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方鸿渐: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平庸的?

???? Python猫” ,一个值得加星标的公众号

花下猫语:大家好!你没看错,虽然这是一个 Python  技术号,但是今天分享的文章并不是技术文章。文章的作者是豌豆(也就是“豌豆花下猫”中的豌豆,你可称她为猫嫂),写的是对钱钟书小说《围城》的解读。

为什么要分享这篇文章呢?从五一假期到现在,这篇文章在知乎获得了 3700 多个赞,引发了 300 多条评论。可见它对大家的触动有多大!所以我希望转发给更多读者。(同时,这是一个小小成就,转载以示鼓励~)

《围城》方鸿渐: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平庸的?_第1张图片

《围城》方鸿渐: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平庸的?_第2张图片

△ 封面图片来自电影《死亡诗社》

高一时,我慕名买回一本《围城》,但只读了两三页,便觉索然无味,没再读下去。

去年我又读《围城》,读了个开头竟觉得十分有趣,并且很快把它读完了。

读完后我不免感叹:年少读不懂《围城》,读懂已是城中人。

还记得刚读完时,我打了个冷战,因为我仿佛在方鸿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着他的前途陷入晦暗,我似乎洞悉了一个关于人生的预言。

最近我又重读了《围城》,但这次我能够比较理性地去理解这个故事,不再向其中投射太多个人情感。

这次阅读时,我一直在思考:导致方鸿渐人生失意的原因是什么?他是如何走上人生下坡路的?

01

走向平庸的大好青年

方鸿渐是《围城》的主人公,他的父亲是前清举人,在江南一个小县城做大绅士,算得上一乡之望。

方鸿渐高中时就由父母做主订下一门亲事,未婚妻是在上海开小银行的一位同乡的女儿。原本他大学毕业就该结婚,但未婚妻却在他读大四时过世,这桩婚事因而不了了之。

不过前岳父待他不薄,资助了两万块钱给他出国留学。

故事开始时他已经27岁,刚刚留洋归来;虽然在国外待了四年,辗转了伦敦、巴黎、柏林几个城市,进过不少大学,学过不少功课,但他却无一专长,博士学位也没有。

为了给父亲和岳父一个交代,他索性买了一个假学位。最初,买假学位让他良心不安,但他是“学过哲学”的人,知道“撒谎欺骗有时并非不道德”。有了“哲学的思维”,他对买假学位让长辈开心这事也就心安理得了。

不过方鸿渐也是有廉耻感的,当他回乡后发现岳父将自己得学位的事登了报,一想到内行人看到这则消息不知会怎么嘲笑他,他就羞愧得无地自容。

《围城》的故事情节特别简单:

方鸿渐留学归国后被大学同学苏文纨看上,但他喜欢的是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由于他举止不当和其它误会,唐晓芙拒绝了方鸿渐的追求;

失恋的方鸿渐阴差阳错下被聘为一所国立大学的教授,后因能力不足以及办公室斗争失利而被辞;

大学任教期间,他结识了孙柔嘉,稀里糊涂地与她结了婚,却不堪忍受婚后生活的一地鸡毛。

故事落幕时,方鸿渐再次失了业,妻子与他闹翻回了娘家。

如果真有方鸿渐这么一号人,那么即便这个故事结束了,方鸿渐的生活却还在继续。

初次读《围城》,看着大好青年方鸿渐一步步走向平庸,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我有一种“物伤其类”的感伤。我一直在琢磨:走向平庸,难道是人生的必然结果吗?

重读《围城》时,我找到了一个答案:方鸿渐的平庸是他自己造成的。

要了解方鸿渐是如何走向平庸的,我们先来看看方鸿渐这个人。

02

无用的好人

方鸿渐人不坏,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个好人,他有自己的底线,不作恶;他行事正派,不蝇营狗苟。

他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和我们大多数人很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读完《围城》,都会在方鸿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方鸿渐是个好人,但也是个无用的好人。对待这类无用的好人,我们一般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此,大多数读者对他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懑的同时,却也深感同情。

方鸿渐的“无用”体现在哪里呢?

