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物质奖励,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去朋友家里,发现了柜子上有一只塑料整理箱,里面有大大小小的碗、碟、勺、滴管、漏斗、玻璃瓶、搅拌棒等东西,我还在水池边上看到了一个袖珍的净水器模型。

“你在做实验呀?”

“不是我,是我家女儿,她非常喜欢做各种实验,这些全都是她自己在淘宝买的。”

身边的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学习,这个小学三年级的小姑娘却对实验着了迷。

“她学习很认真,成绩也很好,之前我们商定了一个目标协议,用小额的金钱作为奖励,这也是她购买实验器材的资金来源。”

好朋友的这一番话让我联想到一个词:动机。

身边有些朋友总是不放心自己的孩子,每晚要坐在边上盯着孩子写作业,“没办法,太不自觉了,我离开一会儿都不行”。孩子小的时候这么盯着,长大以后怎么办?成家以后呢?所以这不是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行为从表面看是在帮助孩子好好学习,本质上则是一种不信任,对孩子的个性成长持否定态度,对良好的自尊体系的培养很不利。所以家长给予的陪伴不是坐在孩子身边盯着,而是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作为一位好朋友、好教练为他(她)的点滴成长鼓掌,为他(她)不断鼓起勇气接受各种挑战喝彩,成为他(她)人生路上的欣赏者、激励者和祝福者。

如何让被动的“要我好好学习”变成主动的“我要好好学习”呢?这里就要探讨一下前面提到的动机这个话题了。简单地说,人类每个行为活动都有它背后的原因,动机就是行为活动的原因。动机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要有需要,人体只有在相对平衡状态下才能维持健康,当这种平衡状态遭到了破坏,比如饿了、渴了、冷了、热了的时候,就会引起身体内部的紧张状态,为了恢复平衡,需要就产生了,它转化成为了行为活动的动机。这种由内部生理需要引起的动机叫做内驱力,相对的,由外部环境引起的动机叫做诱因,比如名誉、地位、金钱、美色等,另外情绪也具有动机的作用。

朋友发现女儿对做实验非常感兴趣(其实兴趣本身就是一种动机),这个兴趣并不是贪图物质享受,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因为对外部世界产生了足够的好奇心,从而点燃了她去探索奥秘的激情。朋友对此非常赞同,及时给予了物质上的支持,让孩子借由这个小小的兴趣激发出对生活更加强烈持久的热情,也顺利实现了由兴趣到爱好的升华。

巧用物质奖励,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外部的物质奖励?这样做好吗?这是下面要探讨的话题了:动机的种类。动机有很多种分类方式,我这里只说其中的一种: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从字面就很好理解,内在动机是由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比如由于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而努力学习的动机;而外部动机是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动机,比如为了获得奖励而学习的动机。内外动机在推动行为活动中都能够发挥作用,但是如果外部动机的作用一旦超过了内部动机的作用,行为活动主要靠外部奖励来推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保护性抑制会开始起作用,于是就会对外部奖励的水平发生不满,行为活动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最终也一并摧毁了内部动机。

朋友的外部奖励非常巧妙地建立在了良好的内部动机之上,外部动机并没有损害内部动机,双方相辅相成,协同作战,共同发挥作用,完美演绎了如何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巧用物质奖励,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