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同性恋(收集整理版)

                                                                          历史悠久的同性恋

     有个统计数据说,有同性恋倾向的人,约占地球上总人口数的2%-4%。为什么看起来没有那么多?那是因为有些人并没有很鲜明的取向,或者有很多人并没有付诸现实。 
  其实,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同性恋曾经被看得很神圣。古亚述人就已对同性恋推崇备至了。特别是到了古希腊人那里,就更不得了,他们把男同性恋关系,看成是男人武德表现的巅峰,而且还往往给予他们富于理智、美观、道德高尚等等评价,觉得男人爱男人,要比爱女人要尊贵得多。
  据说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就是个同性恋,虽然他有皇后,但那不过是为了礼仪和子嗣考虑。
   现在来说中国。中国倒从来就没有把同性恋看得这么尊贵过。特别是到了宋以后,同性恋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对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中国人来说,同性恋不可能产育有自己血统的子嗣,那是大大不行的,为此,“娈童”的地位连娼妓都不如——娼妓是女人能生育,可能还有“母以子贵”的机会,而娈童行吗?
  不管对同性恋的观感,怎样变来变去,历史却是同样悠久的。
     对于中国的同性恋最早记载,在《杂说》中曾经提到:“娈童始于黄帝”——氏族部落前就有了,真是不得了。《诗经》的“郑风 子矜”一章,其实就有不少是关于男同性恋间的情爱描写。
  那是个一片混乱的漫长岁月。“三十六计”故事就出在这段日子。其中有一条最出名的妙计,叫做“美人计”。很多人都以为,“美人”就是美女,其实不然。
  虞侯就不爱美女。晋献公想麻痹虞侯,就听了谋臣荀息的主意,精选了一批美少年送到虞国去。这些“美人”在虞侯面前大施媚术,离间虞侯与重臣的关系,最后逼得宫之奇出逃。于是晋国顺利地灭了虞国。
  那个时期,著名的同性恋爱情故事也层出不穷。   
  当然,首先就得提提魏国的龙阳君。
  记载上说,龙阳君乃是俊俏小生一名,惹得魏王宠爱无比。但是以色事人方面,处于弱势的一方,无论是男是女,所想的事情都是一样的,龙阳君当然也不例外。
  于是有一天,当他陪魏王钓鱼的时候,就触景伤情,抹起了眼泪。
  魏王十分吃惊,连忙问他是为什么?
  于是龙阳君回答说:“我觉得,自己也不过是王的一条鱼而已呀。”
  魏王不解,追问理由。
  龙阳君对这个粗心大意的情夫没有办法,只好解释给他听:当王钓到一条大鱼的时候,满心欢喜好好收起。可是很快又钓上了一条更大的鱼,于是前面那条鱼便被弃之不顾了。这就好象我现在得到您的爱宠,受封得位,人人都因此敬畏我。可是四海之内,漂亮的年青人那么多,他们都在想方设法地接近您,总有一天,会有一个姿色超过我的人代替我的位子陪伴您。到那时,我龙阳君不就成了那条被丢弃的鱼了吗?想到这凄惨的未来,我怎么能不哭呢?
  魏王一听原来如此,连忙赌咒发誓:打令,原来你如此心事重重啊,干嘛不早点跟咱说呢?咱可不是那种不懂怜香惜玉的老粗!
  于是魏王郑重其事地发布命令:有胆敢向咱推荐其它美男子的家伙,咱就要把他满门抄斩。
  龙阳君目的达到,当然笑逐颜开。
  魏王一看宠臣容光焕发,顾盼生辉的样子,自然更是神魂颠倒。  
  从此以后,同性恋就得了一个雅称:“龙阳之好”。 
  《晏子春秋》上还讲了个齐景公的故事。
  各位不要一听见“公”就以为他是个老大爷啊,这不过是他的头衔,他即位的时候还年轻着哪。
  不但年轻,而且比女人还要漂亮姣柔。于是有一天,在某个场合里,就有这么一个有特殊爱好的小官儿忍不住死盯着齐景公看个不住,而且看的时候模样还很不地道。
  齐景公发现了,忍不住又羞又恼,想要杀了这个色胆包天的家伙。
  晏子(又是他,闲事管得挺宽)连忙开声劝阻说:这小官儿对主上乃是心存爱慕之意啊,你就算不接受,也不能憎恶他,阻隔别人的欲望还要加害于人,可是“不祥”的事情。
  齐景公倒也从善如流,说:原来还有这样的道理,那是我做得不对。好!我给他一个恩典压压惊——让他来侍候我洗澡,给我搓搓背吧。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对这小官儿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下了馅饼。不过齐景公似乎没有这方面的好奇心,小官儿的艳福便只止于此。
  大臣劝君王理解同性的欲望,而君王听后不但消了气,甚至还对这个臣子的爱恋产生了同情之心,说明当时的人对此事的态度十分开放。 
         战国时,有两位颇有名望的士人,一个叫潘章,一个叫王仲先。虽然同为男子,却一见钟情,不但相依相守,而且果然同生同死。人们虽然对他们的同性行为各有看法,却都为他们之间的真情所感动,于是将他们合葬。
  后来墓上长出了一棵枝叶繁盛的大树,枝枝相抱,叶叶相对。
  世人遂将此树称为“共枕木”。认为他们之间的情意感动上天,特降此祥木以示后人。
    楚国的安陵君与楚共王间,也是同性恋的关系。他们之间应该也是真心的,他甚至主动向共王提出,若是共王辞世,他愿意为他殉葬,生死相随。
  当时的人,因此对共王宠封尊崇安陵君的行为,表示十分理解。 
  但是更多的时候,君王对男宠的态度,和对后宫妃嫔没有什么区别,仅仅是把他们视为玩物而已,一旦色衰,则必爱驰,甚至为了给新宠让位,旧人还会引来杀身之祸。(就象后妃失宠一样的遭遇。)
  
