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熙:知识管理的方法论有哪些?

爆品战略(十年磨一剑)

结构重于努力


你最重要的资产是「时间」,不会多一分一秒

Knowing When To Trade 知道什么时候用钱购买时间

改变你的世界观的关键是:知道什么时候用钱来交换时间。

我愿意打赌,即使让你获得巴菲特的所有财产,你也不会愿意和今天的巴菲特交换生命。 我愿意打另外一个赌, 如果可以年轻20岁,巴菲特会即使破产也在所不惜。

任何你临终前遗憾没做的事情,你也应该用钱去购买。如果你能想象自己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后悔错过了什么,那么今天你应该用钱去交换。

这个世界观是我最近才采用的,但是以这样的思考方式权衡时,它使我的决策过程变得如此简单。

例如,我可能会花钱去拜访一位好朋友,但我不会花钱买一辆好车。我会在临终前希望看到我的朋友,但是汽车?一点不重要。


以人生最高目标作为第一原则

于是她在书中,反复鼓励年轻人:

去发现和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东西”,而不是追寻“某种预设期待的轨迹”。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投资家沃伦·巴菲特是多年的好友。盖茨曾回忆说,他第一次见巴菲特时,发现巴菲特的日程表稀稀疏疏,几乎是一片空白,感到大惑不解。


巴菲特解释说,

必须擅长说“不”,以便于去做那些真正特别的事情。

盖茨觉得这是巴菲特教给他的重要一课。

更高的标准,才会有更好的选择

“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最高目标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一个人,为自己的内心,树立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映了他的“格局”。


塞罗有句话很着名,他说,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出生之前发生过什么事情,在生活中就会像一个无知的孩童。

这个道理非常正确,西塞罗正确地嘲笑了那些愚蠢得对历史一无所知的人。


阿玛蒂亚•森所说的“

人为什么活着,人是怎么生活的,人应该怎么活着

”这三大问题。


牛顿:

一切都是有惯性的。

当然也包括你是懒散还是自律。

七、要让自己有成就感要给自律设里程碑

一定要给自己设置一个里程碑,给自己点奖励。可以是一部电影、一双鞋子或者干脆放半天假出去high。弹簧不能硬拉,要劳逸结合。


我的做法是一周为限,每坚持一周给自己一个奖励,逐周奖励金额递增,直到完成 30 天计划。各位试试,效果真的很好。


与此同时,当同一个概念在多本书中反复出现时,这就代表世界规律,是所有的作者都认同这个方法很有效。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把这个方法记下来。作为自己的个人资产。

相同=有效。教别人或者自己拿去用,都可以。


真格基金王强:当一个现象大家都在关注的时候,其实价值已经释放完了


不论是要赢得财富,还是要赢得人生, 优秀的人在竞技中想的不是输了我会怎样,而是要成为胜利者我应该做什么。


正确的姿势是什么?不卑不亢。


其实没那么复杂。我眼中的拖延症,不过是“撒旦五分钟”。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

决定事情成败的,常常某一两个片段而已。这些片段被我们称之为:刀刃、要害、核心或关键点。

拿破仑是曾经席卷欧洲、不可一世的皇帝。而滑铁卢战役是他人生的分水岭。而决定这场战役成败的,只有那几分钟——格鲁希元帅的那要命的几分钟而已。


同样,决定人生走势,往往是那么几个关键的选择:大学、买房、结婚…



【精选】

关于知识管理软件和系统的5个真相

信息整理素材(适用于普通人的记忆方法)

知识管理之电脑文件管理第1期|整洁,从桌面开始

学学冥想呗,我整理了9个公众号、一些音视频和文章,分享给你

《如何阅读一本书》


一本书谈了一百分的问题,作者九十分写得很好,还有十分有漏洞,你读的时候发现了,想去写。但十分的问题,其他人已经写过九分,可能还剩下一分,是你的空间。写作的痛苦和乐趣,就在于从一百分中找到一分的空间。细析之,一分又可以析出一百分来。写作会带来痛苦和快感,读书也会带来痛苦和快感,二者是浑然合一的。在这种不断痛苦又不断消解痛苦的过程中,你阅读和写作的内容,就和张三李四区别开了。



书不是用来「读完」的,而是用来「查」的。

一年成长 3800%的秘密:李笑来的关键词知识地图

懂概念,知方法。

十年来,笑来老师一直对这个很受用,他曾经提到:「学习其实很简单,核心只不过是深入理解最重要的概念,不断总结与之相关的方法论。

概念是一切知识框架的基石,所谓的“独立思考”——少有人真正拥有的高级能力——对其最朴素的描述无非是:能够独立地、正确地使用正确的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读一本观点,每看到一种理论,最好都问问自己:

它的上游在哪?

作者受过哪些人的影响?

很多人读书很勤,阅读量也很大,但读来读去,读了几十年还是一个层面的书,这是读书人尤其要警惕和反思的事情!

第四,多方探索总结自己的读书方法

对不同量级的书,对不同领域的书,我们都要建立相应的读书方法。

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分类的原则下建立方法,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既借鉴别人的读书法,也注意探索总结自己的读书方法。





1)正-反-合(主动学习)

经常有读者问「正-反-合」是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看到任何一个观点、断言时,都问自己一句:

- 它的支撑点是什么?


- 如果我站在与之相反的立场,我会怎么看?


- 结合这两点,我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新论点?

不轻易下任何一个断言,永远都要去思考,它背后的支撑是什么。

反向去倒推自己的每一个「

看法

」,寻找是否有坚实的支撑。如果不能自圆其说,就去读书、搜索信息,寻找支撑。如果发现找到的资料跟看法矛盾,就去寻求「正反合」—— 这就是一个不断迭代和升级认知的过程。

于是我会想:张枣是谁?这两句背后有什么隐喻?他是如何获得这个灵感的?他还有什么别的作品?他有什么故事?

