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日常思考

2017-02-18

作为90年代出生的人,个性相较于之前的人比较张扬,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及意愿都要强烈,喜欢探索未知,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当然并不是所有90年代出生的人,只是绝大部分)。当在设计产品或迭代过程中,用户学习成本较高的情况下,相对来说90后的用户或许更加能接受,也愿意花些时间探索新奇的功能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当然他们也是更加挑剔的一代,对于产品的要求更加严苛)。相对来说,之前的人或许在这方面要弱一些,所以在产品的用户定位一定要清晰,即服务哪些人群,从而重点关注。(其实93年之后出生的人这方面更加明显,据我观察90与89、88还是比较相像的)

2017-02-17

产品重度使用用户!产品经理如果对于自家产品不是重度使用用户,一定不会创造出好用的产品。例子:片刻,网站端的改版完全不如以前好用,没看到什么优点。移动端相较于之前的版本,确实有不少优点,然而仍有许多待改进的地方,这些都是在经常使用的情况下发现的问题,今天发现了一个新的应用,每日英语听力,初次使用,感觉良好,用户体验非常不错。对于这样的产品,我是愿意付费的。

2017-02-16

任何产品的诞生都是为了解决人们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在使用某种产品时出现的问题,或者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诸多不人性化的某些体验或感受。

任何行业,只要是有产品的,都应该有产品经理这个部门,它不应该是互联网行业的专属,他研究的是人在使用产品时的体验与感受,同质的产品如何让用户使用起来,感觉到跟其他相似产品的不一样,即差异性,同时这种差异性又是友好的,舒适的,这就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它研究的是人,它存在的意义就是给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无论是虚拟产品,还是实体产品。如果用学科来比喻,它就是一门科学,而互联网产品只是其下的一个小分支。

11月16日:禅道(测试者用的一款软件),为什么那么麻烦,流程复杂,学习成本高,对于我这种做技术的开发人员来说,都嫌麻烦,所以不论任何产品,一定要简洁、简单、易上手,就像iphone手机一样,超简单。功能全还要简单!一定、一定、一定要作为真正的使用者,去使用产品,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

11月5日:用户沉淀,不论什么类型的产品,如果不能沉淀下用户,就不会产生价值。

10月30日:

注册流程过于繁琐不利于用户使用:一开始填的东西就太多,可能会吓到用户。当然这时肯定就会有人说如果这个用户是真的想用你的产品,真的有这个产品需要解决的需求,即使复杂点,也会走完流程的,毕竟注册流程只会走一次,一劳永逸。但是实际上真的是这样么?今天我在网上找App and Web通用的记账软件时,找到一个应用能解决我这个需求,当我要注册时,发现填的内容稍微有点多(其实也还好),这时我就在想,我只是想看看这个是否符合我的需求,能满足我平时使用吗,当然随手记做的比较好的一点是,有立即试用的功能,可以预览下,它大概的功能、包含哪些内容,如果没有这个功能,然后注册又比较麻烦,可能就会让有需求的用户流失了,毕竟用户只是想看看是不是你这个软件是不是符合我的要求,如果使用后,觉得OK,那之后再填一些必要信息肯定是愿意的;

Google认为:“如果你的产品只是满足了消费者提出的需求,那么你就不是创新,而只是做出回应。(例子:苹果,乔布斯不做市场调研,认为用户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个人理解:如果只是满足了用户需求,那就是加强版的诺基亚。

所谓用户需求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比如,香皂、漱口水、

1、在QQ里面看腾讯新闻,如果内容稍长 就会有点击展开全文,而不是一下把所有内容都展现出来

思考:目的可能是内容太多会给用户负担,造成恐惧,所以先展示部分,如果用户看完,有兴趣则自己考虑是否展开。

延伸:类似改密码或者注册,有些产品会把流程分几个页面,例如,先获取验证码,然后跳入下一页面,执行下个任务,让用户一步步来,做完一件事在做另外一件,也就可能是所谓的专注,做好眼前事,不要分心

2、改变自己的固有思维模式、多了解些本质,剥离表象看本质。看书之后,好的地方及时记下来,每天都抽一定的时间多去回顾,书可以读的慢一点,但是该思考的地方,一定不能一下带过,多想多看,培养自己思考的能力,看本质抓重点的能力。每本书看完之后或者一个章节看完之后,写个总结,练习自己写作的习惯及能力。不要在收藏文章了,因为收藏了,你也不会在回头去看的,看到比较好的就立马看,看完条件允许写体会,及重点

3、用户心情成本  用户情感价值

不要因为一个用户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下,有某些急迫的需求,进而用这些急迫的需求逼迫用户做出一些选择,会让人很方案,体验不好。即时达到了你的目的,也不会长久。而应自然、舒适,尊重用户

微信: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Y1NzUyMQ==&mid=2649893725&idx=4&sn=7372b362738338b1121a4e5c53785073&scene=0&key=8dcebf9e179c9f3ae2cfc59213b8a6b987ac2f17d4691d39e5c4bc467f3beaca43922330704f94772e78be88a06e058d&ascene=0&uin=MjU2MzE5Mjk1&devicetype=iMac+MacBookPro11%2C1+OSX+OSX+10.11.4+build(15E65)&version=11020201&pass_ticket=Ep24CE99ChW%2BYmzTpeMPkouvRlSx1M4Kve1fqKNo9Zw%3D

分组可见功能 —设置分组可见,就像对别人说,“我告诉你个秘密,你千万别说哦”

在不同人的朋友圈里看这个人,过着不一样的生活,就像多种版本的人生,个人感觉只有在对人性有了一种深刻的认识,才能发明出这个功能,它放大了人性的善与恶,微信本身作为一个社交类应用,社交沟通是本质,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世间最难琢磨的、最难懂的也非人心莫属,微信真是一款伟大的产品,看似简单的表面,其实蕴含了极其深奥的道理在里面。

同样,A和B是好友,但是A和B都没有共同的好友,A发了一个朋友圈,B评价了A,在A的朋友圈里,A的好友是看不到B评价的内容,但是A如果回复了B的内容,A回复的内容,A的好友都能看见。

看似好像没什么特殊的功能,其实蕴含的深刻的道理,微信就像是一个相对私密的熟人社交圈,你不会触及到你所不熟悉的陌生社交圈(摇一摇,附近人的推出,弥补了一些这方面的短板,但这也只是找人的层面,了解这个人还是要回归朋友圈这个层面)

4、———————————    关于人们在选择  方面的思考

不要给用户太多选择,太多他们就不知道该选择什么了,就该犹豫不决了,少则是多,与其给多个选择不如给一个最佳选择

(例子:听片刻--玫瑰的广播,瞬间想到的,她更新的频率一直不高,十天半个月才有一期,但是内容相都是比较好的,用户反而没得选,出来一个听一个,要不就没得听,多了反而就开始挑了。

又比如:iPhone 每年就那么一款,没那么多型号,没那么多款式,也没那么多颜色,少则是多,用户选择时不会那么纠结。但少一定是精品)

归属感、情切感

淘宝、ebay在前期竞争的时候,ebay非常商业、冷漠,而淘宝走了另一种路线,有论坛、小二,卖家可以在论坛上交流,小二们在论坛上帮助卖家,交流。这是一种亲民路线,让人有归属感,暖心。所以我们在做产品时,也应该在这方面有所注意,尤其是在前期跟竞争者在竞争的时候,竞争者比我们强的时候,(视情况的不同,具体制定方向、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的日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