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磕绊绊,转眼三年已过。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时间一次又一次从指尖溜走,留下一些东西,又好像没有留下。
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让我明白一些事情的时候,同时也在丢失也是东西。
1
丢失那份热情和初衷
我最近一直在唉声叹气,工作上完全提不上劲儿来去干活,更别说是休息日出去逛街娱乐。只想静静的躺在床上,发发呆,看看视频,逛逛淘宝......这种状态表面上看着悠闲自在,内心却每天都在做痛苦的挣扎,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结束这种生活状态。
虽然每天都在工作,每个月都能领一份相对不错的工资,但是,总是觉得缺少一些东西。工作只是工作而已,没有把他当做其他的东西,领了工资能生活就行,没有往深层次想过。
每天我都在问自己,无欲无求,每天机械的上班下班两点一线,不去交际也不去郊游,每天浑浑噩噩,这真的是自己要成为的吗?梦想着改变,然而,改变只活在梦里,并不用实际行动去触碰它,让它在梦里好好待着。
其实,我心里明白,我缺乏一份动力,一个积极的心态。在一个舒适区呆久了,我的那份热情和初衷就不知道被丢到那个犄角旮旯了。工作的舒适区会让人变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每天只要把事情做完下班,不用去想工作的意义在哪里,自己的价值体现在哪里。这样的舒适区对于想要发展的人来说是一种慢性毒药,毒性慢慢的侵入你的五脏六腑,逐渐成瘾欲罢不能。对于另一种只想找份安稳的工作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去处。
2
迷茫更加抢占心灵的底盘
每天都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总是感觉前途一片迷茫。刚工作时还知道自己想要干的事情,时间久了却把那些理想抱负慢慢的遗忘掉。悠闲地混日子,不去想事情,不去干活。有时,被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弄得心情很不好,易怒易暴躁。也许是闲着没事做,自己找虐吧。
脑袋变的不够灵光,好好走在路上突然把自己拌一脚,和同事聊天聊一半忘一半,还真像老年人的生活。工作上看不到乐趣所在,生活一如既往的维持现状,无欲无求跟圣人似的。然而,根本就不是圣人,人家圣人还知道要干些什么事情,找到生命的意义所在。
我本是一个乐观之人,却被迷茫所打败。有点可悲。自嘲一下。我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迷茫的时候,在这时候需要推自己一把,不管是亲近的人还是自己,都要让自己向前迈一步,走出迷茫期。
3
逐渐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进入社会后,工作生活把我身上的棱角磨了个精光,锋芒不在毕露。面对一些事情,总是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做这个,不敢做那个,犹豫不决徘徊不定。有时,看到公司新入职的新同事,做事有模有样,为人圆润不做作。于是,突然感慨,我当时也是这样的现在却慢慢的成为自己讨厌的样子。
看到,午饭时,其他同事有说有笑,互相讨论好吃的饭菜怎么做,这个那个明星八卦其乐融融。反观自己,不去与人交际,每天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一个人笑一个人悲。更导致易怒,容易抑郁。有时候,还会通过贬低别人来得到一些心理的乐趣。
就在刚才,同事问我要不要买泳衣。我直接回复,买泳衣干什么?反正我不需要,诸如此类,语气僵硬让人很不舒服。学不会一些与人沟通的技巧,更加不想与人交流。反反复复,情商变低,有自知之明,然而心口不一。
造成这种结果的,不应该怪环境,而是我自己的作为导致的这种结果。要想改变还得需要靠自我的调节。
现在失去的这些重要东西,要逐渐的找回。在找回的同时,三年的洗礼,我明白的一些事情也不能丢失。
4
明白了目的和目标的意义
在上一家公司时,我的主管就告诉我,做任何事情都要知道你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当时我并没有过明白过来,还鄙视这是个套路。一年之后我才明白,这句话的重要性。
有时常常自问,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求一个好的发展前途,体现自己的价值所在,同时为公司创造效益。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其实包括我在内的一些人刚开始工作时根本不明白。真正的职场人,应该是在完成老板要求做的事情除外,还会再多做一份额外的。比如,老板让一个员工按照要求写一份策划案,言外之意,就是按照要求写一份,还要按照自己想法和分析结果撰写一份备选方案。这就是一个工作想完成的价值所在。
有了目标,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去做事情。比如说,学习ps,要用三个月的时间学会平面设计,有了个阶段性目标,就知道每天要学到什么程度去实现这个目标。
人生总会有得有失,但是也要知道什么是不能失去的,什么是可以失去的,什么是必须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