然后,我会搜索他的资料,看一看别人对这两句诗的评析、理解,读一读他其他的作品,尝试从更高的层次去进行审美。


说说我的做法。

如果作者提出了一个模型,即使都是一些大道理,我也不会觉得「这些我都知道,有什么新意?」而是会去思考:


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模型?他的分类思路是什么?他看待事物的视角是什么?这个模型合理吗?


作者写了一堆案例,我不会看完就过,而是会去确认这些案例的真实性,去思考:


它们能不能用在文章里、用在课程中?除了作者的解释,还有没有别的解读?


甚至,读一些日本人写的书时 —— 日本的书有个特点,喜欢用大量的篇幅,去解释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 —— 我也会从中找到不少乐趣。比如,这个方法看似司空见惯,但作者特地写出来,背后会否有什么想法?


这样一想,往往能有新的收获。

以一种活跃的心态,跟作者做思维博弈。



2)深度思考

所以,无论是公众号文章,还是训练营,我一向以来所强调的,都是这三点:

1)不要太重视结果,而是要看重过程。


2)不要过于关注操作,而是要关注思维方式。


3)不要急着解决问题,而是要认清楚问题。

这一点,我就将其称为「深度思考」。

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到达某个点、在某个地方停下,而是为了更好地「拟合」这个世界。

深度思考所锻炼和完善的,其实是我们内心的「心智模型」。

越复杂,越全面,越「拟合」现实世界,这个心智模型也就越完整。

它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人的学习、思维和理解能力。




格式化写作模板。

比如说李笑来有一篇文章叫《如何判断自己文章的好坏》,里面提到了一个格式化写作模板。总结出来,就是下面这张清单。

我要说的是什么概念?
这个概念为什么重要?
这个概念实际上是怎么回事?
正解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
如何正确使用这个概念?
错误使用这个概念有什么可怕之处?
这个概念与其他什么重要的概念  有重要的联系?

费曼技巧

1. 拿张白纸;


2. 在白纸顶部写上你想理解的某想法或某过程;


3. 用你自己的话解释它,就像你在教给别人这个想法。


哲学作为底层逻辑(分析原因)

什么是哲学?

所有学科的任务都在解决各自的问题,考量一门学科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那门学科所解决问题的精细程度,人们通过发现(创造)不同的概念,梳理不同概念间的关系,来构建学科内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以此作为基础去了解世界,然后再通过工具去改造世界。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也是在更加细致地解决问题,它在解决的是有关“思想”的问题。


03 读书10问

相当于炼金术,帮你提取书中的精华。

① 此书主题是什么?(1-2条朋友圈)


② 此书想解决哪些问题 or 目标?


③你觉得 重要信息 有哪些:摘抄、电子化


④ 有哪些观点 or 案例?哪些观点你不同意,原因 or 论据


⑤ 和我有啥关系?此书改变了你哪些旧有观点,能用在哪方面?(拆书)


⑥ 内容图表化:ppT、思维导图、其它图表


⑦ 费曼技巧(复述,用自己的话说)


⑧ 怎样进行下一步行动


⑨ 整合新资料 or 旧知识,输出。


⑩ 实践:观点补充


⑧ 怎样进行下一步行动(针对技能类书籍)


1  > 列出所有细化成行动的建议。(行动清单)


2  > 设立开始日期。


3  > 尝试10次以上。


4  > 记录、总结

第二步、阅读方法(摘抄 + 评论 + 相关 超链接)

01 主题阅读(论文读书法)


主题阅读——查找资料——提炼观点——构成框架——不断补充修正


针对一个主题至少要看上10—20本图书。




知识管理的方法论有哪些?

《读书最大的误区是什么》,里面提到在知识领域,有一个经典的模型,叫做

DIKW模型:

data(数据)

information(信息)

knowledge(知识)

wisdom(智慧)

如果你从书中了解读到一个新的成语,但并不懂它的意思,那这个时候你收货的仅仅是data,


当你了解了它的意思,那么你就又收货了information,


如果你知道了这个词汇是从哪里来的,和哪些东西有关联,就是这个词汇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是一张网时,你就收货了knowledge


最后,你能灵活的正确使用时,你就收获了wisdom。


如何进行知识管理?


01 同时读多本书

我是同时看好几本的人,发现比只看一本快。很多大神级的阅读大师、作家也是同时读多本书。

实用性的书

,早上读,一般可以连续半小时到一小时,看累就放下。情节精彩的小说,白天读,千万别当做睡前读物,容易影响睡眠......可以在容易困顿的周末下午读,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刚看了两页就去睡回笼觉了”。另外,英文原版小说,中文读物,可以交叉阅读。


友情提示,

为了避免虎头蛇尾,也就是,开始了好几本书,却没有一本能看完,最好给自己规定,最多同时读几本。比如,小说类的不能超过两本。开始新的小说前,必须看完一本非小说类的书。

延伸一下“同时读多本书”的方法,推荐:把书放在不同地方。让书随手可得,减少做选择的时间,提高碎片时间的利用率。我读过一系列的阅读类主题书籍中,都提到这个方法。比如说,洗手间阅读,总是效率奇高,嗯,你懂的。



聪明人是怎样用“OKR法”实现目标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树形掌握

画树状图:

树状图式系统化学习,指的是从目录页开始了解一本书,而不是从第一页开始艰难跋涉。当你能够将一本书从目录重述一遍,并且概括子目录中的要点,这本书你其实已经完全掌握了。

个人管理工具(台湾)

MECE分析法(枚举分析法)

