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智能硬件,我的小伙伴们有智能手环、智能手表、Xbox、语音可控制的智能音箱、无人机、儿童教育机器人等等等。我并不是只有一副冷冰冰的躯壳,我“有血有肉”。喜欢新科技、追求潮流的你是不是也想知道我的一些“身世”?下面,我就来和你说说一说,是谁创造了我,我又是怎么诞生的吧。
是谁创造了我?
我出生在一个大家庭中。现在的我既聪明又漂亮,离不开创造者的心血。那是有很多人的大家庭。我越聪明越优秀,可能这个家庭规模就越复杂越庞大。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啦!
【PM】在很多创造像我这样的智能硬件团队中,PM很可能不止有产品经理一人(或一种职位),可能还会有项目经理,技术总负责人等。从0到1,PM决定了我是怎样的,我可以有哪些本领,我之后的路应该怎么走。现在不多说了,之后会仔细讲讲PM需要做的那些事儿。
【ID】哦,我长这么漂亮,他们的功劳最大哟。ID(Industrial Design)是指工业设计。现在智能硬件公司里,ID的工作主要是设计产品的外观造型、材质、手感、颜色搭配等方面,还有产品的包装、说明书等的设计。ID和结构是合作最紧密的团队,也是“相爱相杀”的合作者。下面就介绍下结构攻城狮们吧!
【结构】结构设计攻城狮们会在ID基础上继续完成我的内部结构设计,比如分件、内部的受力、材料的抗拉抗压、组装等。在我进入生产模式前,ID和结构会沟通、合作,修改设计方案,并通过打样板等方式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一般在封板后,我的模样(外观结构)定型,就不会有很大的改动了。在试产阶段,结构攻城狮们还需要关注我的靠谱性(可靠性)测试结果呢。
【嵌入式】这里说的嵌入式分为嵌入式硬件和嵌入式软件。嵌入式硬件一般包括主控芯片和外围设备接口等的设计。嵌入式软件一般包括底层驱动、操作系统和上层的应用。一般会被称为我的固件。如果说ID和结构创造了我的躯壳,那么嵌入式系统就造就了我的血肉啦。
【互联网平台】一款智能硬件往往会搭配相应的App或者小程序来使用,此外,还可能涉及到网站、后台服务器等。负责这方面设计的团队虽然也是软件开发,但和嵌入式软件团队的工作职责是不同的,这里要分开来说。
【测试】测试的工作同样十分重要。除了在开发过程中,各模块的研发会对各模块的功能进行测试外(有的模块也会自己进行可靠性测试),通常会有一个测试团队,对我的整体的性能进行测试。同时,考虑到生产需要,测试团队还需制定可靠性测试方案和压力测试方案。
【工厂】当完成了设计工作后,工厂就会生产千万个“我”。工厂其实也是一个组织很复杂的系统。比较大的智能硬件公司也可能会将产品各组件的生产委外,而自己来进行产品的组装和包装。我们所说的生产流水线其实包含了流程(SOP)和标准两个含义。每个环节都对我的最终上市至关重要。
【市场】市场端除在立项前期需要参与商业计划制定、市场分析、产品需求分析外,在我上市前,就需要制定产品发布计划,包括产品网页设计、发布会、路演计划等。以及我在上市后,需要怎样的运营策略,也是需要提前做好计划。
【销售】同时销售部门也需要在我上市前,提前预估销售量。这样也对工厂的产能规划提供参考。销售部门还要制定产品或套装的价格策略。以及在我发售后,对收益率等盈利指标做统计和反馈。
【售后】售后部门在产品发售前就需要将维修线搭建好。并且需要对客服进行产品知识培训。另外,可能还会针对不同的产品制定相应的保险政策等服务项目。在我发售后,售后部门需要及时反馈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啦啦啦,我们的家庭成员就介绍到这里吧!是不是确实是个Big 伐木累~ 这里介绍一下智能硬件团队的作用,也是希望想进入智能硬件领域或者已经在做智能硬件的小伙伴们,能清楚了解团队内各部门的职责和角色,以便在工作中能快速找到互相配合工作的小伙伴。
我是怎么诞生的?
也许你已经感觉到了,我的诞生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其实就像是一条生命线,从概念、原型、设计到打样、试产、量产,一个阶段关联着一个阶段。如果能亲身经历一款智能硬件的“生命线”,就能够很快理清楚“我是怎么诞生的”这回事。如果你还没有这个机会的话,那就让我来简单说说吧。
按照惯例,先上图啦!相信经过上一部分的介绍,你应该对下图中的内容不会太疑惑咯!
按照我的生命周期,我的诞生大概会分这九大阶段:市场分析、立项、EVT工程验证、DVT设计验证、试产PP、量产MP、销售、产品维护、复盘。可能在不同公司或生产不同产品时,这几个阶段的名称或者工作内容或许会不同哟!大部分阶段周期可能在1~2个月的时间,也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讲每个大阶段会有哪些工作,都有哪些部门参与,这其中又有哪些 “趣事”呢?
【市场分析】
这个阶段回答了“我们做什么? ”以及“我们能不能做?”这两个问题。在立项之前,一般公司会按照产品发展战略,对当前用户和市场进行分析。与互联网公司相同的是,需要对目标用户、竞品和目标市场深入分析,建立用户画像,寻找产品优势。但与互联网公司不同的是,智能硬件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所以还需要考虑销售策略、价位、用户购买力、生产成本等问题。这一阶段的工作做的越深入,目标就越清晰,项目可行性有了保障,后续工作就会尽量避免莫名其妙踩坑啦!
