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两个跨境学童的故事。
觉在深圳睡,书在香港读,想要上个学,跨境少不了。
上面一行诗讲的是这么一群小孩,他们被叫做“跨境学童”——要么爹娘某方为陆漂港人,要么本人就是“赴港生子”的产物,凭着一纸香港居民身份证,被送到香港上学。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至今,这样的跨境学童已超过了20万。这意味着,3岁孩子跨越两座城市、两种制度去上幼儿园,已不稀奇。
“反正我就听说,北大清华的排名都比不上香港的大学!”一位妈妈在论坛里这样留言。
香港和深圳互补,刚刚好
七年前,江西姑娘方虹(化名)赶着“赴港生子”的末潮,煞费苦心一定要飞到香港医院生孩子。
之所以这样做,方虹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让孩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逃离高考。可漫漫跨境上学路,其中几分欢喜几分愁呢?
这天下午,方虹的女儿刚一回家,另一只鞋还没脱呢,就单脚跳到她身边,双手递上一张奖状。
方虹正在小厨房做晚饭,听到声响,就赶忙抓了一把围裙、抹干手上的水,戴上眼镜,举起奖状仔细端详,心里想着我女儿可真棒。
“妈咪,老师都说了,参加就有奖的啦!”女儿从幼儿园开始就在香港读的,现在满口香港腔。
方虹一把扯下眼镜,敛起笑容用圆溜溜的眼睛盯着女儿,用一口江西方言回击,“女仔你看啦,这些奖状,什么普通话比赛优秀奖、奥数比赛优秀奖、微型小说比赛优秀奖...... 都是上个月上上个月的啦!”
女儿没有接话,眼睛望向奖状墙中间的那张白纸,上面用红色蜡笔画着“二年级!精英班!go!go!go!”那还是刚上小学时,母女俩一起画的。想到这,她叹了口气。
女儿在天水围基督教小学读书。这学校很普通,全港500所小学中排名140。这里本不是方虹的首选,但香港名校都在九龙、港岛一带,从深圳的小家往返至少得5个小时。考虑到孩子还小往返太累,没敢报,她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女儿二年级能考进精英班,用成绩拼进好中学,最终杀进“世界一流”的香港好大学。
于是从幼儿园起,每天7点半,方虹都会骑自行车把女儿送去深圳湾口岸,和其他赴港上学的同学会合。10分钟后,女儿从跨境学童专用通道过关,坐一站大巴车,到达学校打卡。
(图片来自 视觉中国)
女儿从关口消失后,方虹照往常一样,随手打开“eclass parent”的APP,等待女儿打卡记录的更新。等待期间内,方虹又点开了APP里的学校日程表,心中盘算着到底给女儿报哪个时间的作文辅导班好。
她发现,粤语写作文不像在内地,要求运用那么多排比、比喻或典故,她担心女儿的语文基础打不好。但看到内地课本上“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样的老派句式,她又想,粤语就粤语吧,给孩子在深圳多报个国际学校语文老师办的作文辅导班就是了。
“只有在深圳才能找到这样的资源,香港和深圳互补,刚刚好!”
15:20,女儿放学,香港的同学还会继续参加学校的兴趣班,像奥数、乐高、画画、跳绳、小吉他等,方虹则让女儿快点坐校车返回深圳的家里。她不希望孩子在香港融入得太深,只接受香港的教育就好。
“我们和香港人不是一个世界的,聊不到一起。”
明天又要返学!好开心!
6点10分,田爸打开房门,叫一对女儿起床。
9岁的姐姐先抬起头来,眼睛迷迷糊糊撑开一条缝,对好焦后咧嘴向田爸说了声“Good morning Daddy!”
7岁的妹妹则是坐到了饭桌旁还垂着眼睛,田妈站在身后弯着腰,忙活着给她扎辫子,她的小脑瓜就随着梳子晃来晃去。
还不到6点半,姐妹俩还不饿,二人一起只啃完一个馒头。接下来是田妈驾车,赶在6点45分前把她们送到了关口。孩子自己过关,让校巴阿姨带上车。40分钟后,当窗外的商厦高楼越来越密集时,她们就知道到学校了。那是一所标榜“happy school”的学校。小班教学、功课较少、活动又多。
“深圳比香港大一点哦!”姐姐说。
“但我觉得香港也很大呀,好靓的!”妹妹摆弄着书包带子上系的扭蛋,这小玩意儿是从铜锣湾奶奶家楼下的电玩店里淘来的。
校巴上,孩子们上一句广东话,下一句普通话,有时候还混在一起讲,“你去过旺角未啊?我前几天去了舅父係旺角屋企喇!”(你去过旺角吗?我前几天去了舅舅在旺角的家里耶!)
休息时间,两姐妹多找来每天的校车伴儿一起玩。偶尔有几个广东话讲得流利的孩子加入,姐姐会立刻“调整频道”,和他们说广东话。妹妹则越讲越小声。回家时妹妹用普通话向田爸撒娇,“我是香港人,当然会听广东话啦,也会讲!可是我普通话讲得最好了,因为比较简单!”
普通话四个声调,广东话九个声调,可妹妹爱偷懒,家里家外都只用普通话与人聊天。来自深圳的田妈同女儿讲普通话,来自香港的田爸就用广东话。这样的环境下,一对女儿的口音变得“不中不洋”。
田爸觉得这没什么,“你去问小朋友,她们(对于陆港融合)一定没感觉的。”
(吴钟坤摄)
对于姐姐来说,香港不是旅游景点,而是学习的地方,老师和同学都在那儿。平时周末、放假时两姐妹多留在深圳玩耍。田妈会带她们到深圳书城看书、音乐厅看歌剧,有时也会去华侨城找个刺激!而到了周日晚上,两姐妹开始准备新一周上学的东西,嘴里还哼着港漫麦兜的主题曲,“明天又上学,可以和同学玩!好开心!”
妹妹喜欢追着香港的电视节目看,她说比大陆的好看得多。
田爸做深港人已经15年了——家族在香港,工作却离不开深圳。他觉得跨境生赴港上学很“远”,这不过是心理距离。
跨过一个关口,和肤色相同但语言不同,文化也不同的两群人打交道,小小年纪就能有这样的体验,不好吗?
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好过口头介绍,或者买一堆书让孩子看完吧?
田爸将姐妹花比作一棵树,自己负责给她们施不同的肥,最后长成什么样,更适应哪一种肥料,都是孩子自己决定的。
“她们那么小,还有更多的风景要看!”
“这是我家,是我的乡……中西客,香港客,携手合唱。” 伴着这首经典的香港歌曲——《这是我家》,方虹和田家的孩子们又坐上了开往香港的校巴。
PS:如果你是跨境学童家庭的一员,或者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我在大观等你。
大观家庭出品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内容合作请微信联系大观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