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和村上春树的一点比较

川端康成和村上春树的一点比较_第1张图片

虽说都是日本作家,但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甚至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仅阅读其文字就能感知其中的差异。

其实很多人写到川端康成的时候都会提到“物哀美”这个词,但大多语焉不详,很少有人准确地将这个概念讲述出来。亦即是说,“物哀美”到底体现在哪里,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船舱里的煤油灯熄灭了。船上的生鱼味和潮水味变得更加浓重。在黑暗中,少年的体温温暖着我。我任凭泪泉涌流。我的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伊豆的舞女》

在川端康成笔下,所有美的事物,都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是不可避免而逝去的。这种美的存在和凋零是一种宿命。而川端康成所做的,是努力将这种美的瞬间捕捉下来,使其更加炫彩夺目,正如夜间绽放的昙花一样,成为永恒的瞬间。

这是一个静静的雨天。
他站在门口望着废墟。堆积起来的纸灰吸足了雨水的滋润,静静地死去了。——《静静的雨》

因此,川端康成笔下的人物(尤其是青春丽人的女性)、樱叶、春景、夕阳,无不例外都具有特别的美感,而他总是能用简洁的语言和敏锐的感知抓住这种特质,透过细腻的笔触,一点一滴呈现出来。即便是向心爱的人表白这样美好的怦然心动的时刻,在川端康成这里,依然带着一丝淡淡的哀伤,带着稍纵即逝的失落感。

于是,我拥抱着红彤彤的篝火,凝视着道子那张在火光映照下忽隐忽现的脸。在道子的一生中,这样艳丽的容颜,恐怕很难再现第二次了吧。——《篝火》

川端康成的风格的形成,我觉得一定程度上基于他个人的人生经历(至于有多少则不好确定了)。这一点,如果不读他的《伊豆的舞女》,恐怕很难理解所谓的“物哀美”。因为《伊豆的舞女》前半部分有很浓郁的自传色彩(整个逻辑线是连贯的)。所以,如果想深入了解川端康成及其作品风格,要首先读《伊豆的舞女》。

川端康成和村上春树的一点比较_第2张图片

《伊豆的舞女》的第一篇,《十六岁的日记》便大致交代了川端康成少年时代的遭遇——父母早早双亡,到十六岁时,最后一位亲人祖父也离他而去。从此,他成为了没有家的人,只得在不同的亲戚家生活,寄人篱下。因为这一缘故,少年时代的他也四处参加了许多葬礼。

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川端康成那种哀伤的笔调因何而来了。

相对而言,村上春树的作品,表现的内容便积极多了。纵览村上春树过往的作品集,年岁的增长、青春的逝去是他一贯的主题。

和川端康成“永恒的瞬间”不同,村上春树更多的把青春已逝的感伤当作一件普遍的自然规律,如同春去秋来,树叶落地,潮起潮落,是人生旅程中必经的一部分,面对这些情况,固然有所感伤,但是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的。

因此,村上春树所做的,不过是秋季路过满地落叶的树林,从铺满了金黄的银杏树叶的地上拾起几片,剪裁成不同的形状,递给读者。给,这是《且听风吟》。给,这是《挪威的森林》。给,这是《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当然,这多多少少也和村上春树的人生际遇有关。在川端康成开始发表十六岁的日记的年纪,村上春树刚从大学毕业,开办爵士酒吧,生活忙碌而充实,人生总体上比较平稳,没有遭遇大的变故,所经历的大多是生意上的琐事。而当他回过头开始写作时,或许才蓦然发现,人近中年,青春已逝,一份源自心底的迫切感油然而生。这意味着,人生过去的阶段即将谢幕,新的阶段近在眼前。因此,这份感觉不知不觉地带入了他的作品之中。

川端康成和村上春树的一点比较_第3张图片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部分段落——

“(多崎)作,你应该把她追到手,不管出现什么情况。我是这么觉得。假如你放走她,只怕今后别想再追到什么人了。”

关于逝去的青春

“并不是一切都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里。”这是(多崎)作在芬兰的湖畔分别时,应当告诉惠理的话。不过那时他没想到。“那时,我们坚定地相信某种东西,拥有能坚定地相信某种东西的自我。这样的信念绝不会毫无意义地烟消云散。”

关于“没有色彩”的解释

“大概是因为缺乏自我吧。既没有突出的个性,也没有鲜明的色彩。我没有任何东西拿得出手。一直以来都面临这个问题……我怎么想都觉得自己配不上她。时间越久,她越了解我,只怕越会感到失望,然后终将离我而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川端康成和村上春树的一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