【立项】
立项可不仅是一种仪式感。这个阶段回答了“谁来做?”和“我们怎么做?”这两个问题。立项阶段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组建团队。我们已经了解过了一个智能硬件团队都有哪些成员组成。能够组建一支技术过硬、认真负责、有owner精神的团队真的是上辈子拯救了太阳系。另外,这个阶段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明确产品需求。在市场分析阶段得到的需求更多的是用户需求,我们需要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从用户需求到产品需求转化的过程中,要考虑需求的可行性,技术实现的可行性,以及商业价值。另外,如果在立项阶段,能够预估到在后续工作中的可能风险,那么恭喜你,提前进入打怪升级阶段啦!
【EVT工程验证】
EVT(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指工程验证测试。在这个阶段,各模块研发和设计师开始“试水”啦!此阶段是针对工程原型机做验证,所以你很可能完全看不到一个完整的我的样子,而是一大块开发板,或是很多块开发板拼接在一起或者用3D打印机打印的一个外壳。但这一阶段却十分重要!这个阶段因为技术和设计还不成熟,会暴露出很多问题。经历过多轮评审和方案修改后,有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某个功能会被修改甚至被无情砍掉。但因为我的软硬件还未定型,你还有机会!也许在立项阶段,你还对我的各方面只有大概的设想,但是在EVT阶段,相信你已经能“看清”我的模样了!
【DVT设计验证】
DVT(Design Verification Test)指设计验证测试。在上一阶段你们已经能看到我的稚形啦,那么在这一阶段,各模块研发继续完成设计和优化工作。结构封板、合入固件、打样、测试团队要验证整机功能的完整性和设计的正确性。并可作出可以进入生产的结论。
【PP试产】
PP(Pre-Production/ Pilot Production)指试产阶段。来到这一阶段,各模块基本就定型啦,只会针对这一阶段出现的bug进行排查修复,不会进行功能大改。这一阶段要重点关注产品的生产和产品发布前的准备工作。关于生产方面的“坑”也不少,从来料、采购、组装工位、测试工位、包装、发货等方面都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注意。在这个阶段该准备的材料都要准备好,比如BOM表、SOP作业指导书、生产品控标准等,这里就不再细说了。试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才能让接下来的正式量产跑的顺畅。
另外,在这个阶段就会有和将来上市差别不大的产品诞生,可以寻找一些KOL或者媒体进行先行测评。一方面可以了解到真实用户的使用体验,预估上市后的市场反馈。另一方面,可以在发布后第一时间发布测评文章,带一波热点!
【MP量产】
MP(Mass Production)指量产阶段。如果试产跑的顺利,量产阶段就按原定生产计划跑起来就行。但是生产的进度和质量需要监督、把控。有的产品发布时间会放在有一定库存量时,发布即可发货。而有的产品可能先发布再发货。所以产能和发布时间要计划好。另外,要根据发布发货时间,合理安排维修方案的导入和客服人员的培训。因为在产品发布发货后,就会有用户咨询和产品维修。
【销售】
经过漫长的设计和生产阶段,优秀的我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但是万里长征还没走完,我除了需要一场绚丽或酷帅的见面会(产品发布)外,营销策略、销售渠道管理、售后服务同样也会影响我的名誉。
【产品维护】
当我到达你手里的时候,产品维护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开始了。你在使用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使用体验(吐槽)想要告诉我,或者你又想到了一些很棒的点子,又或者过了几天,发现我可能生病了(有bug)。所以在维护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收集用户的反馈,分析用户使用的数据(数据埋点或者log),做好产品和APP固件版本的迭代工作,让我能一直充满活力吧!
【复盘】
每个生物都有寿命,我也不例外。当固件迭代了几个版本,不需要我再学习新本领时,当生产、销售和售后流程都上了正轨时,可以进行项目复盘工作了。从我诞生到面世的这些日子里,走的每一步都是值得怀念的吧。在这之后,也许是n个月,也许是n年,我也会走上EOL(End of Line)停产和EOS(End of Service)停止服务的道路。但是,这并不代表故事的终结......
番外
笔者是刚踏进智能硬件领域的小白一枚。当年怀着一腔热血,拉着一个行李箱就来到陌生的SZ,一头扎进智能硬件的浪潮里。有种小媳妇一入豪门深似海的赶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摸爬滚打,踩过很多坑,也见证了自己参与的产品的诞生、上市的整个过程,很有成就感。在此将自己的浅显的经验和感悟分享出来。文章中的一些知识也参考了某位做硬件产品经理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公众号:全链路产品经理)。在此,表示十分感谢!文章没有针对某一款智能硬件来写,但也带有自己所在行业的一些特点。之后我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习不断补充和修改,记录自己的成长。
从我以上的分享可以看到,做一款智能硬件的周期和流程会比软件开发要长,需要沟通和协调的部门很多。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需要考虑周全。所以,智能硬件领域门槛相对来说要高一些,这更需要我们创造者们能沉下心来,不骄不躁,用心打磨一款对用户负责的产品。另外,十分欢迎感兴趣的或者同是智能硬件从业者一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