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校园阅读,让教育回归常识,让语文回归读书
——合肥学习感悟与总结
郑标工作室周国新
顶着冬日阴阴的寒风,我受县教研室郑标主任的委托,来到了合肥十中参加了《2017年安徽省普通中学阅读经验交流和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校园阅读行动”。
这次学习让我感到震撼,受到启发,坚定信念,增添力量。一种意识,一种强烈的使命激荡而至:学校就应该深耕校园阅读,让教育回归常识。
一、学校就应该深耕校园阅读
一个学校如此重视阅读,一个学校把阅读做得如此精致,一个学校能在阅读之路上走得如此坚定,如此久远!合肥十中的校园阅读让我震撼。
合肥十中独特的“六三一”校园阅读行动体系,是十七年的坚守的成果,是学校管理层的远见卓识的积累,是十中师生勤奋的心血和汗水催开的花朵。
自2001年起,合肥十中把语文课搬到阅览室。每周安排一节语文课,让学生在阅览室里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杂志,集中时间和精力自由阅读。对所选择杂志中精彩的文章力争读透一点,并试着对杂志进行整体评价;阅读同一种杂志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找到兴趣相投的阅读同伴,交流碰撞;哲思睿语、佳题共赏、雏凤新声等10个阅读专题,学生任意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精读其文,摘抄精华,做些积累,写点感悟……
每周一节课,一个学期18节课,高一高二两年72节课,“语文课进阅览室” 保证每个学生都有真切、深刻而丰富的阅读体验。
合肥十中“语文课进阅览室”与以往相比,主要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地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和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和极具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第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新课堂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建立了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出发,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获取信息、相互交流、主动思考的环境。在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和丰富其内涵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摘自《教育问题案例研究》(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推荐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十几年后,“语文课进阅览室”阅读实践和理念依然受到广泛关注,被普遍认可。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研究》2013年第11期刊登合肥十中5篇阅读论文,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2014年第3期还全文转载了王国文老师的阅读论文《阅读“课堂化”:语文课进阅览室》
当然语文课进阅览室,我们学校在均衡发展验收前也曾有过。只可惜均衡发展验收合格后,阅览室的门学生再也没进去过。其实十中所做的事,并不稀奇,难度也不大。可贵的是十中人是真干实干坚持干,所以合肥十中成为安徽省甚至是全国校园阅读的一个标杆。
我想所有中小学校,甚至是大学都应该从合肥十中的校园阅读活动的开展、氛围的营造、制度和评价的规范和引导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在大力推动全民阅读的新时代到来之际,校园理应深耕阅读,校园理应成为最兴盛、最真实、最理想的阅读天堂。所以我会以合肥十中为榜样,走阅读育人之路,不畏艰难,不惧得失,为学生的舒心成长不懈努力。
当然合肥十中17年的实践,绝非一个语文课进阅览室能概括的。他们阅读社团、校园读书节、阅读工作室,尤其是阅读课题的研究、阅读选修课程的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推进,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我以为学校抓住了阅读,就抓住了学校教育的真谛。
二、让教育回归常识
教育理应回归常识。顾之川教授的在报告中提到,教育部长陈宝生指出:教育的常识就是读书,要围绕读书来办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师生读“国情”书、“基层”书、“群众”书,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马列经典、中外传世经典和专业经典,杜绝浮躁,理性思考。
可是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初、高中教育,并没有重视这个常识。学生无论是在校还是在家,多数时间是在刷题,被热捧的衡水、毛坦厂中学也以刷题,刷成了超级中学。我们的以教育强县自诩,可是我们有多少学校、有多少教师真正抓住并很好地落实了这个常识呢?我没有调查,不敢妄语。但我可以确定,我们这里目前还没有出现一个能够和合肥十中相媲美的学校。
很多人认为,阅读是语文教师的事,和学校领导,和学校其它学科的教师无关,甚至关系不大。我不否认,语文教师在校园阅读行动中责无旁贷。但教育是一种综合的力量,没有语文,没有文化奠基,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就是无根之木。
我在这次学习之前,就认为一个真正懂教育、抓教育的学校,应该有全校性的阅读机制,应该建构一种平台,实现全体教师和全体学生的阅读的分享和展示。不应该把语文边缘化,把绝大多数师生的时间和精力囚禁在试卷里,让读书仅仅成为墙上的标语和汇报材料上的口号,教育就被弱化为教学了,没有育,教有何用?这次学习,我对此的认识更加真切,更为强烈。当然我也很激动,我的认识其实是和教育部是一致的。我相信,不久的未来,学校必然成为读书的乐园,而不再是题海的煎熬。
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安徽中语会理事长杨桦女士在开幕式致辞中说:不阅读,不去读好书的人,就不会感恩传统。阅读贵在付出行动,贵在阅读经典,贵在传递精神。
我真心的希望,所有的教育人,能够“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让教育守住常识,让教育真正给我们的后代注入一种纯粹气,一种书生气,一种文化气。真的,当前教育内外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比如鲍方老师被刺案、江歌遇刺案,不禁让很多人在拷问人性、拷问法律的同时也拷问教育: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我们的教育究竟应该培养,能培养出怎样的人?说的夸张一些,我认为教育里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三、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经典的书,读整本整本的书
安徽绩溪中学校长程根祥先生的讲座先引用了《千家诗题壁》这首诗:“一团茅草乱蓬蓬, 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榾柮,慢腾腾地暖烘烘。”