AAR事后回顾,「企业知识管理方法」

SWTO分析法。

PDCA循环


02

怎么去整合这些知识了

我真正会整理的是有理有据的知识分享帖。

1、第一种模式

当我接触到某类知识点,我去知乎,搜一下相关提问(关于这个知识),如果这个提问是热点的话,下面会有非常多的优质答案,这些答案就是学习好资源。

我会把这个提问在电脑里建档,花上几天的时间,把所有的答案过一遍,把每个提问的观点和行文逻辑整理出来,每按照合并同类项的模式将它们归类。

整理完就会变成:

提问—观点1(内含ABCD四种答案)——观点2(内含EFG三种答案)——观点3(内含HIJ三种答案)——观点4等等,以此类推。

如果整理到最后,我自己对这个提问有想法,我会把自己的观点放在最后一个部分。

2、第二种模式

当我听完了某个课程的时候,我会把主讲人的逻辑脉络整理出来,虽然主讲人会提供框架,但我喜欢按照自己的需求整理,剔除不重要的环节,留下重要的关键部分。

这就是知识点不隔夜,现学现用的态度。

此外,这个课程,在我擅长范围内,我可能会多干一件事情(假设自己是主讲人,我会从哪些层面去讲,然后列出一个提纲,这时候我可以跟课程主讲人的提纲进行对比,会发现自己的劣、优势。)






1.专题阅读法

选一个主题,选定这个主题一本书籍阅读→做笔记→建立知识框架→扩展该主题阅读完善框架→分享讨论应用到实践→重复阅读→做笔记,分享总结(循环)

2.三栏笔记法

具体方法就是把读书笔记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不同的方法里有不同的分法,比如有康奈尔笔记法,《聪明人都用方格笔记本》介绍的方法,网络上流传的笔记法等。各种分法用表格整理一下见下图:


王泽熙:知识管理的方法论有哪些?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总结下来会发现,黄金三分法比比皆是,并且除了名称不同外,分法大致相同,核心功能都是三部分,

摘抄


自己的解释


下一步的行动

用本子做笔记的话,我会把本子摊开成一页,不管能不能写满,先画上两道竖线。笔记摘抄都写在最左边一栏,后面两栏一开始空着也不着急,大脑自动就会想要填空,所以很快就会产生想要填满的动力,不自觉就会开始想自己对这段摘抄的感想和解释,想一想怎么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王泽熙:知识管理的方法论有哪些?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别小看简单加上的这两个步骤,换两种视角能让大脑对获得的信息更深层次地加工,并且把行动落实到字面上,会大大提高行动的可能性,把“知”和“行”拉得更近一些。

还可以在电子版笔记中应用三分法:



王泽熙:知识管理的方法论有哪些?_第3张图片
黄金三分法


3.思维导图法

用思维导图法做读书笔记,第一个方法是用思维导图做一个书的章节脉络图,可以是读完书后,把每章的大意和想记住的内容整理到一张图上。

更加高效的一个技巧是,读书之前,先把每章的题目做成思维导图,然后把你通过章节题目想知道的问题写下来,这样你就可以带着问题读书,从书中找到答案以后,再把答案填到问题之后,全部完成之后,一张带着你自己主动思考和寻找答案的思维导图就完成了,更重要的是,你对这本书的吸收也比漫无目的地看要高效得多。

第二个方法是填写读书笔记思维导图模板,我用过的一个读书笔记思维导图模板,是从读过这本书之后,从整体的角度对书的内容做一个回顾,具体模板如图所示:


王泽熙:知识管理的方法论有哪些?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5.强力研读法

“强力研读法”是万维钢《万万没想到》里提到的读书笔记方法,我觉得这种方法比较综合和深入,如果想要快速研究一下某个领域,用这种读书笔记方法还是很好用的。

具体的方法是:

1.清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2.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3.有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4.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这四点中,第四点比起前面的内容是全新的,就是要通过笔记发现书籍之间的联系。仔细留心不难发现,很多做法说法(就叫它“知识点”吧)在许多书里是反复出现的,而留意这些知识点之间的细微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理解掌握它们。


所以,当我们想要研究某个领域,或者最近看书看文章反复看到一个内容重复出现,不妨整理出一份主题笔记,写一写相关的文章,时间久了,见识也会随之慢慢积累,说不定“读得够多后,你可以感受到人类知识的进步。”

6.纸质笔记本做无意识写作训练

每天给自己一个无意识写作的时间段(5~15分钟)。书写的内容不限(随意书写)

7、泡行业论坛

我个人在做一些新闻专题的时候,往往发现在一个相关的论坛浸淫一段时间可以很好地完善对一个问题的框架搭建。

说开来去这就是Facebook为什么可以挑战Google的地方——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大程度不是靠搜索而是靠社交。

我个人的采访经验也告诉我,迅速对一个行当有一个了解的方法还有一个是找这个行当里的牛人聊一聊,他们可是集日月之精华的活的数据库。

8、写一本书

而把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动输出,多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这会强迫去思考和形成系统性。


针对某个方面主题阅读,特别多读几本这一类的经典著作,形成自己的知识地图


教别人、演讲,做PPT,多谈论和分享心得,


建个主题Blog、公众平台帐号,只针对某方面不断的更新,看看你能写长时间,能输出什么样的内容


在知乎上把某一类的问题全部回答一遍,努力达到这一类问题的投票最高的答案


做笔记、思维导图、写书评


最终极的方法:

写一本这方面的书籍


9.少而精

那么,应该怎么改善这个问题呢?这里推荐一个选择主题的原则——少而精。

它可以分为2点来看:

