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在mybatis中使用的操作数据库方式:
具体实现可参考我的博客:https://blog.csdn.net/yuli_nine/article/details/79842643
步骤:
1、创建一个接口,接口中编写增删改查的方法
2、创建一个映射xxxMapper.xml文件,主要在
接口方法名等于id的名称
接口方法的参数类型与xml文件中parameterType匹配
接口方法的返回值与xml文件中resultType匹配
3.在mybatis配置文件中
增加映射
4.使用mybatis的自己api解析xml文件
InputStream inputStream = Resources.getResourceAsStream("配置文件路径");
sqlSessionFactory =
new SqlSessionFactoryBuilder().build(inputStream);
构建出SqlSessionFactory,用于生产SqlSession
5.使用sqlsession来做增删改查
接口类型 jdk动态代理对象=sqlSession.getMapper(接口类型.class);
返回类型 返回对象数据=jdk动态代理对象.目标方法();
6.调用session.commit()提交事务
7.调用session.close()关闭会话
解决数据库的列名字与实体类中变量出现不同名,会出现不匹配的错误。
动态sql语句(主要负责拼装sql语句):
include标签:
在数据库的使用中,查询的时候时候不要使用*号,
*是表示所有,对效率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使用
id,
username,
userpassword,
address
if标签:
choose和when标签:
choose标签按顺序判断其内部when(相当于if)标签中的test条件出否成立,如果有一个成立,则 choose 结束。
当 choose 中所有 when 的条件都不满则时,则执行 otherwise(相当于else) 中的sql
Mybatis中#和$的区别?
1.#相当于对数据加上双引号,$相当于对直接显示数据
2.#对数据加上了双引号,如:order by #user_id解析成sql时值为order by "id"
$将传入的数据直接显示生成在sql中。如:order by $user_id解析成的sql为order by id。
3.#方式能够很大程度防止sql注入。$方式无法防止sql注入。
4.$方式一般用于传入数据库对象,例如传入表名.
5.一般能用#的就别用$
where标签:
where标签if的条件第一个不成立,第二成立 and address=#{uaddress}。
如果mybatis检测到where之后的判断不成立则去除and关键字,如果if条件都不成立 where关键会去掉 。
set标签:
第一个if条件成立,第二条件不成立,会自动去掉后面的逗号。
如果两个条件都不成立,set不会出现,但是会报异常,sql语法异常;至少有一个条件要成立。
update t_user
where id=#{uid}
trim标签:
用trim 替换每个条件判断标签如set,prefix="SET" 前缀为set。
suffixOverrides="," 后缀覆盖,第一个if成立,
第二 if不成立会去掉后面的逗号 至少有一个if要成立,否者会语法异常。
后缀覆盖:
前缀覆盖(前缀是去掉前面and):
只用两种情况:一对一关联,一对多关联
一对一关联 association
一对多关联 collection
javaType="java.util.List"
resultMap="tempUserMap">
1.一级缓存:基于PerpetualCache的HashMap本地缓存,其存储作用域为Session,当Session flush或close之后,改Session中的所有Cache就讲清空。
2.二级缓存:二级缓存与一级缓存机制相同,默认也是采用PerpetualCache,HashMap存储,不同在于其存储作用域为Mapper,并且可自定义存储源,如Ehcache.作用域为namespace是指对改namespace对应的配置文件中所有的select操作结果都缓存,这样不同线程之间就可以共用二级缓存。在mapper配置文件中使用
3.对于缓存数据更新机制,当某一个作用域(一级缓存Session/二级缓存Namespace)的进行C/U/D操作后,默认该作用域下所有select中的缓存将被cl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