  这就不得不讲到同性恋故事中最著名的典故之一:分桃。
  卫灵公的男宠名弥子瑕,聪明漂亮,还是孔子高徒子路的亲戚。卫灵公自然对子瑕千般宠爱。
  有一天,弥子瑕得到消息,说他母亲得了重病。弥子瑕一着急,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私自驾着卫灵公的马车出了宫,去探望母亲。
  私用君王的马车,按法律是要砍掉双腿的。得知消息的卫灵公却非但不怒,反而大声赞叹道:“多么孝顺的人啊,为了母亲甘愿冒这等危险!”
  又有一次,弥子瑕陪伴卫灵公游园。园中桃树果实累累,红绿相间,正是初熟时候。弥子瑕摘下一个桃子,吃了一口,把剩下的顺手递给了灵公。灵公几口便将桃子吃下肚,还洋洋得意地说,弥子瑕是怕桃子不够熟,所以先替他尝尝是否酸涩的,乃是关心主上的表现。
  
  然而花无百日红,时间长了,卫灵公对弥子瑕便心生厌烦,看上了更年青漂亮的对象。这时,从前“私车”、“分桃”的举动,便都成了他秋后算帐的原材料——这个家伙,从前居然敢私驾我的马车,目无主上;还把他吃剩不要的桃子塞到我手里,蔑视君主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么一清算,弥子瑕不完蛋都不行了……
  
