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从一个程序员转行卖保险的

题记:我既不是程序员也不是卖保险的,每天看各大公众号发现这种题目比较吸引眼球就随手写了一个,哈哈。

    其实题目应该叫做《我是如何从管理学跨界当程序员的》,父亲是学管理的,母亲是学会计的,我志愿走进了管科专业前二的学校,在管理系本硕连读的我,倒不是把管理学和会计学弄精通,而是把大把的业余时间花在Coding上了,这就难怪浪费了美好的大学恋爱时光。

    不过我觉得给我最大收获的还是那门上课给我们看片的老师(别想歪了),老师叫啥——忘了,课程叫啥——忘了,片是啥——如何让钱生钱!对于我这个宅在宿舍Coding,不用给妹子买包包的人来说确实有一些存款,于是按照片里介绍的方法开始投资,那时候阿里还没有统一天下,我发现了一个叫数米基金宝的产品,网页端、桌面版、移动端都有,没有那么多广告,各种数据分析入口清晰,交易费率底,用户体验极好,可惜后来被蚂蚁金服收购后就没有这个产品了,在蚂蚁财富APP里我连下单的欲望都没有,现在我在用天天基金也没有数米好,至不符合互联网发展的道理啊!回到那时候,我正赶上经济复苏,基金赚了不少,于是开始尝试拓展投资理财范围,那时候证券交易及其火爆,开放一人多户,很容易就申请一个交易账户,我也没仔细研究各种指标和技术分析,每天通过看新闻联播选股票,真的赶上了好时代,基本上新闻里出现的中字头股票买啥都赚,最神奇的是中国南车,连续在涨到最高点的那天我正开会,无聊翻了下手机,感觉涨的差不多顺手就卖了,本来有几个跟我一起买的小伙伴,我怕耽误他们发财就没告诉他们,结果下午开始南车一泻千里,到现在也没回去吧(哈哈我也没看了),在股市里赚了一倍的时候把本金撤出来了,结果就赶上15年股灾,把本金投进去抄底,不想抄到半山腰,基金也是赔的稀里哗啦,之后一蹶不振,我们没有出现中车那时神奇的预感,到现在3年了总资产持平,这还得感谢我的货币基金和P2P对冲风险,早知道我存银行也比这多啊!

    逐渐大家也开始有了理财意识,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受我的感染开始研究基金、股票、P2P、比特币,后来好多同学术语比我都专业,我还是我的佛系投资,因为我发现他们研究那么多结果跟我差不多,还是买啥啥跌、卖啥啥涨。

    一次过年回家,我的女闺蜜小y问我了解过保险没有,我被她认为是在金融圈的先锋,结果这回问到了我的盲点,想我半仓的601318、601628(果然广告做的好,我当时只知道这两家公司),却不知道他们是干啥的,想我在金融圈只接触了银、证,三胖缺保啊,但是因为保险这种金融产品形态跟其他投资不一样,作为一个码农我还是没那么多时间去研究,况且我妈给我买了那么多保险,我也没有必要研究了,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让我真正对保险产生兴趣的是17年,原因有五:

    一是当年股市里保险横行,险资频频举牌,后悔没有一直拿着保险股,我就对这个行业产生了兴趣;

    二是小y同学要给她姑娘买保险,让我帮她看看,因为此时我也打算开始研究一下保险就答应了;

    三是小a同学在香港兼职买保险,他工作比较清闲买保险也无可厚非,他的高知同学全职去卖保险,在我印象中保险都是大妈们卖的,作为Z大顶尖毕业生去卖保险让我顿生敬意;

    四是好哥们小q同学说他要抽空去香港买保险,看来对于我们首批90后已经进入保温杯泡枸杞看着《北京流感下的中年》的养生节奏了,突然想起初中班主任说过90后是惜命的,果然是有市场的;

    最后一个原因是我的聪慧漂亮的嫂子从高薪猎头跳槽去做保代,这就让我不用整天看知乎深蓝君、诚一君,直接问她就行了,不过这也有一个坏处——我在它那买了保险。

    我虽然知道保险要火,但是要知道我的主要时间还是Coding,而让我下决心研究保险是年初的一场病,元旦几天的胡吃海喝让我胃痛难忍,从小胃就不好的我在有爱的领导的怂恿下去做了胃镜,果不其然糜烂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买了一个电炖盅,过上了每天吃斋喝粥的日子,趁着病休的几天回家看了看我妈给我买的保险,一下傻眼了,那么过保单一共就几万的保额,我妈住院才38块钱的津贴,连吃饭都不够!想加保但可惜我检查出病不能买网保产品,常规产品也是加条件承保,我妈更是高血压属于保险的禁区,我赶紧学习了保险,给嫂子发微信、逛知乎,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涯。

