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年薪校长”这所学校的坑,看看耶鲁校长强调的能力

在开学季,耶鲁校长在迎接新生演讲中,阐述了在耶鲁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能力:学习如何辨别和应对失实表述。在耶鲁校长看来,成为一个更加审慎的批判性思考者,才能提高而不是削弱洞察力。

“百万年薪校长”这所学校的坑,看看耶鲁校长强调的能力_第1张图片
耶鲁校长

耶鲁校长从Kitty Genovese事件说起。1964年,29岁的Kitty在位于纽约皇后区Kew Garden的家中被害,这一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也许你也听说过关于此事的好几个版本。据《纽约时报》报道,有38个人从自家窗户看到了行凶过程,但只有一人报警,且报警时为时已晚。

这些年来,我多次描述这一令人震惊的案件,其他讲授类似课程的社会心理学家们也是如此,还有一些社会学家试图据此分析为什么目击者们会如此冷漠无情,竟然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样的犯罪行为发生,却无动于衷。

“百万年薪校长”这所学校的坑,看看耶鲁校长强调的能力_第2张图片
耶鲁本科新生及其家人聆听校长演讲

问题在于:标准版Kitty Genovese案件描述在某些关键细节上出了错。

Kitty的弟弟Bill Genovese,制作了一部名为《目击者》(The Witness)的纪录片。根据他在这部电影中所展示的实拍场景,并非所有旁观者都冷漠无情:一个目击者在窗口大声呵斥凶手,另一个目击者在Kitty离世时将其抱在怀中,也有其他目击者在此期间报了警。

那么,为什么五十多年来,社会学家们一直在不断复述这个故事的失实版本,并将其作为旁观者极端冷漠的典型案例?

暂且不论其他,这至少意味着,在不经意间,我们已经被“失实表述”混淆了视听。这种“失实表述”虽然部分真实,但已被歪曲,就像上述案件被报道歪曲了一样。�

我们时常经受着各种各样 失实表述的狂轰滥炸,它们的杀伤力不容小觑。在美国的大选季,你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种种这样的案例。

那么你们在此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能力就是:学习如何辨别和应对失实表述

在这所百万年薪校长学校的小区里,万科麓城的业主们为什么这样交流:麓城外国语小学真牛逼,百万年薪聘来名校长,来吧,城市建设者们,为学校所在小区付出血本,然后再给你一掌,上千小孩家门口小学无法上,直线距离的就近入学没有了,相对就近入学还成立嘛?麓城外国语小学真牛逼,引多少家庭入火坑。  关于麓城外国语小学的入学问题,表象与事实有多远?

“百万年薪校长”这所学校的坑,看看耶鲁校长强调的能力_第3张图片

麓城外国语小学的章程是这样:

在2016年的麓城外国语小学招生中暴露,原定200名招生名额麓城业主仅有20名进入,其他60多名麓城业主小孩被排除在200名之外。而深圳市基础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06-2020)中规定小学服务半径在500米以内。同时基于人口配置对应的班数。

“百万年薪校长”这所学校的坑,看看耶鲁校长强调的能力_第4张图片
深圳市基础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深圳市基础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06-2020)相应了教育部办公厅的就近入学政策。《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厅【2016】1号)第二条合理确定片区范围的规定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社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确保公平和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片区范围。

“百万年薪校长”这所学校的坑,看看耶鲁校长强调的能力_第5张图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厅【2017】1号)第一条巩固三年改革成果:巩固三年改革成果,全面实现2014年确定的各项目标。各区(县)100%的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原则上每所小学全部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百万年薪校长”这所学校的坑,看看耶鲁校长强调的能力_第6张图片

这是因为麓城外国语小学试点大学区,而试点大学区的关键前提却没有,看看深圳市福田区试点大学区如下,通过直线距离的就近入学加分,确保就近入学。深圳市南山区一手房和二手房有不一样的入学积分。

“百万年薪校长”这所学校的坑,看看耶鲁校长强调的能力_第7张图片
深圳市福田区试点大学区的关键前提

万科麓城二期已在2016年底入伙,2017年底三期的1350户入住,四期预计2018年下半年交付使用,1年半内麓城社区成为5000户(一期~四期)的大型居住社区。那么,麓城业主,包括小孩户口在麓城外国语小学学区的,上千小孩将面临:家门口小学无法上;绝大部分的就近入学没有了,相对就近入学还成立嘛?那些勇敢的心,如何应对这样的表象和事实?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耶鲁校长在接受采访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今中文已经是耶鲁校园第二受欢迎的语言,当学生们理解中文并亲身到访中国,用中文与那里的人们交流,我相信那才是你欣赏一种文化的开始。我想我们真正要讨论的是教育的内涵;你具体在学习什么固然重要,但其重要性并不如学习那些普遍的、能突破任何学科界限的知识与智慧,比如如何创新地运用思维,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清晰地沟通;学习如何学习,或许更为重要,这样你就能够保持终身学习,即便毕业了也始终受到教育的滋养。我认为中美两国教育模式的最大不同在于,在美国,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彼此质疑,也可以质疑老师,学生们会参与对各类议题的辩论;而传统的中国大学更注重对于学问的传授,而非互动,当然,这种情况现在也在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万年薪校长”这所学校的坑,看看耶鲁校长强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