  当然,卫灵公绝对不是一个用情专一的人,而是一个好色无能之辈。
  他还有一个男宠,即大夫公子朝。公子朝既是因姿容出众得宠于灵公,自然出入宫闱。美男子入了后宫,自然会惹出风流事儿。
  和公子朝发生异性恋爱的对象,就是灵公的王后南子。
  公子朝颠鸾倒凤之后,想想都觉得后怕,于是干脆发起动乱,把灵公赶了出去。
  后来灵公终于重整江山,回国复位,公子朝怕他秋后算帐,就带着南子溜到晋国去了。
  嘿,这位灵公不知道是不是有点犯贱,对背叛过自己的人反倒觉得更有味道。居然找了个借口,又把这一对儿请了回来,照样亲亲热热、左拥右抱。
     秦朝太短命,没有留下什么明确的同性秩事。
  但是汉朝就乖乖不得了啦,似乎他家有这方面的传统,打高祖刘邦开始,便创下了此一风气,而且还一代代地发扬光大,为此惹下了不少麻烦。 
  刘邦的男宠名籍孺,倒没有留下什么事迹。刘邦子刘盈的男宠闳孺,却留下了汉朝男宠的第一桩秩事。
  刘盈即位时年方十六,即位不久,他的母亲吕雉就将刘邦宠妃戚夫人之子赵王刘如意毒杀。刘如意是刘盈疼爱的幼弟,被杀时仅仅十四岁,被害的现场就在刘盈的寝宫里。刘盈尚未回过神来,就被母亲吕雉骗去看了“人猪”。从前美丽动人的戚夫人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做依靠,居然变成那般恐怖的模样,更让刘盈无法承受。他惊吓成疾,卧病一年有余。
  