方鸿渐对待学习是“不功利”的。书中形容他“兴趣颇广,心得全无”;大学从社会学系换到哲学系,最后在中文系毕了业;出国留学也没有专攻的领域,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乱学一通,蹉跎了四年时光也无一学位。

方鸿渐大概为自己这种“不功利”的学习态度而洋洋自得,他在给父亲的信里痛骂博士头衔的毫无实际,认为学位只是那些空疏、寡陋、愚笨之徒的遮羞布。

也许在一些人看来,方鸿渐这种学法颇有古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洒脱和不拘一格。与他相比,那些认真钻研学问或者学一些经世致用之学的人,就显得“太功利”了。

可是,如果学习“不功利”,何必要用“学习”来形容那个过程呢,倒不如说他在国外消遣了四年,毕竟消遣才是世界上最不功利的事情。

与消遣相比,学习必然是功利的,因为任何期望有效用的行为都是功利的。

只不过有些人期待的效用是“提升修养”,有些人期待的效用是“获得思考的乐趣”,有些人期待的效用是“知识改变命运”,有些人期待的效用是“将知识转化成金钱”。

这效用的不同,自然又可以将学习的“功利性”区分为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功利。

而方鸿渐,只怕是沉浸在“不功利学习”的自我感动中,不用面对自己实际上对任何事物皆无真正兴趣的真相。

由于学无所长,方鸿渐的求职之路也十分坎坷。

回国后一时没找到工作,他就先在前岳父的银行里混个差事;后来经好友赵辛楣介绍去了三闾大学教书,但由于他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学问,学校只能给他安排一些不重要的学科,有时哪个科目缺老师,学校就找他替补,他渐渐沦为学校里的边缘人。

因此,方鸿渐在学业和职业方面是个无用之人。

除此之外,他在生活中也是个无用之人。

三闾大学在湖南,与方鸿渐一起从上海去湖南的共有四人。他们的旅途历经波折:从上海到三闾大学原本就没有直达的交通工具,需要多次换乘;因战事频仍,交通更是不畅,他们常常连续数日被耽搁在途中的某个旅店里;由于耽搁时间太久,他们不得不应对旅费用光的问题。

这一路困难重重,免不了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与各类人周旋。同行的四人都各自出力,只有方鸿渐什么都没做,什么忙也没帮上。因此,旅途结束时,同行的好友赵辛楣对方鸿渐的评价是“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这句评价精妙无比。在方鸿渐往后的人生里,无论是面对职场斗争还是面对家庭矛盾,他除了会逞口舌之快、会发脾气、会一走了之,竟毫无还手之力,最终被生活逼到了死角。

03

生活的被动承受者

方鸿渐不仅是个无用的人,还是个被动的人。

他对待感情是被动的。

刚回国时,同船回国的苏文纨正筹划着自己的终身大事,见方鸿渐人品、家世都不错,有意与他亲近。

而方鸿渐呢,他对苏文纨没有半点兴趣,也知道苏文纨的用意。他内心百般不愿被苏文纨亲近,却也不拒绝、不反对,任由苏文纨误会他也有那方面的用意。

他一边打心底里抗议苏文纨的示好,一边从行动上被动地接受她的示好,一边还要给自己找借口:他抗议无用,苏小姐说什么就要什么,他只好服从她善意的独裁。

方鸿渐应对挫折也是被动的。他很少主动追求什么、改变什么,任由生活张着血盆大口将他生吞活剥。

上大学后,看到同学间流行自由恋爱,他突然对那桩由父母做主的亲事感到不满,于是写信回去想要取消婚约。但他父亲回了一封言辞严厉的信,并以停止寄款为要挟。方鸿渐被这封信吓矮了半截,立马写信讨饶。

他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家长制的反抗,就像一阵乍起的西风,却又没有西风强劲而持久的威力,这阵风来得没头没脑,走得仓皇失措。

这阵小风波过后,方鸿渐还读起了叔本华,似乎参透了爱情与欲望,顿时陷入了怀疑与虚无的旋涡。

这件事只是他人生的一个缩影,他人生中常常重复这个行为模式:

遭遇挫折,不想着如何补救、如何化解危机,却先开始怀疑人生,认为一切都无意义,走向虚无主义的极端。

但他的虚无主义,又是一种轻飘飘的、毫无根据的虚无主义,是他不作为的借口——因为只要否认了所有的意义,就可以在任何事情上不反抗、不争取、不努力。

似乎他读了那么多年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轻易从故纸堆中找到例证,为自己的不作为开脱。

方鸿渐的被动还体现在他轻易交出了对自己人生的控制权。

他有一个习惯,每逢生活不如意,比如失恋了、失业了,他就喜欢把自己的不幸归结于“坏运气”。

运气这个东西是人所无法控制的,他把自己的不幸归结于运气,就相当于将人生的主动权拱手相让。

心理学家朱利安·罗特根据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选择与行为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不同看法,将人划分为外控型个体和内控型个体。

