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鞋电商的现状以及不是内幕的内幕

女鞋电商的现状以及不是内幕的内幕_第1张图片

女鞋,特别是男鞋,竞争烈度,其实与女装不相上下,而且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如果不清楚个中状况,就不仅仅是玩不开的问题,而是会不会折进去的问题。

首先,鞋类的区域特征明显。江浙福建以休闲鞋为主,间杂皮鞋、布鞋。广州产业带则以时装鞋为主要优势。

鞋类的区域特征,不仅仅体现在鞋款类型,还有操作手法。江浙的鞋类电商很猛,主要以低价走量,为了走量,甚至可以低于成本价冲击爆款。几乎没一款销量走的好的产品,无论是什么鞋,无论什么价位的,江浙的电商都有本事,将爆款单价拉到几元、十几元;

福建的电商,则以利润为主。大家知道,福建主要是做休闲鞋,因为给大品牌代工,福建的电商,养成了要利润的操作手法。这两年也出现了低价亏本走量的电商,但不多。福建电商对于爆款的把握,实际上更有系统性。鞋品相对来说,无论是仿牌还是自有品牌,都有大牌范。当然,仿牌也更泛滥,几乎随处都可以看见。

广州的鞋类电商,主要是时装鞋、凉鞋。这类型的鞋品,注定一定肯定是需要有设计能力的,所以,该类鞋的仿冒度更高,而且单价高。一对凉鞋,最低的批发价都要上百元。所以,这就不仅仅是要走中高端,走利润了,而且还必须紧贴名牌了。当然,广州也有知名的时装鞋品牌,只是本地的鞋品牌,也是频遭侵权的苦恼。做广州的鞋,得有更高的技术性与资金支持,特别是在如今高压打假的状况下。所以,广州的厂商,更愿意与分销合作,给分销利润,而不是自己做。

其次,鞋品的爆款,基本都是仿款。所谓的仿款,其实就是仿照知名品牌、国际品牌的款式,而制作的鞋。除了布鞋以为,就不存在国内鞋类厂商自行设计与开发的款式,成为爆款。这里面涉及到一个行业概念,那就是“公版”。所谓的公版,就是没有贴标的品牌鞋。贴上标,就是品牌假货。公版是可以电商店长买回去贴牌的。

鞋品爆款,99.99%都是这个路线。只不过绕开了知识产权。不公版知名品牌的鞋品,基本上很难成为爆款。这种状况很奇怪,若是消费者没有辨识度,只认国际大牌,其实也未必。我曾经询问过很多买家,他们都表示国内原创设计的款式,他们其实也愿意买单。只是,看着不错的鞋品,买回去后,都会是仿款。

这可能是因为鞋品行业设计能力低下,对国际供应链的依赖度高,不愿意自主开发有关,也有可能是鞋品商家更加习惯于依靠假冒知名品牌鞋获利的思路与惯常的商业手段。所以,女装、男装,虽然仿冒也多,但好歹也还是有人愿意去原创设计,做出独特风格、拥有自主产权的服饰。但鞋类,几乎没有商家会做这样的事情。

然后,鞋品的尺码混乱。鞋品基本上采用欧洲码,虽然也有国内码,但是基本不用。而且休闲鞋、运动鞋、皮鞋、布鞋,各种鞋品的尺码标准都不一样,消费者购鞋,如果选不同类型的鞋,往往很难对自己所穿的尺码,有明确的认知,只能估摸着买。更奇葩的是,哪怕同事休闲鞋,不同厂家,尺码也不同。偏大偏小都很正常。良心一点的企业,会明确告知是偏大偏小,慵懒一点的,就什么都不说了。

加上鞋品库存问题特别严重,为了应对积压库存的问题,很多商家都采取改码策略。所以,很多买家哪怕对自己的鞋码认识明确,也经常会收到鞋后发现小了。

然然后,鞋品的价格弹性很大。同样厂家出厂的鞋品,有时候从十几元到几十元的批发价都有,关键就看厂家的策略以及进货商家的议价能力。鞋品代加工的比率比其他任何行业都兴盛。消费者在电商买鞋,网店说是自己生产的,其实很多都是代加工的,贴牌的。

鞋类电商水很深,一般的商家,若要入行,建议三思而后行。

(电商资深从业者,交流公众号:三章电商)

你可能感兴趣的:(女鞋电商的现状以及不是内幕的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