  刘盈既吃不消吕太后,自己宽仁温和的性格又干不过她,只好转而沉泯酒色。
  除了后宫美眉群之外,刘盈还有了一位男宠闳孺。他对闳孺千依百顺,宠爱备至,此事遂朝野皆知。
  儿子沉泯酒色,吕雉也没闲着。多年守活寡的她在皇帝老公死了之后,终于找到了第二春:风度翩翩的辟阳侯审食其。
  刘盈早已对母亲满腔怒火,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更下定决心要杀了这个冒犯皇家的审食其,让老娘也尝尝滋味。
  审食其向情妇求助,吕后虽然急得团团转,却没有脸面向儿子求情。
  这个人情谁敢做?审食其的好友平原君朱建想到了闳孺。
  于是朱建向闳孺求助,并且软硬兼施,说,皇帝之所以要杀审食其,乃是要向吕太后示威;而皇帝杀了太后的情人,太后自然会向皇帝的情人报复,到那时,闳孺恐怕也死到临头了。
  闳孺觉得朱建的解释丝丝入扣,于是就出面向惠帝求情。惠帝居然真的给了闳孺这个人情,放了审食其一条生路。 
  当然,惠帝对闳孺虽然用情很深,但也并非十分专一。他身边的内侍宦官都长得颇有姿色,而且个个装扮得风致楚楚。惠帝对他们也都广施恩泽。
  但是惠帝并非真正的同性恋者,他虽然与自己的皇后张嫣保持距离(吕后硬逼着儿子娶了亲外甥女儿),却与后宫中的美眉们非常亲热,还和她们生下了两个儿子(或者还有女儿,但是史书没有记载。) 
  汉文帝刘恒,是汉帝中最节俭的一个,皇后要亲事蚕桑,宠妃慎夫人的衣裙上连绣纹都没有,他自己更是常穿旧衣,不舍得随便换新。
  可是这么个勤俭持家的皇帝,在自己的男宠身上,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挥霍无度。
  史书上记载的文帝男宠有三人:赵谈、北宫伯子、邓通。
  赵谈与北宫伯子都是宦官,名声也没有邓通那么响亮,但是结局也比他要好得多。 
 邓通是蜀郡南安人。四川既出美女,自然也出美男,邓通便是其中的表表者。
  据说,文帝曾经做了一个怪梦,梦见自己怎么努力也登不上天。正在着急的时候,来了一个貌若美玉的少年,助了他一臂之力,顺利地登上了天。文帝在梦中打量这美少年,对他的美色十分动心。
  梦醒之后,文帝仍然记得,那少年的衣带从身后穿过的样子。
  不久,文帝就在渐台遇到了邓通。邓通的模样、衣着,居然与梦中少年一模一样。特别是他的名字“邓通”,更是一下子就让文帝想到了“登天”的事情。 
 于是文帝将邓通带回了皇宫,跟他形影不离,还封授他做上大夫。
  汉时对相士十分推崇,文帝也不例外,他召来一位有名的相士,为心爱的邓通看相。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相士居然告诉他说,邓通的富贵只是暂时的,此人日后定会贫饿而死。
  文帝一听,简直大跌眼镜。为了帮助心爱的人避开这句预言,文帝一不做、二不休,居然将邓通老家蜀郡严道铜山送了给他,让他随意采铜铸钱。一时间,邓氏钱布天下,摆渡出身的邓通富可敌国。 
  然而命运仍旧一步步地沿着既定的轨道向前。
  不久文帝生了重病,身上长出了脓疱,痛苦不堪。邓通侍候在旁,用嘴为文帝将脓血吮吸干净,使文帝痛苦尽消。文帝十分感动,便说,普天之下,最爱我的人就是你了。邓通倒也聪明,回答道,最爱陛下的,应该是您的太子。
  于是文帝便叫来太子,让他照样为自己吸脓。太子面有难色,文帝便将邓通的所做所言告诉了他。
  太子十分羞愧,转而恨上了邓通。  
  文帝四十六岁去世,太子刘启即位,立马便将邓通废为庶民,遣退回乡,然后抄家、处罪——最后,邓通真的饿死了。 
 刘启虽然灭了邓通的小命,自己却也不可避免地看上了郎中令周文仁,同性恋照样搞得有声有色。  
  接下来是刘启的儿子汉武帝。这家伙真是精力旺盛,后宫美女过万,生了一大堆儿女,还整了一群男宠——最后居然还能活到七十多岁,真是天纵神武。
  少年汉武帝的男宠名韩嫣。韩嫣与刘彻从小就生活在一起,感情十分的好。韩嫣受封为上大夫,汉武帝甚至把他的侍丛级别提高到跟自己一样的程度。
  然而韩嫣的命连邓通都不如——由于有邓通的前车之鉴,朝野都对韩嫣侧目而视。江都王更向王太后哭天抹泪,请求皇嫂为天下作主。
  韩嫣聪明过人,自然知道自己要糟糕,于是想出了一个向太后讨好的馊主意:把王太后从前在民间跟草民生育的女儿替她找了回来。
  ——王太后若是早想寻回女儿,还用等到如今?自然是有她不可告人的理由。所以韩嫣聪明反被聪明误,王太后母女抱头痛哭之后,更是下定决心要干掉这个丢她脸的臭小子。
  于是就有人上告太后,说韩嫣公然出入宫闱,定有淫乱后宫女眷的行为。
  王太后立马传出懿旨,赐韩嫣自尽。
  汉武帝闻讯,披着头发就跑去找老娘,求她饶了韩嫣的性命。
  可是面对太后的质问,刘彻无法为韩嫣出入后宫的行为,作出一个让母亲满意的解释——难道能说他是自己的心上人乎?  
  韩嫣只得服毒自尽。 
  韩嫣之后,就是乐师李延年。李延年家是世代为娼优的人家,能歌善舞,而且长得秀色可餐、家传的万种风情。
  李延年虽然当上了皇帝的男宠,但他比韩嫣要清醒,知道自己身为男子,不可能为皇帝生儿育女,没有在皇帝身边稳固地位的重要本钱。
  于是他在武帝面前唱了一曲《佳人》之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即令倾城与倾国,我依然爱她,只因佳人难再得。
  武帝听得十分感叹,渴欲一见如此美女。
  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早已跟李延年通好了气,便恰到好处地告诉弟弟: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倾城倾国的美女。
  
  李夫人遂顺利入宫,并果然将皇帝迷得七荤八素,还生下了一个儿子。
  汉武帝对同性恋,似乎仅是业余爱好,他还是更迷恋于千娇百媚的美女。李夫人病逝后,他为她做诗写赋,招魂追思,忙得不亦乐乎。李夫人后来甚至还被追封为孝武皇后。
  因为妹妹的原因,李延年一家都极富极贵,李延年更佩二千石印,弟弟李广利成了上将军,宰相刘屈牦也与他家结了亲。
  