外控型个体倾向于把自己的行为后果归结为运气、命运或是他人力量的影响,他们缺少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主导感;而内控型个体倾向于将行为后果归因于自己的选择和人格,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更具掌控感。

借用朱利安的理论来阐释方鸿渐这个人,我发现他是一个典型的外控型个体,将一切归结于运气、他人的影响。

哪怕他发现自己的不足,比如在三闾大学任教时,他明显感到自己教学能力不足,但却不想着如何改变教学方式、如何精进自己的教学能力,只想着如何糊弄过关。一旦自己能力不足的情况被同事和学生看穿,他就认为是自己倒霉。

当他人生得意时,这种想法的危害还显露不出来,因为有很多人帮衬他:出国留学有前岳父资助,回国找不到工作也可以到岳父银行混口饭吃;虽然没什么真才实学,但他误打误撞交上的好朋友、神通广大的赵辛楣给他介绍了两份工作……

但当他的“好运气”用光,人生开始走下坡路时,他的这种想法的危害就显露无疑了:他失去了改变现状的意识和勇气,只能坐等事情变坏。

04

方鸿渐如何一步步走向平庸?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厘清“什么是平庸”。

平庸也许有各种形态,但在方鸿渐身上,我看到的平庸是“能力撑不起欲望”、“徒有野心却毫无能耐”的平庸。

方鸿渐无疑是个自命清高的人,他家境殷实、见识广博,被很多人寄予厚望,在那个年代,像他这样有过留洋经历的学生很少。这些不同常人的经历,让他对自己有了不同寻常的期待。

但同时,他心里也清楚自己是个没什么用的人,因而会自觉渺小。只不过这渺小感常常会被周围人的恭维给冲淡,再加上与他交往的都是有学问、家世好的人,和这些人在一起,他渐渐也觉得自己非比寻常,以至于有些飘飘然了。

当一个人有了飘飘然的感觉,而现实却与理想相差甚远时,难免会生出“怀才不遇”的感慨。比如有人心怀作家梦,却要为五斗米折腰;有人觉得自己才智非凡,却一次次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理想破碎时,他们会说现实太残酷,折断了理想的翅膀。方鸿渐无疑也属于这一类人。

但实际上,现实就是现实,既不冰冷也不残酷,只有当一个人的野心与TA的能力差距太大时,现实才是“残酷”的。

如果这个人发现现实残酷后,自暴自弃,既不甘心调整自己的期待,也不愿意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现实会变得更加残酷。

就像方鸿渐,他将一切怪到运气头上、怪到别人头上(因运气不好而倒霉的人确实有,但方鸿渐不属于这一类),却被动地不去补救,停留在原地徒劳挣扎,因此他的运气越来越坏。

在杨绛给《围城》写的后记中,她提到方鸿渐这个人物取材于两个亲戚,“一个志大才疏,常满腹牢骚;一个狂妄自大,爱自吹自唱”。

志大才疏、狂妄自大,多么精妙的总结!这也正是方鸿渐走向平庸的关键所在——

因能力撑不起野心,故而常常感到不得志;不得志却又看不清自己的缺陷所在,故而只会发牢骚,却毫无改变现状的决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看清局限后,有些人会与自己的平凡和解,调整自己的期待,在能力所及的范围里规划人生;也有些人不甘现状,孤注一掷地去突破自己的局限,当然也必然经历无数次的失败。

但不管是调整期待的人还是突破局限的人,大概都不会被我们归入“平庸”的那个类型。反而是方鸿渐这样,既看不清自己又轻易向所谓的命运缴械投降的人,才最容易变得平庸。

『也许你还想看』

● 平庸的生活,真的不值得过吗?

● 寒门贵子的失意人生

3万人评分9.6,这个「落入俗套的」故事为何依旧让人着迷?

● 想换个活法的年轻人,都会被毛姆这个故事深深触动

 34岁重启人生,村上春树这个故事,也太戳人了

 豆瓣8.6,通宵读完,这部“现象级”小说写尽了成长的残酷真相

一碗甜豆花:武汉大学文学学士、艺术硕士,从地产策划转行文字编辑。好读书不求速度,每周精读一本书,专注心理学、文学书籍,偶尔涉及哲学、社会学、艺术、商业畅销书。

《围城》方鸿渐: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平庸的?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围城》方鸿渐: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平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