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雕刻的起源及近代艺人介绍

橄榄雕目前已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榄雕工艺秉承了岭南文化的风格特征,造型秀丽、雅致,线条流畅、动静结合、细腻精微,其总体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雕刻精细入微,形态小巧玲珑,其技法以浮雕、圆雕、镂空雕为主。花色品种也越来越多,新品种有多层花舫、通雕蟹笼、撒网渔船、吊链宫灯、花塔、古鼎、国际象棋等。按形式分,广州榄雕则有座件、挂件、珠串、核舟等。现在榄雕产品的花色品种从三几种增加到50多种,如多层花舫、通雕蟹笼、撒网渔船、吊链宫灯、花塔、古鼎、国际象棋等。不少新产品在参加国内外展览时受到好评。

橄榄雕刻的起源及近代艺人介绍_第1张图片
以相信!看上就要抓紧速度下手! 太漂亮啦 精品《牛气冲天》太完美了这条货,喜欢的抓紧拿下,料子红润密度超级高,干净细腻的水晶核,刀工精湛,牛儿栩栩如生,透着动态感,男士佩戴出去牛气冲天,彰显霸气身份 规格:2.15×2.7

  主要产地:榄雕所采用的乌榄盛产于广东省普宁市、增城市、番禺区、中山市等地,普宁梅林镇、增城新塘镇的榄核,核大仁小,是最佳的榄雕材料,适于雕刻榄核船。

橄榄雕刻的起源及近代艺人介绍_第2张图片
以相信!看上就要抓紧速度下手! 太漂亮啦 精品《牛气冲天》太完美了这条货,喜欢的抓紧拿下,料子红润密度超级高,干净细腻的水晶核,刀工精湛,牛儿栩栩如生,透着动态感,男士佩戴出去牛气冲天,彰显霸气身份 规格:2.15×2.7

  起源

  清期间,曾有寺院僧人以榄雕船售给香客,以示“普渡”之意。据查证,榄雕在新塘已流传了300多年,在清代属贡品。清咸丰四年(1854),新塘艺人湛谷生(又称菊生)创作的榄核舫,名为“苏东坡夜游赤壁舫”,工艺十分精巧,所雕的人物情态各异,栩栩如生;舫中置一桌、3人围案而坐,旁边还蹲着一个书僮煮茶,船后有船娘把舵,船的两旁有8扇通花窗,皆可开合;船头的小链条也以榄核雕成,环环相扣,船底刻有苏东城《前赤壁赋》全文共537个字。该榄雕至今仍保存在增城文化馆。

橄榄雕刻的起源及近代艺人介绍_第3张图片
以相信!看上就要抓紧速度下手! 太漂亮啦 精品《牛气冲天》太完美了这条货,喜欢的抓紧拿下,料子红润密度超级高,干净细腻的水晶核,刀工精湛,牛儿栩栩如生,透着动态感,男士佩戴出去牛气冲天,彰显霸气身份 规格:2.15×2.7

  明代艺人:

  明清时核雕工艺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民间艺人。如明代常熟的王叔远首创以橄榄核雕制“东坡夜游赤壁”之舟,舟上舱轩篷楫,什物俱全,镌刻苏东坡等五个人物,精妙传神。魏学的名篇《核舟记》就是反映王叔远首创雕刻核舟之事。还有明代的夏白眼,相传在一颗橄榄核上,雕刻了十六个婴儿,每个只有半粒米大小,但是眉目之间,喜怒神情栩栩如生,又刻有荷花飞禽,姿态个个不同,在当时也被称为一绝。康熙年间苏州有位姓金的老者,亦善核舟之雕,人称“有刻棘镂尘之巧”;乾隆年间的陈祖章、杜士元都被人称为技高艺绝的“鬼工”,陈祖章的代表作“东坡夜游赤壁”核舟,舟长不及二寸,有篷有窗,人物除苏东坡外,有客人、客妇、艄公、书僮等八人,人物神态自然、宁静、超逸,个个刻画精致,在放大镜下看光影迷离。舟底刻赤壁赋全文,其刀笔工夫令人难以置信。陈祖章的核舟尚有一件传世,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民国年间,吴县香山人殷根福以橄榄雕刻罗汉头成为核雕名家。

橄榄雕刻的起源及近代艺人介绍_第4张图片
以相信!看上就要抓紧速度下手! 太漂亮啦 精品《牛气冲天》太完美了这条货,喜欢的抓紧拿下,料子红润密度超级高,干净细腻的水晶核,刀工精湛,牛儿栩栩如生,透着动态感,男士佩戴出去牛气冲天,彰显霸气身份 规格:2.15×2.7

  明代核雕名家有王叔远、夏白眼、邱山、刑献之等。魏学洢的《王叔远核舟记》一文描写王叔远能在细小的核桃雕刻出一条船,船上有五人、八窗,明代夏白眼在一颗橄榄核上雕刻16个婴儿,童身只有半粒米大,“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人称一时圣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橄榄雕刻的起源及近代艺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