    好在我也算是经管专业出身,保险的逻辑还是能看懂的,拿出Excel调用公式开始计算,对于不同产品形态找到针对投保人的偏好(这就跟答题时理解出题者的意图一样哈哈哈),慢慢的发现保险是也是一个多目标问题,每个人对于未来风险的预判不一样、偏好不一样、承受能力不一样,于是针对不同人就要设计不同形态的产品。比如有人认为重疾得一次都难就不会去选择多次赔付的产品,而有些人认为以后医疗水平高了年龄长了很可能多次重疾于是购买多次赔付的产品;比如觉得保险不理赔钱就白花了的人会选择返本型产品,觉得现在买的保额无法抵御通胀的人会选择分红型的产品。于是每家公司都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需求设计了很多产品,而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既要有立足之地、又要保证不亏本,于是就要有精算师设计出很有“特色”的保险,这么多保险其实组成了一个Pareto front(帕累托前沿),这才是保险精算的奇妙之处,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产品。

    然而保险不是买菜,是一个一锤子决定而又长期付出的过程,可能跟买房差不多,但又没有买房那么重大,大部分人是不会花特别多的时间去找自己所需要的保险(其实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于是就有了保险代理人和保险经纪人这种类似中介的职业,说到中介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站在人流密集区、西装革履的人问你:“XXX要了解一下吗?”经纪人其实是一个很有用的角色,他是建立了买卖双方的桥梁,他的目的是促成交易,很多人觉得中介赚了佣金就是坑了自己的钱,没有中介买卖双方平分中介费多好啊,问题就在这里,没有中介很难促成交易,买的人觉得贵、买的人觉得便宜,而且中介其实更重要的是一个需求挖掘的角色,这就像软件工程中需求分析师,要知道多少软件开发过程中最多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需求分析的问题,一个好的需求分析师是能引导客户提出并清晰化自己的需求的,这种人在开发团队的工资其实很高,没有一定经验积累和开阔的视野是做不了的,所以说中介或者说保险代理保险经纪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这几年保险行业不是很规范、代理人素质良莠不齐,使客户体验差、甚至最后没有得到理赔感觉自己被骗了,给大家一中黑中介、搞传销的感觉,但是专业的代理人还是很专业的(比如我的嫂子,为了避免广告嫌疑就不说公司了),这就要说到返佣的问题了,我开始在嫂子那买保险时我妈是不支持的,因为她也感觉当时买的产品没达到预期目标,还问我有没有返佣(因为她买的时候保代给她返佣了),我本来就是一个正直的人,在19大的春风里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是当别人想我询问可不可以返佣时我才问了嫂子这个问题,答案是坚决的——没有!这是违法的!那个人后来去问了相同公司的其他代理人也都是拒绝的,而一些其他公司急于求成的新人答应给她折扣。返佣这个问题是保险行业的红线,这就跟贿赂客户一样,如果代理人都靠贿赂来发展客户,势必造成整个行业的腐败,无人潜心研究产品、挖掘客户需求、提高服务体验,这样急功近利的人说不定给你挖了个大坑,你不怕他哪天看别的行业赚钱跳槽连人都找不到么。现在的市场都是明码标价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所以不要觉得自己买到手就是亏了,确实不出险理赔你的机会成本有损失了,但是与未来不确定的风险你更看重哪个呢?每个人偏好不同吧 哈哈~

    研究保险的过程中把上学期间的统计学、概率论、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决策科学等全都用上了,这一瞬间终于感觉原来这些课没白学(流牛满面)。如今我又回到了工作岗位,更加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我是一个惜命的稳健投资者,保险姓保,不必太在乎它的投资回报,毕竟我还有那么多投资(保佑特朗普不再发推!保佑我的P2P不会跑路!),不过就算都没了有了保险我也不至于大病来临时看不起病、养不起家(先给我一个老婆)。

    我是一个Open的人,不把我学到的东西跟朋友们分享就感觉是欺骗了大家,就像当年没有把我卖南车的事情告诉小伙伴,所以我也在适当的时候给大家普及保险知识、建立和修正保险观念,如果有好的产品我也会推荐给大家,虽然产品肯定越出越好,但是不能等,谁也不知道好产品和风险哪个先来,比如我的慢性胃炎急性发作,于是刚刚入手了我自认为目前很棒的50W重疾(这两个月要吃土了),这里就不说产品了有推销的嫌疑,感兴趣可以私信,不过总是感觉自己像个传销人员,生怕哪个朋友就把我拉黑了,我始终认为如果有人因为我的讲解避开很多坑、买到保险甚至实现了理赔(到底是希望理赔呢还是永远不要呢,啊~好纠结~果然是个虐心的金融产品),那他就没白交我这样一个朋友,我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如何从一个程序员转行卖保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