1、先深度再广度

特别是职场新人,在工作的前3年,对自己的专业技能要追求深度,掌握透彻,再考虑是否要扩充学习上下游的技能。

2、1+N模式

它的本质是希望稍稍克服我们的贪心、好奇心,让我们不要妄想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这种模式算是我自创的概念,大家可能没听过。这里介绍一下用法。它是指我们在某个时间段内,挑选1个主题作为学习的重点,花大概70%的精力和时间在它上面,以追求深度、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目标。对于其他N个主题,我们可以花30%的精力和时间,适当学习,为后续的深度学习打好基础。


这个模式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当这1个重点主题已经达到学习目标后,可以从N个次要主题中挑选1个作为重点主题,原来的1个重点主题可以放入N中,适当关注是否有新知识可纳入更新。

这里提到,对重点学习的这1个主题,追求的目标是“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那么,什么是知识体系?怎么建立知识体系呢?请看下一个环节的内容。


游戏化模型。

1、最小套路重复练(输出完整的作品)


2、打怪升级模式


3、不问为什么

60分以前,肌肉练习。


60分以后,理论练习


10

曼陀罗思考法


11

文章摘录模型

他刚写了一篇好文章摘录模型,通过幕布对长文章进行进一步处理,进行知识管理。

具体点说,什么是知识的“容器”呢?

结合多年的学习经验,高价值内容主要被我分为五种类型:

1、“Know Why”类,说的是基本原理类的内容,包括“认知、原理、规律、原则”等;


2、“Know What”类,说的是一个具体概念或事情,包括“概念、数据、信息、案例、实证”等;


3、“Know How”类,说的是方法论或操作步骤,包括“方法、工具、流程”等;


4、主观思考类,主要包括“观点、道理、逻辑、建议”等;


5、语句修辞类,可包括“体验描写、个人感知、精彩金句”等。

在实践中,文章中的高价值内容基本上都可以装到这五个分类中(内容的分类切忌过细,超过七种类型就容易忘记,归类内容的时候反而容易混淆,浪费时间)。

所以,文章摘录的关键步骤有三个:

第一、对文章中表述的核心主题要提出自己的联想、思考、问题、矛盾点、困惑;


第二、对文章高价值内容做出摘录和重新归类;


第三、摘录和归类之后,总结回顾一下全文核心内容说了什么,把自己的思考和问题与作者的观点两相对应,看看是否解决了问题或者提升了认知。并把值得记住的知识点重读几遍加深印象。

目前我采用的文章摘录工具:幕布

https://mubu.com/doc/3ca5ir-mBw

使用方法如下:

1、把文章中想要摘录的主题作为文档的标题。


2、把自己对于该主题想到的问题、困惑罗列在”A-思考or困惑or问题“下面。


3、把文章中高价值的内容分别摘录在对应的分类下。


4、摘录的内容可以进行大纲层次的梳理,通过调整缩进来整理内容的逻辑结构。


5、一些附带的内容可以作为备注,放在对应的提纲下面。


6、阅读完以后对自己摘录出来的内容,做一下回顾总结,想想收获、启示或应用场景。


7、对一些特别的内容,可以用“@+关键词”,打上个性化的标签,提示自己注意。例如,我会对需要记住的内容打一个“@get” 标签;也可以对重点的内容,打一个“@重要” 标签,等等,可自己设计。


8、对于某些内容,属于多个分类的(例如,某些“观点类”的内容,同时也是“金句类”的内容),可以把对应的标签复制后,粘贴到内容后面(例如:#B-体验or感知or金句


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条孤寂之路,也是一条自我修行之路,是由你内心的想法决定你走多远的路。那些在人生路上超越别人的人,不是因为他多么想超越你,而是因为他决定去那个最远的地方。#B-观点or道理or逻辑or建议 @get )


9、最后,把文章的链接做一个备注,方便日后查找。


10、需要查找内容的时候,只要在幕布软件右上角的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或者点击标签,即可以把相关内容筛选出来。


11
锻炼你的深度思考能力。

二、核心能力的训练方法

能力1:总结归纳能力

什么叫总结归纳能力?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小学的时候我们去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的中心思想。

总结归纳能力是最容易通过训练得到有效提升的一种能力,大概分成3个阶段去进行比较好:

1、从句子中提炼中心词语的训练

比如下面的句子:

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好的用来帮助我们提高思考能力的工具。

那么如何去训练和提升我们这种总结归纳能力呢?

其实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以遵循的。大家可以从下面几个方向着手:

1、叙述者的意图

写文字的人写这句话,核心是要传递什么意图。再长的一段话,一般都会有个核心意图。领会别人说话的意图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现在只不过是换成领会别人写的文字的意图而已。


比如上面一段话,核心意图是:职场充电宝在微课学习领域很牛。你知道了这个意图,你也就知道了自己总结归纳的方向了。

2、将同类要素用分类词来概括

一段话里面,可能很多要素都是归属于同一个分类的,那么我们用这个分类来概括即可。比如上面这段话,什么办公技能、时间管理,等等,都是微课。你就用两个字总结了十几个字了。

3、舍弃非核心信息

把一长段话浓缩,肯定有很多信息会丢失,无法全部保留,那么我们就要取舍,尽量舍弃非核心的信息,保留核心信息。这个要和意图结合起来去判断。


通过这3个方向,最后最重要的还是大量的练习。通过练习,慢慢把这个能力融入你的本能。

3、结合思维导图提高效率

通过前面3个步骤的大量实践,我们可以开始去总结文章甚至是一本书。而到这个步骤后,思维导图就是我们最好的工具了。为啥这样说呢?


