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可否认,这是属于5G的时代。2020年更是5G的元年。
一年间,5G从初出茅庐走向万众瞩目,5G技术开始普及。
一年后的今天,信息所至,融入百业,5G的加入,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向上发展的。
5G一周年: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随着5G的建设和普及,许多我们目前所熟知的或者是不熟知的产业应用都将催生海量数据,5G的大带宽、低延时只能解决数据的传输问题,而这些数据的处理需求,会对现有云数据中心造成巨大挑战。
有多大呢?
根据预测,到2020年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与设备联网,有超过一半的物联网网络将面临网络带宽的限制,有4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分析、处理与储存。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认为,因为5G技术的出现,互联网将进入下半场,从消费互联走向产业互联。
“这是一场革命”,吕廷杰说。他将5G与电力作类比,如果电力只用在家用照明,影响的只是个人和家庭生活。但当电力走向了所有的制造业,就产生了工业革命2.0。同样,5G也将像电力一样,从个人、家庭最终走向制造业,实现工业互联。
不过外界对于5G的应用场景也有不少的争论和质疑,“有人问5G需要多长时间才有杀手级的应用?这使我想起来3G。”
吕廷杰回忆,3G的出现让手机不仅能打电话还能上网,赋予了手机全新的功能,但3G出现时遭受的质疑并不比5G少。“当年3G受到批评的时候,我都是经历过的,3G是2000年通过标准,全世界都不知道杀手级应用在哪,有人甚至说这是乌托邦知识分子的空想。”
2002年,他应邀去日韩观摩3G建设,而那时中国距离3G商用还很遥远。当时对于手机用3G看球赛,同行的观摩团中就有人质疑,屏幕太小、网络不流畅等。甚至有人对此评论称,直接用电脑看球赛体验更好,屏幕够大,宽带包月,网络也很流畅,因此手机上网技术不可能成功。
“这些人的错误在哪?一直到了2007年,一个叫乔布斯的人,拿出了苹果手机和AppStore,教了全世界人民手机上网怎么玩。”
至于目前外界对5G的质疑,吕廷杰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停留在4G以前的应用场景上,认为4G的网速就够了;另一种是在传统市场中有利益,比如有人说光纤比5G效率更高,干嘛要用5G?但实际上5G的目标就是在某些场景下消灭光纤,5G要达到接近于光纤的通信能力,而且要实现无线化。
他甚至直言,很多批评5G的人根本不懂5G。比如有人说有WiFi用不着5G,但WiFi不像通信级的应用有网络质量控制的保证,可以用在家庭,但无法用在工业关键场景的控制;还有人说5G怎么能支持无人驾驶汽车,总得到云端算一个指令来控制这辆车,这时候就撞车了。但实际上5G有边缘计算能力可以保证低时延,根本不需要到云端计算指令。
“质疑的这些人根本没有了解这些场景,5G一个重要观念的转换,就是要推一些5G行业应用。”吕廷杰说,5G将是下一个创业风口,它带动的产业互联网的规模,将是消费互联网的上万倍。
当前,三大运营商都在大力发展5G套餐用户。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截至3月底,全国已有5000多万个5G套餐用户。
但吕廷杰强调,除了面向个人用户的高速率场景之外,面向行业用户的广连接和低时延场景才是5G的根本目标。他举例称,5G具备的网络切片功能对工业互联网场景非常重要。
他将其类比为公交专用线,由于在马路上划出了公交线、快行线、慢行线等,在上下班高峰时即使路面堵车但公交线可能会不堵。而5G的网络切片功能是同样的道理,可以满足工业互联网场景下的高可靠性、大连接、低时延的需求。
实际上,为了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政府日前提出了新基建的概念,包含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
吕廷杰指出,这七大领域中信息科技占据四个,国家就是要加快5G网络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拉动更多的制造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5G等新基建的布局,我的判断就是国家要发力科技端,发挥5G产业的基础性作用,为中长期有价值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或者资源的配置做准备。”吕廷杰说。
他还提及通信业的提速降费政策。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流量费每降一块钱对互联网企业的益处会更大一些,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而在5G带来的产业互联网时代,流量费每降一块钱,将明显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从当前众多5G应用场景看,其不仅需要非常低的、确定的网络时延,而且需要海量、异构、多样性数据接入。对于现有传统的云计算处理模式来说,5G应用带来了瓶颈与挑战。
如果把网络比喻成自来水网,数据是水流,传统的云数据中心则是自来水厂或者水库,它们组成的输水系统即可满足原有居民低水压、小流量的用水需求。5G的普及,如同新增大批超高层建筑用户,不仅用水量急剧增大,水压也需要增高,传统输水系统无法满足这些需求,云数据中心“远水不解近渴”。
5G除对大带宽服务器的需求外,5G时代的不同产业应用场景亦提出了不同的需求侧重点:
5G在医疗的应用——5G远程需要极低时延保障医生的操作准确度,2019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全球首例骨科机器人多中心5G远程中,端到端的时延为20毫秒。低时延在5G+自动驾驶中的重要性同样性命攸关,自动驾驶汽车的响应速度需要降低到毫秒级,方可及时处理路上突发情况。
传统安防的主要作用是视频监控和人工查阅,在5G时代智能安防将发展为全息感知和数据智能,在要事安保、城市综合治理、港口等场景,既要监控人群密度与数量,还要配合人脸识别追踪可疑人物的行为轨迹等,需要具备高交互性。
有些企业、园区基于数据安全性和隐私性的考虑,会要求将数据存储和处理都放在本地。2019年9月在苏州昆山的某个5G智慧园区试点正是如此,园区方在5G+智能化车间上的应用中要求“本地数据不出园区”以保证企业数据的安全。
这些需求下,在网络边缘部署服务器节点,就近提供高效、智能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成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边缘计算市场规模将超万亿,成为与云计算平分秋色的新兴市场。
因此不难看出,伴随5G的普及,将催生海量的边缘数据中心需求,边缘数据中心将大行其道。
与当前集中式的云数据中心不同的是,由于边缘计算中心负责实时性业务决策和大量个人隐私数据的短周期存储,因此其将具备小型化、分布式、贴近用户的特点。5G时代的用户端将与云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形成无比紧密的云-边-端架构。
各位看官怎么看呢?
想了解更多有关服务器的知识和内容请关注我吧或者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进入小湾的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