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论语〉学习笔记288季氏第十六1》

《金文诚〈论语〉学习笔记288季氏第十六1》

【学习笔记】

今天是丙申年壬辰月丁丑日,三月十九,2016年4月25日星期一。

这一章有点儿长,分成四个段落学习。

一,【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一,季氏是鲁国的大夫。颛臾,音专于,zhuan1yu2,是鲁国的附庸国,是伏羲式的后裔,附庸国是国政自主,但向宗主国称臣纳贡的国家。那时,鲁国三家强横,四分公室,季氏取其二,孟孙、叔孙各取其一。只剩下这个颛㬰,因为是附庸国,有独立自主的国家政权权益,所以仍然保持公臣身份,直接向鲁国国君称臣。季氏想举兵攻打它,把它据为自己的地盘。那时,冉有、子路在季氏家出任家臣,对这事没有把握,心里不安,就向孔子报告此事,想探听一下老师对这事的看法。就报告说:"季氏准备攻打颛㬰。"果然,孔子劈头就来了:"求",求,是冉有的名字,孔子喊他名字"冉求",以示严厉。"别人先有挑衅行为,兵出有名才会攻伐他人。今天这事有三不可:一,颛㬰是独立主权国,当年周先王封在东蒙山下。他是伏羲后裔,封地受于周朝先王,具有政权合法性,这是不可伐;二,它在鲁国的封疆之内,不是敌国外患,这是不必伐;它是附庸国,是公家之臣,它就不在你季氏管辖之内,这是不当伐。不可伐而伐之,是不仁;不必伐而伐之,是不智;不当伐而伐之,是悖礼而犯义。季氏说要攻打颛臾,他这是要干吗?"

二,【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则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而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挨了骂,赶忙为自己和子路开脱责任:"季孙大夫想打,我们两人本来都是不同意的。"孔子一听,不对,明明是参与其中,就在现场,现在说这话,明摆着是归咎于季氏,这等文过饰非的言行,罪过更大。"冉求!这责任你怎么推得掉呢?当年周任说过:‘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才可以就任其位。如果有事时不能发挥作用,有过时不能匡扶补救,那是没做事或没能力,那就该辞位’,譬如盲人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你作为季氏的臣子,伐颛臾这样的事,就是倾危颠仆的大事,如果真不同意,就该提出意见,意见不被采纳,就该辞职。现在你既不能谏,又不能去,只是仰着颜色,一味保着位子,坐视季氏有过而不做扶持之事,那他用你是干什么的呢?而且,你的说法也是错的。老虎犀牛如果不在槛里,走了;龟玉重宝没有收在匣子里,毁坏了,跟守护者没有关系。但是,如果老虎犀牛已经关在栏内,却让它们逃了出来,龟玉重宝已经收在柜中,却致令毁坏,这不是守护者的责任,那是谁的责任呢?你既然是季氏家臣,居位任事,就如同守护器物的人一样,却任其妄为,不施匡救,到了现在,却说不是我的意思,那么请问,这个罪过你准备推诿给谁呢?"

三,【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贪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冉有理屈词穷,又支吾了一句:"季氏想得颛臾,也不为别的,只因颛㬰城墙坚固,而且离季氏的釆邑费邑很近。今天不把它占领,后世子孙必受祸害,所以不得不伐。"这是我们常见现象,为了子孙后代的什么什么,我不得不(作恶)。扯淡。孔子又直呼其名了:"冉求!作为一名君子,应该厌弃自欺欺人的言论。心里面贪图利欲,回避不说,又另外找借口欺瞒人。今天季氏想攻占颛臾,明明是贪其土地和人口之利,你却替他掩饰,说是为了后世子孙的安忧。我听过这样一个道理,不论是诸侯还是大夫,不担心人民寡少,而是担忧上下之间,不得均衡;不担心财用贫乏,而是担忧上下离心,不能相安。贫是怎么产生的?不是资源,不是生产,也不是生产力,这些只能决定总量,所以贫的根子不在这儿,根子在分配。如果上和下的分配是均衡的,君有君的收入,臣有臣的收入,各享各自当得的"改革成果",彼此都够用,贫穷就不会出现。寡又是怎么产生的?也就是说,为什么会出现人民不足的担忧呢?寡生于不和,如果上下均平,就和睦了。那么,诸侯治理他的国家,大夫治理他的家族,境内和平团结,就不会出现人口外流人民不足的担忧。这样一来,上位的君是心安的,不疑其臣;下位的臣是心安的,不疑其君。上下相安,就不会多出事情来,多出来的事通常不会是好事,必属祸乱,所以说,只有上下相安无疑,才是终极免除倾覆忧患的方案。可见,有国者,贫和寡不足患,也就是说,总量不是个事儿,慢慢儿能增能长能高能大;不均与不和却是要警惕的。你为季氏做事,不做该做的,却担忧他不必担忧的,这是正事正理正为吗?"

我们学习时,可以试着将国家以事业、工作代入,将大夫家族以家庭代入,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与当下生活对应关照,切己体察。不要犯了"学而不思则罔"的毛病,莫将学习当听书,要将这些经典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用起来,切己体察,事上琢磨,如此勿忘勿助,日日为功,省察克治,日久必成。

四,【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继续说道:"为国之道,内治既修,外患自息。如果做到均而无贫,和而无寡,安而无倾,那么,不但境内百姓欣悦,就是远方之人,也将向风慕义而来服。

这种案例,历史上有吗?有。

当年,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被夷狄欺凌侵夺,他不忍一己之忿而致百姓陷入战火,干脆放弃封地,搬到歧山了。百姓们心里有数啊,在哪儿都是干活吃饭,但是这样的领袖可不是哪儿都能遇上啊,大家一哄而起追随周太王,也赶到岐山落户,远近百姓向风慕义,相继赶来投奔周国,到了第三代,传到周文王时,已是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来朝拜了。

师父教我"人生三大遗憾:遇良师不学,遇良友不交,遇良机不握",我们当通过学习经典,开发智慧,蓄养德行,这样就能掌握识师取友知机的功夫。

孔子继续说:"如果有不服的,也不必勤兵远伐,赶紧反躬自省反求诸己,修养自己,布教化,明刑政,增益修持自身的文德以怀来之。如果他来归顺了,应当放下自我放下架子,顺其情,因其俗,抚慰爱养,使他们安心落户,生活安定。这是内政外文、安定国家的大道理。今天看看你们两个,冉求,子路,你们一同为季氏辅臣,没有一点儿匡弼之忠。外交方面,远人不服却不能修文德以来之;内政方面,国势分崩,各邑的家臣屡叛,却不能修内治以守之。现在呢,动歪脑筋,谋动干戈于邦内,贪图远利而忽略近防,以致上下离心,只恐内部将变。恐怕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啊,醒醒吧!"

萧墙,是君王所用的屏风,人臣至此,肃然起敬。取肃字形,成萧墙。萧墙之内,表示祸患不在远处而在近处之义。

季氏强横,揽权独裁,不敬上君,他的家臣也有样学样,后来,季氏家臣阳虎,果然反叛而囚季桓子。

凡是到了领导岗位,一言一行,一政一令,尤其需要学养的支撑。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想要什么样的局面,不在外,在己;不在远,在近。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论语>》张居正著

《论语正义》刘宝楠著

《论语新解》钱穆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文诚〈论语〉学习笔记288季氏第十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