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浮世万千美学才能看懂川端康成(1)

文/野猫君


01

上世纪70年代末,叶渭渠、唐月梅夫妇合译

川端康成的小说集《雪国》、《古都》,

在品读了川端康成的文章后,剧作家曹禺先生不禁赐函云:


“昨日始读川端康成的《雪国》,虽未尽毕,然已不能释手。”


“日人小说确有其风格,而其细致、精确、优美、真切,


在我读过的这几篇中,十分明显。”


拿浮世万千美学才能看懂川端康成(1)_第1张图片
作品

文学家刘白羽先生著文称赞川端:


“创造了具有日本美、东方美的艺术”,


“川端心灵中蕴藏着的日本古文化之美有多么深,多么厚。”


对于川端康成的文学,已故日本文学大师井上靖也曾说过,

“川端康成的美的方程式是非常复杂的,不是用一根绳子就可以把它抓住的”。

人本应诗意的生活在大地上

而在竞争、压力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主旋律时

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生活的美感离我们越来越远。

浮躁,自利,迷茫是我们最大的致命点

社会的价值观长久以来被扭曲

我们提倡的是生活质量在于金钱至上

而往往忽视了生活本身

盲目的追求就是一味的屈服于社会

当我们忘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忘记了“海棠无香”,

忘记了最本质的生活之美

于是我们就忘记了什么是活着

浮世万千,

不在于你苦苦追寻美的生活,

而在于你真正学会美的契合。

 

今天,我们尤其需要读懂川端康成,当你停下急躁脚步品味时,

你会发现,他的一生总有一种力量,能够唤醒人类对于美最纯粹的敏锐感!


拿浮世万千美学才能看懂川端康成(1)_第2张图片
川端康成


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总会敏感于身边的美,这不仅仅流露个人的品味情怀,更是彰显着外敛内修的气质,或“和敬清寂”的艺术美,或“天人合一”的自然美,或“好色”、“物哀”、虚无”、“幽玄”的意识美,或追求纯真与洁净的心灵美,或“琴棋书画”的雅致美,甚至是幻灭与死亡的悲剧美!


                                                                                     ——探寻川端康成的敏于美的特质


 

02

1899年,在母胎不足七个月的婴儿——川端康成

诞生在大阪府三岛郡丰川村大字宿久庄

一个处于大阪、京都为中心的关西近畿地方


拿浮世万千美学才能看懂川端康成(1)_第3张图片
京都

川端家乃“村中贵族”

相传家族是从镰仓幕府“执政”北条泰时起,经历七百年延续下来的。

然而到川端康成这一代时,家族早已没落。

康成小时候,祖父不愿让人知道家谱,

便一直将它秘藏在一个亲戚的家中,锁在佛坛的抽屉里。


1913年,十四岁的少年在经历了父母早逝和祖母倏然离去后

与年迈的祖父相依为命

这是他在人世的唯一的一位骨肉亲人。

祖父眼瞎耳背,看不见也听不清

终日一个人孤寂地呆坐在床前,动不动就默默地落泪

从小,康成就充满恐惧和不安,

在举行皇太后入殓大礼时,他必须到学校参加遥拜典礼。

遥拜典礼一结束,康成三步并两步地往家里跑,

心里念叨着:“爷爷,可别死,等我回去!爷爷,可别死,等我回去!”

半路上,他心急如焚,干脆提着木屐,光着脚丫跑了回家。

祖父经常病重疼痛时,大声地叫骂

少年康成这时的心就像被撕裂似的

他对照顾祖父的不耐烦的心情和对祖父病痛的怜恤感情交织在一起。

 

孤寂无聊的时候,康成总爱独自长时间地

或蹲或躺在田埂上、河岸上、沙滩上或是山冈上

观赏景色,特别那京都的典雅的美,古朴的风物

有时看着看着就入梦了

每逢不外出的时候,坐在祖父的病榻旁,挑灯夜读岛崎藤村的诗集

他深感诗集里的富士川畔的弃儿的哭声是一种生命的呼喊

任凭这种声音在他心中旋荡。

有时也诵读《源氏物语》那些感时伤事的、带上哀调的词句

以此驱遣自己,溺于共鸣的艺术美。


拿浮世万千美学才能看懂川端康成(1)_第4张图片
源氏物语

祖父故去后,十五六岁,住在亲戚家里的他,

常常在黎明时分起床

独自一人打着赤脚,踏着被晨露打湿了的田埂

走到淀川河畔,有时把脚尖泡在水里,

有时用草帽盖住脸庞,赤身露体躺在沙滩上,

仰望着无垠的苍穹,领会故乡给予他的静美,排解心中的惆怅。


对于故乡,后来康成回忆“京都是日本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


他“把京都王朝文学作为‘摇篮’的同时


也把京都自然的绿韵当作哺育自己的‘摇篮’”


拿浮世万千美学才能看懂川端康成(1)_第5张图片
金箔寺



下一节:拿浮世万千美学才能看懂川端康成(2)

你可能感兴趣的:(拿浮世万千美学才能看懂川端康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