因为人的思维经常是碎片化的,跳跃的。经常想到一个问题点,下一秒又跳回去思考前面的某个问题点,去作出调整或者修改。


其次,人的思维通常是呈现树状结构的,思维导图本身就是根据这一的特点来设计制作的工具。

所以我们梳理思维的时候,最好用

树状形式

,然后又涉及到大量的调整,修改。这样一想,你用纸笔,传统的记录方式肯定是不行的。


头脑风暴为啥要用白板,就是因为调整修改方便。但电子化的思维导图比白板更加方便,因为它可以非常方便地增删查改信息,调整前后层级顺序,结构化呈现逻辑信息,这是所有其他工具都达不到的。

比如我们用思维导图来表达文章信息,大概通过几个步骤就可以了:

1、按照文章表达的信息点给文章作结构划分,这也就是以前我们做过的训练,所谓的自然段落和我们划分的段落的区别。


能力2:广度思考能力

1、增加信息量

2、正反思考

3、借鉴思考

思考一件事情,提高自己水平的很好方式就是多借鉴牛人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


那么所有这些,如何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结合起来,提高我们的思考效率呢?实际操作的步骤非常简单:


针对一个问题点,我们可以建立3,4张图,一张是自己的思维主图,一张用来记录搜索到的参考信息,一张用来思考牛人的类似思考。然后不断把后两张图领悟到的东西,添加到自己的思考主图里面 就可以了!


12

雕爷牛腩训练方法(刻意练习、模仿)

那么,我就直接抛出培养这样好美工的“方法论”了:

1 ,找出心仪案例;


2 ,拆解并做出模型;


3 ,凭记忆临摹;


4 ,对比找不足;


5 ,再次凭记忆临摹直到满意;


6 ,周而复始一至五步。

够简单吧?但就是这6条,如果你坚持三个月,你就有了三流的水平,一流的设计师的头脑。


0K ,现在进入实操阶段,说说如何修炼。


你先找出“心仪”的案例,你可以列出一长串优秀名单。


选定目标之后,比如选了裂帛吧,随便选一个她家的优秀专题页或宝贝页,你的美工就要开始了:一张A4白纸,一根铅笔就够了——拆解!就是说,让你的美工,开始随着裂帛家设计师,开始一场头脑的探索。构图,是如何进行的?重心在哪里?留白是如何?黄金分割点为何这样处理?配色干嘛这么搭?以及字体字号字间距… … 无数个“为什么”你得去探索,得去解读!白纸和铅笔,就是记录的工具。


当你花了半小时至一小时,自认为拆解完毕后,请把纸笔收起来,死都不许看一眼!然后,打开软件,你开始“临摹”了。重新做一遍刚才脑海中那幅页面。记住,做的时候,绝对不许偷看,只能凭记忆。


山穷水复、精疲力竭之时,好了,可以停下来了。调出裂帛原始图,拿出你的拆解纸,对照看你的丑陋临摹作品,开始找原因找不足吧。重点是,多问“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累了,就第二天再继续,如果不累,就重复刚才的凭记忆临摹,仍然不许看原始图和拆解稿,循环往复… …请相信,这是个残忍的方法,但对技艺的提升,突飞猛进。


这个方法,如果你底子不错的初级小美工,每天如此训练两个小时,三个月后,虽然不敢说水平高到哪里去,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邹”总是没问题的。三个月听起来不长,可如果天天这般操练,其实非常辛苦… …不过一旦坚持下来, 90天后,就意昧着“三流美工开始用一流设计师的头脑思考问题了”——这时,你再丢给他属于你品牌的任务,他就不再是傻逼一样直接就胡乱做,而是也学会了先“静下来”,用纸和笔,先帮助大脑勾勒出,“我这次的页面,到底该表现什么?以及怎样表现?”动鼠标之前,先反复在白纸上构思,先把构图与配色,都想明白了,才开始动手真正做。


一旦当这枚美工开始拥有这样工作习惯时,请放心,他的作品,再烂也强过平均水准许多。用这个残酷方法训练你的设计团队,三个月有小成,六个月有中等成就,坚持一年下来,你家的页面,保证和一年前,判若云泥。甩那些混日子、没进行刻意练习的竞争对手八条街以上… …


唉,我是有多无私啊!把这种阿芙品牌的团队建设几年以来、压箱子底儿干货都掏出来了。但是… …我打算把真正超重量便秘级干货、我个人认为价值千万的葵花宝典、撕心裂肺的心血结晶,留在最后一句:


你以为仅仅美工能用这种方法培养吗?


13
复盘

由问题导出答案。先从问题出发,找到一切资料和因素。


做一件事先问几个问题,这样会更清晰,理性。


复盘:回想刚才作了什么,细节越多越好,哪怕是20秒,也会有用。


可以每天拿一个本子,写今天干了什么事情[例如,洗碗,开车],花费的时间有多少[约两个小时,]。

KPT复盘法(项目管理)

那么,如何简单有效地做好项目复盘呢?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叫做 KPT 复盘法。

K

代表

Keep

:在这次项目过程中,有哪些细节、操作,是可以继续保持的?


P

代表

Problem

:在这次项目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思考、解决?


T

代表

Try

:在这次项目中,有哪些想法是可以在下次项目中尝试的?不妨测试一下。

举一个例子,这是训练营第一周的复盘:


王泽熙:知识管理的方法论有哪些?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注意:在应用 KPT 复盘法的过程中,顺序一般是这样:

1)找出 K:亦即肯定这个周期中有效的行动,继续保持到下一个周期里;


2)找出 P:亦即通过反馈、汇报和成果,找到这个周期中存在的问题,把它们记下来;


3)写下 T:根据找到的 P,试着写出可行的尝试方法,再一一进行小范围测试。

注意:不是项目结案了,才能复盘。实际上,每一个周期,可以进行一次小复盘。


里程碑跟进法(项目管理)

一个行而有效的方法,是利用 Excel,做出一张「里程碑表格」,将所有需要兼顾的项目,全部写上去,记录下关键节点(亦即「里程碑」)。

再根据这张表格,每天跟进,记录当天的进度、重要事项、备忘录。达到用一张表格,就能统筹所有项目的目的。

具体应用,可以参考下面这个例子:


王泽熙:知识管理的方法论有哪些?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横轴是时间,


纵轴是项目类别。


标红的格子是关键节点,也就是「里程碑」,亦即已经确定下来、需要交付明确成果的时间点。

接着,每一天结束了,再拨出一段固定的时间,用来做跟进:在当天的格子里,将这一天主要的进展、成果和重要信息记录下来,便于以后查看。

TEC 架构法?(发散思维)

假设你现在有 5 分钟的碎片时间,想弄清楚一个问题,你可以这么问自己:

1)我要思考的焦点和任务是什么?(Target & Task)


2)我能想到多少跟它们相关的信息、线索、可能性?(Expand & Explore)


3)这些收获中有哪些是可以进一步利用的?(Contract & Conclude)

简而言之,TEC 的操作步骤就是:先澄清问题、确定自己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然后发散思维,让大脑放松,想象出尽可能多的可能性和线索,把它们逐一记下来;最后,再从这些记录之中,筛选出能用的,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和推理。

一次 TEC 练习的标准时间是 5 分钟,亦即分别分配 1 分钟、3 分钟、1 分钟到三部分上。






14

采铜学习法

1.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所以,对于基本的解码方法,其实就不外乎下面三个层次:

1.

它说了什么

?(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

它是什么

?(对文本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文本进行评价和定性)


3.

它是怎么实现的

?(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写作、表达的手法)

家长、孩子、因为视角不同,利益诉求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完全不同。

二、游戏式操练(游戏化学习)《游戏的人》

三、设计式操练

设计式的操练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去通过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设计」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定义:「设计就是解决问题」。因此设计式操练的好处,就是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某一个现实的问题,来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




15

图层思考法——像Photoshop  一样分解任务

“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巧”。

我自己工作中有一个习惯,就是拿到一个任务后,务必要先找到那个任务的核心思考区间,找到那块硬骨头,尽全力去啃下来,而不是先去做那些周边的打扫性的工作。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领导让你做一个PPT,你第一步准备做什么,是先挑一个漂亮的主题模板吗?不是。是马上去百度谷歌查资料吗?也不是。正确的答案是:设计PPT的架构。即你要分析你的受众,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以及兴趣点、关注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你的内容以及展现内容的顺序,先讲什么,占比多少,再讲什么,占比多少,以及讲的时候采取什么风格、策略,然后PPT的架构就出来了。

这个过程就是该任务的“核心思考区间”。在这个过程中,你只需思考,非常专注地思考,你需要的工具,仅仅是一张纸和一支笔(你需要把你的灵感快速地记下来)。等你完成了这个过程,你可以选择继续填充具体的内容(“支持性思考区间”),也可以暂停一下去做别的工作。之后,等你再为这个PPT选择模板、寻找配图或者调整字体的时候(“操作性动作区间”),你并不会太介意被打断,因为你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这个任务你已经完成了。

这就是多线程工作的秘诀。很多时候,你只是需要一个专注不受干扰的、能纯粹跳脱出来思考的、能达至“心流”状态的、能把最关键的“硬核”搞定的——半小时。

[多线程工作——架构[核心“先解决”□专注一小时/]认知复杂度和认知类型来切分

对不同认知类型的工作分层处理

这个方法背后暗含着这样一个逻辑:当我们不得不对一个任务进行分段理时,我们不需要机械地按照任务的一般顺序来切分(“今天上午9点至10点写完文档第一节,明天下午1点至3点写完文档第二节”),而是按照这个任务所涉及的认知复杂度和认知类型来切分。上面的例子,就是对涉及不同认知复杂度的部分进行区别处理、分段操作。

那么如何理解按认知类型来划分呢?

认知类型指的是我们头脑加工信息的不同方式,比如我们处理语言文字时是一种类型,处理视觉图片时是一种类型,进行数值计算时是一种类型,判断空间和位置时又是一种类型。当不同认知类型进行切换时,人需要重新进行调整,这样任务的转换损耗会比较大。比如在本书的写作中,很多章节是配图的,那么如果按照一般的顺序写作方法,在写到需要用图的地方,我应该把文字停下来,着手画图。但我的做法是,写文字的时候就一路往下写,对于需要插图的地方,只是记下位置标记和特征要点,待到一整章写完后,我才返回去加上插图。这样做的效率显然比一会儿写东西一会儿画图更高。

这也像用Photoshop来画图。在用Photoshop绘图的过程中,可以把一幅画分成多个图层,每个图层在绘制时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绘制者在同一个时间只要专注于“某一层”的效果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同时顾及太多的其他要素,这样减少了任务切换的复杂性也节约了切换成本,而作品最终表现出来的仍旧是多个图层叠加在一起的整体效果。

所以我把这种多线程工作的方法称为图层工作法。

仔细思考图层工作法你可能会想到,欣赏一首歌的时间流和制作一首歌的时间流是不一样的。欣赏一首歌时,我们从歌的第一秒开始听,每一秒都是多个音轨声音的混合;而在制作一首歌时,则可能是先从头到尾制作出一条音轨,把整首歌的时间走完,再制作另一条音轨,最后才把各条音轨的声音调配复合在一起。

写论文也是。一篇论文的图层可能包括:核心论点以及逻辑架构、用于解释说明的案例和故事、必要的模型图和概念图等。那么在写作时,就可以按照不同的图层,依次进行构建。假如一篇文章按阅读次序有A、B、C三个部分,那么我可能不是把A写好,再写B,再写C,而更可能是把A、B、C的核心论点以及逻辑架构都先写好,然后集中寻找案例素材,并分别填入A、B、C,再用同样的方法插入图示等。

