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之兴,兴于忽必烈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短命的一个朝代,一共就活了97年。

在我们的印象中,蒙古族充满着血腥与杀戮,一言不合就屠城,与中华传统的儒家文化格格不入。可是我们不知道,元朝其实还有温柔的一面,这个朝代的商品贸易非常发达,马克.波罗所说的中国遍地都是黄金就是从这里来的。而且百姓的生活也非常充实,时不时做个小曲儿什么的,连扳倒元朝,大明的缔造者朱元璋都说过“元自世祖混一天下,宽恤爱人,亦可谓有仁心矣”这样的话。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就要还是得益于一个人,他就是元世祖——忽必烈。

元朝之兴,兴于忽必烈_第1张图片

忽必烈是是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孙,拖雷的第四子,蒙哥的弟弟。在他35岁之前,史料上根本找不到关于这个人的任何记载。

有关忽必烈的记载是在1251年,这年忽必烈36岁,其长兄蒙哥继位,为元宪宗。蒙哥继位不久即任命忽必烈负责总领漠南汉地事务。忽必烈上任之后,天天和汉人搞在一起,和什么刘秉忠啊、张文谦啊、许衡啊这些人搞在一块。为此,当时蒙古贵族都不太看得起他,在他们看来:“我们是蒙古人唉,我们是黄金家族,你这家伙天天和汉人搞在一块,像什么样子嘛!这不是在丢我们的脸嘛!”忽必烈对这些话当然是视而不见,燕雀怎知鸿鹄之志,他们说他们的,我做我的,依旧我行我素。

元朝之兴,兴于忽必烈_第2张图片

1259年,蒙哥病逝,忽必烈私自召开忽里勒台选汉大会,在一部分王族支持下,登上了大汗的宝座。忽必烈上台仅召集了自己的亲信,没有给予其他王族进行选举的权力,因此这在当时的蒙古贵族看来是不合法的。几乎同时,蒙哥另外一个弟弟阿里不哥另立山头,与忽必烈相抗衡。只是这个大汗没当多久,就被忽必烈打败,最后只得投降。

虽然最后赢了,但忽必烈还是不放心。1264年8月,刘秉忠提议定都燕京(后改名为大都,今天北京),忽必烈马上同意,下诏修建宫室城池。为什么忽必烈要定都于大都呢?

元朝之兴,兴于忽必烈_第3张图片

一方面是因为迁都于此可以有效避免蒙古贵族反对派的掣肘;一方面可以安抚和统治辽、金等故地;另一方面,对于攻打南宋的调兵遣将、后勤补给等都有好处。

1276年2月,元军攻入临安,宋恭帝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南宋灭亡,元朝掌握全国性政权。灭亡了南宋之后,忽必烈并没有对宋朝的官员进行清洗,可能当年所受汉化较深,经常跟汉人打交道。不仅保留了宋朝的机构和全部行政官员,而且还尽一切努力得到了当时任职官员们个人的效忠。

元朝之兴,兴于忽必烈_第4张图片

不仅如此,忽必烈还非常重视农业和商品贸易的发展。

农业方面:推广农业生产技术,下令把许多牧场重新恢复为农田,禁止掠夺汉人为奴。同时中央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生产的机构“司农司”,还规定以辖区内百姓人口、户数的增加、开垦田亩的数目、赋税是否公平作为衡量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

贸易方面:以纸币为主,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外国商人可以入境与国人进行商品贸易。这样做不仅可以更好地与国外进行连接,还可以使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如果元朝以杀人、强硬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可能都活不过97年。忽必烈对这点感悟非常深,他知道可以“马上得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所以必须笼络汉人、发展经济才能使这个国家长久地生存下去。

忽必烈虽然是个二世祖,但我认为其实他才是元朝真正的缔造者,如果不是他的出现,以蒙古人的那种治理方式,恐怕会灭亡得更早。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关注微信公众号“学道杂说”,那里才是我的主战场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元朝之兴,兴于忽必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