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三遍,其意自现;光说不练,也是白看

书读三遍,其意自现;光说不练,也是白看_第1张图片

近期为了完成约稿,我开始第三遍阅读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虽然两个月前,我重新精读过一遍,并写了一个系列的书评,但再次阅读,依然有很多东西触动着我,令我思考。

就第一章而言,最重要的不过就是对于自律的认识。人生苦难重重,解决人生苦难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自律有四个原则:

  • 推迟满足感

  • 承担责任

  • 忠于事实

  • 解决问题

这些言简意赅的道理,是多么容易识记啊!可是当我身处泥淖的时候,还是会忘却那些解决人生问题的药方。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无非还是逃避。好像,读了很多书,但是人生依然没有任何长进,这是多么令人苦恼和绝望的事情。

然而,我依旧在再次阅读的过程中,从这本书中获取了能量。也许,人就是这样。总是安于舒适,善于忘记。我们为了进取,是不能远离痛苦的。人生若没有了痛苦,也就缺失了很多意义。

在第三遍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些事情在悄悄地变化:

第一遍阅读时,对这本书,我充满了未知。一段一段细细读来,我能感受到作者文字带给我的震撼,那些痛苦有人懂,你就觉得自己并不孤独。在汲取能量的同时,我决心改变。为了让自己的思绪更有条理,记忆更加深刻,我选择了摘抄笔记。那些笔记,我有空的时候,会翻看一下,隐隐觉得这本书读一遍是不够的,还值得读第二遍。

当我第二遍阅读时,我开始更有条理地总结这本书。我知道本书主要阐述了什么内容,大概在什么地方,有一个概念特别吸引我。在书中遨游,我仿佛是一个导游,到处插小旗。我要把我所知道的关于“景点”的一切都告诉读者,在向别人转述的过程中,我发现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调整介绍的顺序。这是一个让人惊喜的发现,也让我走向了独立阅读的一个新阶段:按照自己的理解,重组书中知识点的顺序。

当我第三遍阅读的时候,我开始着重看那些我画线的句子,并仔细分析,那些例子,是从什么角度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这时候,我才发现,举一个恰当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这也启示我,在平时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事例的积累。这样,在讲述一些概念的时候,才能够做到更有说服力。

除此之外,我在第三次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阅读速度的提高。虽然我不是一字一句地阅读,但这并不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我想,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开始站在更大的格局去看这本书,所以,什么地方重要,什么地方相对次要,我都能更准确地衡量出来。

如果说,第一遍阅读,是把书读厚的过程;那么,第二遍阅读,就是把书拆分开来读的过程;等到第三遍阅读的时候,就已经可以把书读薄了。

把书读薄,不意味着粗枝大叶的读,而是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之上,再筛选出来,得出的最重要的东西。所谓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大概就有这层意思。

有些东西,第一遍第二遍,我们有可能看不清楚,及至我们读了三遍甚至更多遍的时候,你对同样的知识,会有更深层次的领悟。因为结合着自己的亲身体会,读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你成长的过程。你的成长越多,读书的感悟也更深刻。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所以,阅读和生活,缺一不可。有些书籍,更是常读常新,值得反复品味。尽管好多道理都懂,但不会实践,就算不上真正的懂得。

哪怕做一点点改变也是好的,读书的意义也就足够深远。

文|升腾的信徒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读三遍,其意自现;光说不练,也是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