这首诗全诗其实可以分开来看,上下两句写的是两种不同的火:一种是野地里,一团乱蓬蓬的茅草燃烧起来,看似来势凶猛,一瞬间便可烧红半边天,但是也在一瞬之间,乱茅草就烧完了,火势自然不能随之延续,也就迅速的灭了;另外一种是在火炉里烧老树根疙瘩,它们埋在土里有些年头,早就腐朽了。也正因为腐朽,火劲儿也就小,烧起来慢腾腾的,看着并不张扬,反而能保持恒温,特别耐烧,因而冬天可以用来煨火,于平平淡淡间给人以长久的温暖。诗人在诗里并未留下明确的只言片语,对这两种火的形态进行评价,只是单纯地将这两种形态描述出来,诗便结束了。但诗人的态度已经很分明,他用这两种火的形态来喻指世人做事的两种不同风格,一种谓之爆发力,一种谓之持久性。辩证地来看,二者或许各有千秋,难说好坏,但诗人字里行间的意味,很显然是赞成后一种风格的,拒绝那种虚躁的、短暂的辉煌,而是去追寻踏实的、长久的温暖。所以,诗的前后两句之间要用“争似”二字来勾连。
他说前两句可比语文教育的现状看似辉煌实则虚躁而短暂,后两句则可以比语文教育的理想。语文教育就应该追求那种踏实的,长久的温暖。语文教学一直以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万法归宗。语文教育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阅读。语文学科的其它素养都必须在阅读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阅读是一种涵养的功夫,急不得,躁不得。阅读的事需要静心、需要耐心,更需要真心和恒心。
我们开始使用的语文统编教材,更是突出阅读的地位,双线组元、三位一体,把课外阅读课程化。所以语文教育的成功与否的关键,我认为就是语文教师能否把学生引进阅读,引进“爱读书、多读书,读经典的书,读整本整本的书”的境界。
山东名师,山东寿光市教育局初中语文教研员潘继云老师在11月3日在临沂十四中做过题为《阅读,让语文回归原点》的报告。也强调了阅读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实际上,不仅仅是合肥十中、合肥八中、蚌埠二中,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地方很多学校都用语文课堂注释自己对语文阅读的理解。仅仅是今年11月份,仅仅是“语文主题阅读”的推广活动,全国范围内的大赛、观摩研讨会达14场,总参会近6000人次,区域研讨、调研考察12余次,送课活动、教师培训13场。罗列一些例子:
11月1日,吉安县庐陵学校“语文主题学习”研讨推进会顺利举行。
11月2日,临沂市兰陵县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片区联研送课活动。
11月3日,临沂市兰山区临沂第十四中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推进活动
11月3日,费县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名师送课活动暨费县上冶镇中心小学入校调研活动在费县上冶小学顺利进行。
11月3日,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教育局教研主任李爱婷,带领邯郸丛台区教育局语文教研员、小学校长、骨干语文老师50余人到河南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进行一天参观、考察、学习。
11月6日,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竞赛城区组决赛(展示活动)在陕西榆林正式拉开帷幕。
11月7日,临沂市罗庄区中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交流活动在临沂市华盛实验学校顺利举行
11月9日,首届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深化语文课程改革观摩研讨会在美丽的天门市召开了。
11月9日,神木市2017年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研讨会在神木市第五小学成功举办。
11月9日,石家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走进联想集团京、津、冀大客户四六级政教合作伙伴年会。
11月10日,为提高东莞大朗镇教师教学专业与整合能力、共同探讨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之路,华樾(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在新民小学特举办东莞大朗镇“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观摩研讨会。
11月11日—12日,首届“高中语文主题学习”课型观摩研讨会在语文主题学习的发源地——风筝之都潍坊,顺利召开。
11月13日,绥德县中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推进会在绥德县四十铺中学顺利举办11月14日-15日,新疆塔城地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观摩研讨培训会,活动地点在塔城市第三小学。
11月16日,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暨基于“教学目标的确定”观摩研讨会在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隆重召开。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阅读、读书已不是简单的思想上应该重视的事,而是我们应该尽快尽早落实在行动上的事。
那么阅读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呢?合肥十中、合肥八中的做法依然熠熠生辉。开设专门的让学生走进阅览室的阅读课,开设以整本书的阅读为导向的荐读课、交流课、指导课,以阅读社团、读书节、阅读作品分享等形式巩固阅读的兴趣及提供分享的平台。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读书、征文、演讲、辩论、朗诵等活动。高中都可以做得如此丰富多彩,为什么初中、小学就做不来呢?
合肥十中在推荐高一、高二的学生读王树增的《长征》时,那么就在这两个年级的段考中考长征。这样学考相连,以考促读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我以为重在吃透统编教材的精神,上好教读课、自读课和名著导读课。在教学中引进主题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的阅读理念,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力求让学生多
读书、读好书、爱读书,疗治学生少读书、不读书的顽疾。
顾之川教授在报告结束时总结到:
语文教育的任务:
语文,就是引领学生——说铿锵有力的中国话,书端方平正的中国字,读文采飞扬的中国书, 写挥洒自如的中国文,做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语文教育的意义:
语文是纯正的中国话;语文是流利的方块字;语文是举手投足的书卷气;语文是字里行间的家国情。
而这个任务与意义的实现必须是让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常态。与我能和更多的语文人携手,把这一任务完成,让这一意义成为现实。
最后让我以我的几句学习小结和众多的语文同仁共勉并结束这篇学习总结吧:
阴雨霏霏在十中,几多收获笑寒风。潜心教育当追梦,思考语文常费功。
阅读经营勤不辍,课堂演绎美无穷。以人为本认真做,汗水晶莹桃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