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打开古诗文学习的另一个窗口

从2016年11月开始,我接触吟诵,并且每天都跟从嘉静老师学习一些吟诵篇目,刚开始我学习了《大学》《中庸》《千家诗》等篇目,为什么会先学这些篇目,而没有学习《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文章呢?

南怀瑾在《谈儿童经典教育》中谈到:因为《大学》、《中庸》《孟子》《论语》的文章,代表了中国上古齐鲁的文化,北方的文化。齐鲁大地是中国文化真正的重镇。东汉以后齐鲁文化属儒家文化,文字非常美,文章有气势,而每个字都不浪费,且态度很文雅,背了以后,慢慢会启发人的思想,这就是齐鲁文化的特点。这些文章一背下来以后,开始考试们也不大讲解,所以我当时有一点懂了,等我长大了,人生的经验多了,背出来以后,就能启发很多思想,很多道理。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越来越喜欢这种学习古诗文的方法。比如在学习《大学》和《千家诗》的过程中,我们每周有不同的任务,先听老师的范读音频,然后跟老师学习吟诵,一周下来要录制自己的音频,老师给你点评,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多加训练。在学习的过程中,让我也体会到古诗文的魅力。

其实,在古代,尤其是魏晋以后,凡诗文都可以吟诵,徐健顺研究得出,古代文人都会吟诵,唱和酬答,教育学习,借用吟诵。明清两朝,吟诵尤为发达。

顾宪成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这里的声就是指吟诵的声音。清代中叶,桐城派创古文吟诵法,倡导“因声求气”,后来,曾国藩继承了这一学习古文的方法。

那么,吟诵是怎么消失的呢?

古代的吟诵主要通过教育系统,也就是私塾和公学传承,主要以私塾为主。

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考试,私塾受到打击,吟诵也没有之前盛行。到了民国时期,新学堂盛行。渐渐地,私塾消亡,新学堂已基本没有吟诵。

到了20世纪20年代,西方话剧大力传播,西方的朗诵全面引进中国。建国以后,吟诵不再进入课堂,朗诵渐渐深入人心。

这样的局面让人担忧。

幸运的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王老师的坚持下,我们的吟诵社群开始了,每天老师都让班长发送嘉静老师吟诵的音频,第一天让我们先听,不看原文,第二天第三天看着原文听音频,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开始跟着吟诵,第七天准备录制属于自己的吟诵音频。

就这样,我坚持了一周又一周,渐渐地,有时候我在家做家务,突然嘴里冒出几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篱扶我过墙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旁边的小孩睁大眼睛望着我,过一会儿开心地笑起来。

张先生刚开始很排斥我练习吟诵,有时候到周末交作业了,冬天,很冷,我怕打扰到他和小孩休息,只能跑到车库偷偷录制音频。有一天,我在看书,突然张先生也哼起了“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声音浑厚,曲调抑扬顿挫。看来我的坚持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身边的人。

这是一个好现象。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唐诗宋词,有些比较难懂。比如李商隐的《锦瑟》,这是一首朦胧诗,因为多处用典,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首诗。有人说这是一首“爱情诗”,是李商隐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女孩的爱情诗;由有人说李商隐睹物思人,想起已故妻子,故写下这首“悼亡诗”;还有人说,中间四句诗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是一首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更有人认为,李商隐一生夹在牛李两党的斗争中,这是一首感伤自己的诗歌。

虽然这是一首佳作,然而又是不好讲解的一篇难诗。于是我把典故和四种理解讲给学生,让他们结合李商隐的一生轨迹,把这首诗谱成曲,用自己比较擅长的曲调吟唱出来,没想到有些同学的表现让我很感动,比如高一十一班的王志贞同学,她用《女儿情》的调子把这首诗唱出来,曲调、意境都很符合爱情说,再配上这位同学的深情演绎,让《锦瑟》成为经典中的经典。还有一些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吟诵这首诗,把它理解为自我感伤的诗了。其他同学都听得入迷,都想跟上一起唱。顿时,课堂变得精彩极了!

学生在吟诵中表现出他们独特的感受和深刻的体会,并且吟诵时要把自己的全部热情倾注到古诗中,以情运气,以情带声,用声传情,把饱含深情的书面文字变为有生命力的语言。听的同学也随着音乐的起伏变化,激荡着他们的情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在高尚的精神享受中,在生动的美感愉悦中,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就这样,吟诵让古代诗歌和现代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继承了传统文化,又结合时代元素创新,使传统文化大放异彩!让我们的学生爱上古诗词,爱上古典文化,爱上吟诵!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动动您的大拇指,点赞、关注或者赞赏,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吟诵,打开古诗文学习的另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