  然而汉武帝其实只爱他自己。当他觉得李家试图扶立李夫人之子为太子,继承皇位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举起了屠刀。李家的下场是被灭族。李广利此时正在外征战,闻知消息后,不敢回国,只得向匈奴投降。
  只有李夫人的儿子万幸地被父亲饶恕过去。 
  同性恋当然并不仅仅发生在男男之间,女女之间也不例外。
  中国女同性恋的最早记载,我所见的就发生在汉武一朝。
  由于皇帝的性欲望,他的后宫佳丽无数,女人们常年连男人的影子都看不到,伤情怀春的时节,没有寄托的对象,就很容易将心事转付在同性的身上。
  汉武的皇后陈阿娇,由于不能生育而失宠——她是刘彻的表姐,不能生育的真正症结,恐怕就在“血亲”两个字上。
  失宠后的陈皇后,常让女巫替自己卜卦问天,何时能摆脱寂寞。久而久之,女巫成了她的精神安慰来源。
  于是,不久女巫就穿上了男装,与陈皇后同寝同食、如同夫妻,并为她行巫蛊之术,诅咒武帝的新宠卫子夫。
  汉武帝追究陈皇后行巫术的事情,结果顺藤扯出了陈皇后与女巫间的同性恋关系。
  汉武帝对“巫女男淫”事件的怒火,甚至还远过皇后诅咒新宠的行为。遂废陈阿娇于长门宫。
  