集中处理同质性工作

不仅如此,图层工作法还可应用于并行处理多项任务的场景中。比如你现在有两个任务要做,一个是写一个 Word 文档,另一个是做一个PPT,常规的做法是先把其中一个做完再做另一个,或者其中一个先做一部分再换到另一个。而图层工作法可以这么做,把 Word 任务分解为Word 文字、 Word 图示、Word 排版三部分,把PPT分解为 PPT 文字、PPT 图示、PPT 排版三部分。然后将相同认知类型的工作组合在一起,于是你工作的次序就可以如图3-3显示的这样:

Word 文字、        Word 图示、Word排版


PPT 文字、            PPT 图示、PPT 排版三部分

文字和文字集中处理。


图片统一处理。


排版统一处理。


图层工作法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可以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不同“图层”的工作由于性质不同,所以需要的资源是不同的,当你可以依次完成各个图层的工作时,你就可以依次调用不同的对应资源,而不需要在不同的资源间穿插切换,这样你的工作效率就可能更高。同时,它的另一个好处是,提示和方便我们为作品附上更多的图层,以增加作品的层次和厚度。

所以说,“图层工作法”是完成一个复杂作品或者复杂项目的基础,甚至可能是最有效的战术,而对习惯于制作简单作品的我们来说,它也是帮助我们迈向更高行动能力的一架梯子。正如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所说:“写一篇好散文要经过三个台阶,一个是音乐的,这时它被构思;一个是建筑的,这时它被搭建起来;最后一个是纺织的,这时它被织成。”


16

学会提问

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精细化思考,来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呢?一个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维度分析法:把选择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分别就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


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这种方法非常适用。


第一步:重新定义问题

从源头开始梳理,你为什么要工作。


第二步,因素穷举

基于重新定义的问题,找出所有可能的工作特征,这些特征应力求全面,同时又与问题相关。这一步,叫“因素穷举”。


第三步,因素赋权

在罗列的因素中进行筛选,按其重要性进行权重赋值(-5分到5分),我称为“因素赋权”。在因素赋权中也可以打0分,因为存在这样的可能:某个因素是我完全不看重的,那就应该打0分。对于0分的因素,我们可以把它剔除出最后的维度打分表格。那么负分是什么意思呢?负分是指这个特征因素赋权是我不想要的。比如旅行这个因素,我是不爱出差的人,所以我就会把它打成负分,甚至-5分。


第四步、列表格,算权重

就是列出一个表格(见表2-6),依次对A、B、C、D四个工作机会职业价值的各个因素进行打分(0到5分),然后将因素分和权重分逐一相乘就可得到每个待选项在各个因素上的加权分(例如:A的加权分=A的得分×权重)。将所有因素的加权分相加,即可得到每个工作机会的总分,然后取得分最高者。


16
“拇指原则”(rule of thumb)

它是指由经验形成的、只考虑少数因素的简单规则。

比如在婚恋关系中,假如一个女孩子同时面对两个男孩子的追求,两个男孩子看上去都不错,她该怎么选择呢?这个时候列出一个详细的维度表格,依次打分然后比较总分,似乎就显得比较滑稽了,倒不如依据我提出的婚恋拇指法则——“生理上有冲动,精神上受鼓舞,沟通上很流畅”作判断,也许就能找到答案。


17
主题阅读

1.(以自己的专业为中心,去涉及相关的领域):

比如我关注的是个人成长,但是个人成长却和下面的专业领域相关:

- 市场营销


- 项目管理


- 经济学


- 编剧


- 故事写作


- 认知心理学


- 消费行为学


- 商业思维


- 产品思维


- 视觉表达


- 个人品牌

2.练习对焦

我每个月,尝试研究一个领域主题,每天要阅读3个小时,我利用写作,将30分钟将内容分享出来。

比如我们有一个月在读编剧和故事的书籍,那对于一本编剧的书,我是怎么准备内容的呢?

为了讲清楚一个概念,我强迫自己去寻找3-5个案例来解释。

比如英雄之旅,这样一个框架,我就让自己去分析漫威和DC的超级英雄片,看看是不是能对应上;


比如《救猫咪》这本书中提到的故事的十几种剧情结构,我就去看当下热门的电影,然后对号入座,看看这部电影是属于那种剧情结构。


18

麦肯锡——解决问题七步法


王泽熙:知识管理的方法论有哪些?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8

零秒思考法(A4纸思考法·逻辑思维)

日本广告创意大师,曾说过:“

拿一张纸,限时30分钟,什么都不要想,围绕一个主题,立刻开始写,把你的想法全都写下来——这种方法叫零秒思考法

(A4纸思考法)”。如果你每天训练,你会发现你的想法,如泉水一般涌现出来。

具体做法:

将A4纸横放,每张纸写一个主题,1页写4至6行,每行20字至30字。一张纸控制在1分钟之内,每天写10页。换句说,就是每天用10分钟时间手写笔记。

作用和效果:

一旦坚持做3个星期到1个月时间的笔记,脑海中的语言就会层出不穷,甚至在做笔记之前,就已经想到该怎么表达了。


再坚持几个月,就能做到瞬间从宏观上看待问题,逐渐接近“零秒思考”。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时能瞬间抓住问题的关键,并进行整理。

相关规则

01 对于,同一个标题可以用不同的角度来写很多页,处理问题和视野都能扩展开来。


02 把A4纸折成三折


03 严格坚持每页1分钟,一想到就立刻写下来,这会让你不拖延。

范例

标题:整理自己的梦想:

1年后,自己想干什么?


1年后,自己变成什么样才会感觉满足?


3年后的梦想是什么?


3年后,自己变成什么样才会感觉满足?


为此,今后半年内应该怎么做?


