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能自学成才吗?

在这个时代,书法作为传统文化之根之魂,那么容易受到热议和追捧,得到上上下下的重视和关注,这本身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笔者以为,任何一门艺术的繁荣,需要自上而下的倡导、自觉自愿的追随、由内而外的弘扬。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书法的热衷和追捧,于社会于文化于艺术,有百利而无一害。

01  书法就是个红番茄,看上去红彤彤,吃起来酸溜溜

“成才”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个人比较认同“百度”的说法:

成才(chénɡ cái),意思是成为有才能的人。英语则是become a useful person、amount to something、reach one's prim。

这个对“成才”的解读是有普世意义的,显得不那么高深莫测、故弄玄虚。

同样,“书法成才”可以理解为在书法上成为有才能的人。比如说,中小学老师评价某某学生“写得一手好字”,学生心里像开了一朵热爱的小花,学生就可能有更大的热情和兴趣,分出一部分时间来学习书法,努力在书法上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

不管哪一类成了才、拿着毛笔的人,有书法才能的人走到哪儿都十分吃香,不会嗤之以鼻,至少表面上是这样。但是几乎所有认真练过书法成为有才能的人,都认真努力过,艰苦过,坚持过,这也是真相。

02  书法是有“法”的,自学的人也别拿“法”不当回事

书法家孙晓云出了一本书,叫《书法有法》,相信很多书法人都看过。

书法能自学成才吗?_第1张图片

真正热爱书法的朋友,还是得静下心来读书、写字,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学习,还是可能“成才”的。至少能让普通群众点赞,说你是个书法人才。

从事书法专业的人,也许对“自学”书法的人很是不屑。但在我看来大可不必,你不认可“不会写字”的人不要紧,自己沉下心来,朝着经典“书法大师”的目标奋勇前进,力争让你的书法流传到下一个世纪。

举个例子,一次省级报刊发表了一些老干部的“书法作品”,结果省级书法微信群像“炸开了锅”,纷纷抨击“老干部”体书法。当时我在群里,就不知深浅地说:我们也不用看到省报刊登老干部的书法就动气,说写得那么不好还见了报。有些人从战争年代下来,也许也就是个半文盲;有些人是从重要岗位退下来的领导。一不小心还真有谁就是喜欢书法,大笔一挥就豪爽地拨款支持书法事业,给我们营造了良好的继承和发展书法文化的环境。群里顿时鸦雀无声,不知是觉得我说得对,还是不再发声在腹诽我。

与此同时,也经常能看到一些自认为不错的书友,说某某的字是因为花钱买的,跟对某书法家的,所以入了“国展”、“省展”,成了中国书协、省级书协会员。更有的“自学成才”的书友,也闹腾起来,似乎觉得书法根本就是一项门槛很低的“杂技”,当了信口吐槽书法艺术的“喷子”。

省级媒体不是专业书法报刊,导向和功能不一样;“自学成才”的书友可以经常创作作品,争取到各级各类书法专业报刊发表作品出来,验证自己的实力,这比当“喷子”有意义。

书法能自学成才吗?_第2张图片
陈忠康先生行书作品


03  我们要那么多书法人才做什么?

经常有一些家长送来要小孩子跟我学书法。我问那些家长,为什么要让小学生学习书法?

答案大同小异,有的说,他家孩子只要把字写得好看一些就可以;有的说,他家孩子太好动,让他静静心;有的觉得孩子的字写得东倒西歪;有的家长说自己家孩子,手拿着笔怎么看怎么不对劲,要我指导矫正矫正;也有的家长是希望孩子在书法方面有“一技之长”。数十人听下来,很少有家长想自己孩子成为“书法家”的。

那么问题来了,家长们难道不想孩子成为书法人才吗?细想一下,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多的是愿意让孩子接受书法文化熏陶,这有点像古代的“私塾”,临摹、写字的意义,不仅仅是成为一种功利,更是一种“修身”。

写好字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就像幸福并不是通过赚多少钱能体现出来。读书、写字的意义,乃是提升文化艺术修养,塑造传统文化之魂,提高人生的素质和品位的需要。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训练营第54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法能自学成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