  这个自私自利的家伙,自己搞三搞四就理由直气壮,陈皇后的同性恋跟他比起来,可是小KS呀。 
  汉代最著名的同性恋发生在汉哀帝身上。
  汉哀帝刘欣即位时仅二十岁,两年后,他遇见了董贤。史上最轰轰烈烈的同性恋爱开始了。
  董贤,字圣卿,云阳人。他天生白皙俊秀,而且温柔多情、气质高贵。他的父亲是御史董恭,自己也以才学闻名,并以才华循次升迁至郎官。
  郎官有一项工作,就是在殿下传漏。就在一次传漏的时候,哀帝一眼就看见了他,并立即为他的风仪容貌所倾倒。于是,“即日征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贤宠爱日甚,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旬月间赏赐巨万,贵震朝廷,常与上卧起。”
  董贤对皇帝的爱宠投桃报李,与哀帝情同夫妻,把自己美貌多情的妻子扔到了脑后,压根就不愿回家。哀帝迫于物议,只得召董贤之妻入宫居住,使她得以见到自己的丈夫。 
 哀帝也并非百分百的同性恋者,他同时还看上了董贤貌若天仙的妹妹,将她册封为昭仪,仅次于皇后,并且专为她建一所名为“椒风舍”的宫室,与皇后的“椒房”匹敌。
  董贤与董昭仪的美色多情,同时令哀帝神魂颠倒,皇帝经常对他们施以千万以上的赏赐,还施恩于他们的家人——董贤董昭仪之父董恭封爵关内侯,岳父封为匠作大将,其它的亲属封官的数不胜数。
  哀帝为了表示自己与董贤生死相随,在董贤二十岁的时候,为他建了一座超级豪华的府邸,还为他修了一所坟茔——这座坟茔,选址就在哀帝自己的义陵旁边,所用的材料也与帝陵一模一样。 
  董贤与刘欣形影不离,同食同寝。有一天,哀帝与董贤同枕午睡。哀帝先醒过来,想要下床,却发现自己的袖子被董贤压在了身下。他怕抽出衣服会惊醒董贤,不忍心打断他的好梦,于是抽出佩刀,小心地将自己的衣袖割断,这才踮着脚尖离开寝宫。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断袖”。 
  董贤二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经集“三公”于一身,同时担任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权与人主侔”。光是“侔”,皇帝还觉得不够,甚至还想干脆将皇位禅让给他,效尧舜故事。吓得皇族大臣们头晕目眩,跪着苦苦哀求,刘欣才勉强收回这个主意。  
  如此厚重的皇宠,已经超过了为人臣子所能承受的极限。结局已可以预见。
   不久,年仅二十六岁的哀帝病重。他刚病倒,董贤就被王太皇太后禁止入宫。不久哀帝一命呜呼,董贤也死到临头了。
  董贤一辈子只懂得吟风弄月、床第风情,哀帝虽然曾经给过他偌大的权力,他却从来不曾加以利用掌握,没有培植过自己的亲信势力。(其实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证明他对哀帝应该是真心实情的相爱。)  
  总之,董贤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和妻子一起服毒自尽。装殓入棺时,已继任为大司马的王莽还特地亲往检验,确定死确是他本人。  
  董贤如此死法,自然不可能陪葬义陵。哀帝此生最大的梦想,遂泡了汤。
    汉以后,同性恋的事迹在中国记载相对要少了一些。当然,两晋时期是个例外。当时的社会极度不稳定,动不动就战乱灭族,人们今朝不知明朝事,趁着还有命,就可着劲儿地放纵享乐。秉烛夜游、逍遥散、披发裸形对弄婢妾……所有乌烟瘴气都一起来。  
  当然同性恋就更少不了。 
  最著名的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慕容冲。
  《天龙八部》里有个慕容复,按族谱来算,跟他倒是正宗的一家人。只不过不是他的嫡系子孙。
  慕容冲是前燕皇帝慕容纬的太子。前燕被苻坚灭国,慕容冲与姐姐清河公主都成了苻坚的战利品。
  这时清河公主也不过十四五岁而已,慕容冲仅仅十二岁。这双姐弟生得美貌惊人,于是都被苻坚纳入后宫,得到专宠。
  慕容冲小字凤皇,可是落毛的凤皇不如鸡,堂堂皇子被逼着成了同性恋,真是倒霉透了顶儿。 
  不久,符坚的双性恋就广为人知了,百姓做歌谣讽刺:“一雌一雄,双飞入紫宫”。前秦的重臣王猛狠狠地责备了符坚一顿。符坚的老脸挂不住,只得忍痛割爱,将心爱的凤皇送出宫去。
  慕容冲居住在阿房,此地遍种翠竹梧桐,于是人们又唱道:“凤皇凤皇止阿房”。 
  慕容冲忍辱负重,渐渐长大,符坚始终对他念念不忘,看在当年枕席上功劳的份儿,让他当了平阳太守。
  慕容冲的心思却绝对不止于此,他誓要洗雪国仇家恨,报复自己受辱的身世。当苻坚大败淝水之后,慕容冲多年积蓄的兵力已经成熟,于是在阿房自立为燕国皇帝,挥兵进攻长安城。
  符坚做梦也没有想到,昔日在床榻间委婉柔顺的娈童居然也能冲锋陷阵,来取自己的性命。只得仓惶出逃,死在外边了。
  