为了实现梦想,必须要学会什么?


自己的强项是什么?


关于梦想应该和谁怎么商量?


梦想对自己来说究竟是什么?


19

“问题”本位读书法

1.在知乎的100万个问题中,每天选10道左右和自己专业、兴趣相关的加以思考


2.思考找到矛盾,找到思路不通的地方


3.然后再仔细思考,找到思路能通的地方


4.再安排时间看相关书籍


5.边看边思考消化


6.之后去答那些问题,在表达中你会发现自己的见解十分浅薄


7.反思这些观点浅薄在哪些地方


8. 在知乎提问题,写出你的疑惑

不断重复1--8, 知乎会变好,你会变得更好。


20

读书通透之法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正反上下,古今中外」。

- 正:通过正面证据去验证书中观点;


- 反:通过证伪法检验与反思书中观点;


- 上下:在不同的空间维度读书与思考,以拓宽思维,提高创意;


- 古今:由今联想到古,从历史变化的角度来理解问题;


- 中外:这个好理解,即从地域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问题。

此乃读书八字诀。











什么是ORID?

在《聚焦式会话艺术》一书中提到,焦点讨论法是遵循脑科学的原理,通过四个层次循序渐进的提问,引导回答者从事情的表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最终作出行为决策的过程。

焦点讨论法 包括四个层次:

Objective:

事实。 客观事实层次,就是你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摸到,感触到的一切。


Reflective:

感受。 情绪感觉层次,就是你的喜怒哀乐,开心、兴奋、失望、恐惧、难受香菇等等。


Interpretive:

想法。 诠释层次, 就是你自己的理解,反思。


Decisional :

决定。 决定层次,就是你接下来的打算。

ORID有什么用?

ORID 以前主要用于会议讨论、培训。通过四个层次循序渐进的提问,引导回答者从事情的表象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最终作出行为的决策。

我用ORID进行每日反思,自己再也不会犯以前那些一犯再犯的错误了,进步神速。

如何用ORID模板,进行每日学习反思?

Objective 客观:

- 关于今天的课程, 你记得什么?


- 完成了什么?

Reflective 感受

- 你要如何形容今天的情绪


- 今天的高峰是什么?


- 今天的低点是什么?

Interpretive 解释反思

- 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 今天一个重要的领悟是什么?

Decisional 决定行动

- 我们会如何用一句话形容今天的工作


- 有哪些工作需要明天继续努力?

四个层次,层层递进,条理层次。

总的来说,就是

描述:今天学习的状况,分享你的感受,接着反思,解释你学习的内容意义,最后做出决定,明天该如何改进学习。



二、建立知识体系

建立知识体系,其实需要收获以下几点:

1、明确每个知识点的价值和用处,why 为什么要用、what有什么用、when在什么时候用、how怎么用


2、建立不同环节的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


那么怎么建立知识体系呢?

与其去学别人的知识体系是如何建立的,不如从自身出发,建立属于你独有的知识体系

千言万语,不如你做一次。

所以我并不同意其他回答中所说的要先收集足够的资料,资料是无穷的,但是你的时间是有限的,这种方法只会添加你的焦虑而不会有别的效果。

你需要做的,并不是收集到足够的知识,而是找到一个点,深钻下去,并且从这个点散发,形成你独特的知识体系。

用ORID撰写读书笔记

开场白:

读书是为了学以致用,好的读书笔记内容一定是能够结合自身工作,记录下来的感悟。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角度不同、对作者观点认同度不同,我们需要您的观点。所以请您在读过书之后,借助这个模板把感悟记录下来,期待您的分享。


客观性问题:

O1: 书中留下印象最深的案例是什么?(请举例并标注页码);


O2:你记住了哪些有价值、或有兴趣的话?(请举例并标注页码)


O3:哪些观点或句子对你震动最大?为什么?(请举例并标注页码)


反映性问题:

R1:阅读哪个部分是注意力最集中的部分?


R 2:当你展开阅读的时候,进入你脑海的是什么画面?


R 3:哪些内容让你有质疑或感觉疑惑?


R 4:你最认可这本书中的哪些内容?


诠释性问题:

I1:阅读中的实践与应用


情境


观点摘录


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情境


提示我们要保留什么


改变什么

基于作者好的观点,与实践的对照

观点1


对应情境1


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启发

观点1


问题1


对作者观点存疑,需要验证

问题1


对应情境1


决定性问题:

D1: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觉得这本书所阐述的本质(原理)是什么?


D2:哪个部分对你的实际工作,会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D3:在阅读完此书后您准备在哪几件事情上付诸行动?


D4:您觉得谁还需要阅读这本书?为什么?





接下来,想从2个维度,依次介绍建立知识体系的套路。


- 初级,单个主题的知识体系


- 高阶,交叉主题的知识体系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建立自己的思考框架呢?

我总结出“一点两面”,“一点”就是读透,“两面”是“一点”的两面——

a、基础的东西你已经读透。秋叶老师在2000年系统阅读了信息管理系统领域的书和论文,并写了一系列文章,一轮下来,他基本明白了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业务流,什么是知识管理,从这些概念定义出发,再去理解现象,就等于有章可循,这就是一个思维的框架。

b、某个领域的经典思考框架你已经读透。2004年,秋叶老师开始系统了解项目管理领域知识,到2015年终于开窍,他最后的收获是:


反复读几本相对结构化、体系化的关于某一领域框架和业务的入门经典书,反复读,读透了,就打下了今天做事的方法论底子了。


天才除外,一般我们的思考框架必然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的,当我们把某一个领域经典的框架熟谙于心,就相当于为我们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提供了框架,所谓“框架的框架”。





王泽熙:知识管理的方法论有哪些?_第8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泽熙:知识管理的方法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