍区,报上姓名和护照,就里面领到学院为我申请好的住房钥匙,几天之后到了学院,就有两位行政人员做专门的入学介绍,其中一位按照他准备的小纸条上列明的事项,逐一向我交代,同时带领我把整个商学院的大楼游览了一边。这种制度性的安排,既是一种规范的操作流程,也能使新生在得到必要信息的同时,还感受到被学校所重视,对学校认真负责、规范化、高标准的印象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说到见识,对酒吧的见识,真是大开眼界。半夜12点左右,走到酒吧聚集的几条街区,人头攒动,几乎要摩肩接踵了。大多是年轻男女,也有中年或更年长的人。女士几乎都是短袖、短裙或短裤,即便是气温降到只有几度,这些出入酒吧的女子都只留最少的衣物在身上遮羞,真不理解她们为什么会穿成这样。进得酒吧,里面的音乐震耳欲聋,小心脏哪里受得了。和当地朋友开玩笑,这里的工作人员耳朵听力肯定不好,因为工作环境的噪音实在太大了。
也有我们更能接受一点的老式酒吧或者pub(酒馆),这里的女士就穿得正常了,音乐也不是那么高分贝。似乎每家酒吧或pub一到入夜,就总有很多人在里面。英国的酒吧就相当于中国的餐馆+洗浴+KTV,是人们社交、联络感情、消磨时间的主要场所。
与酒吧同样常见的,还有各式各样的宗教,大大小小,各种派别的教堂,几乎随处可见。宗教是精神寄托和净化之地,而人们在酒吧或其他场所所干的见不得光的活动,就靠着教堂这个法律之上的信仰进行调节。人性善恶如此分明的划分,也是一件颇有意味的现象。
关于利物浦及英国的见闻还有很多,比如这里的唐人街,华裔和华人的生活,市政管理的细节,奢侈品打折村,博物馆的展览等等,难以一一诉诸笔端。3个月里,我拍了10多个G近4000张照片,这些珍贵的个人记忆,留待若干年后,在某个暖阳煦照的午后,再慢慢触摸曾经的一段旅程。
小兄弟对我说,来英国之后最大的收获是“更爱国了”。这正是不知黑焉知白,没有对比就很难有更全面、客观的认知。
所有的出发远行,最终都是为了寻找到更好的自己。
得词一首:
《归国谣·漫天雪》
漫天雪,骤降急停裹冰泄,夜半又倾敲窗切。
归意幽明灵台阙,寒云歇,临行丽日青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