  然而,慕容冲的人生如烛,短暂的辉煌就是永久的黑暗。
  他手下的鲜卑大将思念故乡,想要回归故里。
  但是自慕容纬死后,慕容冲的叔父慕容垂便自封做了燕帝。慕容氏不可能同时出两个当家的,叔父在故国已经根深蒂固,慕容冲不愿回去送死,希望在外另打一番天下。
  本来这才是真正的好主意,可是将士思念故土,更不愿追随他而殆害家乡亲人,于是不肯用命,反而一哄将慕容冲弑杀。  
  娈童出身而为一代枭雄帝王,世间仅此一见,凤皇长鸣,遂成绝响。
    中国版的“顾影自怜”主角,是三国两晋时期的何晏,人称“傅粉何郎”。他出身高贵,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孙子。何家败后,他的母亲带着他改嫁了曹操,以美艳得宠,宠得曹操甚至同意拖油瓶的儿子可以不必改姓,他帮何家养着。 
  何家有出美男美女的优良血统,何晏的祖姑姑,就是汉献帝的嫡母何皇后。何皇后的爹不过一介屠夫,居然能异军突起,直干到皇后,没有超级的美色,那是绝对行不通的。
  有这么良好的血缘,何晏小哥的风采,可想而知。 
  何晏生得姣若女子,而且对自己美丽的外表十分看重,时时注意形象,不但抹粉装饰,而且步态袅袅,对自己的身影也是恋恋不舍地看了又看。
  最绝的是他嗜好女装,经常扮成娇美女子的模样,也颇引得同性垂青。
   大约就在《红楼梦》成书前后,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出了一位状元。
  这位状元姓毕名沅,字秋帆,太仓人。
  毕秋帆中状元时尚未满三十周岁,算是少年得志。而且一生官运颇通,历任陕西、山东巡抚,最后还干到了湖广总督,文才也是十分可观的,有不少著作。  
  但是这位毕秋帆先生,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同性恋,令不少高门名媛徒呼奈何。 
  毕秋帆最出名的同性恋对象,是一个唱昆曲旦角的男子。此人名李桂官,是当时北京城里最红的名角。他是浙江人,生得清秀俊雅,善解风情。毕秋帆在北京读书待试的时候,偶然在一次应酬场合见到了他,不禁心动神摇,但是自愧没有财官傍身,不敢问津。
  最妙的是,李桂官也对年青的毕秋帆一见钟情,久等不至之后,居然自己打听到了毕秋帆的住处,找上门去……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情意缱绻,恩爱缠绵起来。
  毕秋帆家境一般,在北京生活十分艰难。李桂官身为当红角儿,银钱来得甚易,于是十分慷慨地大把大把送钱给毕秋帆花用。
  毕秋帆得此济助,立即一洗贫寒面貌,衣缎着绮,出入以轿起来。这番变化,对他交结朋友自然大有好处。
  当时有人笑说,毕秋帆从此得一“贤内助”也。 
 不久,毕秋帆蟾宫折桂,成为天子门生状元郎。
  李桂官由于“慧眼识英雄”,顿时也声名百倍起来。
  这段风流事,顿时成为了佳话,给两位当事人平添了不少光彩。
  著名的大诗人袁枚,还特地为此作诗盛赞李桂官。
  “李郎昔在长安见,高馆张灯文酒宴。乌云斜绾出堂来,满堂动色惊绝艳。得郎一盼眼波留,千人万人共生羡。人方爱看郎颜红,郎亦看人广座中。一个状元犹未遇,被郎青眼识英雄。……”  
  时人遂称李桂官为“状元夫人”。不知道独守空闺的正宗状元夫人,听后有何感想?
    因此,袁枚还写道:“……果然胪唱半天中,人在金鳌第一峰。贺客尽携郎手揖,泥笺翻向李家红。若从内助论勋伐,合使夫人让诰封。”
  人们遂美称李桂官为“碧成夫人”。
  
  后来毕秋帆由翰林院修撰而授外职,离京赴任。
  李桂官洗去铅华,不远千里,追随毕状元去到边陲兰州。
  
  然而同性恋与异性恋一样,迟早都有浓情转淡的时候。
  在情好十余载之后,李桂官忽然离开了毕秋帆,与他分手了。
  分手后,李桂官返回了家乡吴县,成了一名珠宝商人。
  对于自己与毕秋帆是为什么分手的,李桂官没有向旁人吐露过原因,也没有向任何人说过毕秋帆的坏话。
  分手而不发恶言,李桂官的操行,比现在的很多人都要好得多啦。  
  清末有一部书,名《品花宝鉴》,列席禁书之林。现在虽然有公开发行,往往已是“洁本”了。
  此书就是描写同性恋爱的故事,书中的主角,就有毕秋帆与李桂官的影子。



附: 历史上著名的十大“男宠” 
 十大男宠之龙阳君
  
  古称男色为“龙阳”,也是有渊源的。龙阳君是战国时魏王的男幸,象美女一样婉转媚人,得宠于魏王,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
  
  有一天他陪魏王钓鱼,钓得十条大鱼,不觉泪下。魏王问他何故伤心,他说:“我刚钓到鱼时很高兴,后又钓了一些大的,便想把前面钓的小鱼丢掉。如今我有幸能与大王共枕同寝,但四海之内,美人甚多,闻知臣得幸于大王,必定打扮得花枝招展来向陛下献媚,臣就象前面钓到的小鱼一样,也会被抛弃,臣怎能不哭呢?” 魏王听了很感动,便下令:四海之内,有敢向我介绍美女的,我就灭其族!
  
  十大男宠之李奕
  
  北魏献文帝拓拔弘到皇兴四年已十六岁了,但冯太后对权力仍不肯放松,母子间的矛盾又因冯太后的不检点行为,更加尖锐起来。
  
  冯太后平时对衣食住行都很注意节俭,所好唯有一个“男色”。她年轻守寡,不耐孀居,看中了朝臣中的三个美男子:吏部尚书王睿,南部尚书李冲和宿卫监李奕,常以奏事为借口,召他们入宫,轮流陪伴她。这三人同为太后男宠,几乎外廷内朝人人皆知,免不了背后议论,传入献文帝耳中,使他太失面子。这三人又倚仗太后权势,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更引起献文帝的憎恨。
  
  一天,献文帝的丈人李惠提醒他:李奕兄弟拉拢党羽,培植亲信,恐会谋逆。建议找人告发李奕兄弟的不法罪状,由献文帝作主,将其一门一网打尽,趁势让太后收心,逼其归政。不久,有大臣弹劾李奕的族人李欣贪赃,献文帝派李惠找李欣,要他告发李奕与他同谋,就可免去死罪。李惠还四处帮李欣收集资料。过了几天,献文帝亲审李欣,李欣告发了李奕兄弟的三十条罪状,如纳贿贪污,买卖官爵,私纳宫女为妾等。于是李奕兄弟及党羽被问斩。冯太后营救不成,怀恨在心。
  
  承明元年(公元476年),冯太后在王睿、李冲等人的拨弄下,毒死了献文帝,并大开杀戒,报了旧仇。
  
  十大男宠之和士开
  
  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皇后胡氏可算是个少有的荡妇。高湛继承帝位后,胡氏以长广王妃册立为皇后。高湛X嫂嫂李祖娥,常常宿在昭信宫,胡皇后不耐宫闱寂寞,同高湛的亲信随从、给事和士开勾搭上了。和士开唇红齿白,翩翩有风度,又弹得一手好琵琶。高湛知道后,非但不责怪他,还有意成全他们。和士开善使一把铁槊,胡皇后说她也想学槊,高湛便命和士开教她。胡皇后与和士开眉来眼去,乘机调情。两双手摸来捏去,高湛只顾饮酒作乐,视而不见。
  
  和士开为巩固地位,讨好太子高纬,劝高湛作太上皇,说这样可以进一步纵情享乐。高湛便让位于太子,从此深居宫中,一味淫乐,三年以后因酒色过渡过度而死。
  
  高湛死后,胡太后和和士开的关系正式公开化,许多大臣不满,上奏和士开,而高纬年少昏庸,怕得罪太后,也不敢怎样。而和士开则排除异己,日益权重,封淮阳王。一班趋颜附势的大臣纷纷向他献媚,一时间,胡太后的姘头成了北齐王朝的大红人。
  
  然而高纬的弟弟,琅琊王高俨却是个敢做敢为的人。他知道胡太后的妹夫冯子琮与和士开不合,便与其谋划,在深夜,埋伏士兵与神兽门外,次日和士开上朝时将其抓获,并派心腹杀死了他。胡太后知道后又悲又气,然而高俨拥兵三千,屯于千秋门外,连皇帝也不敢把他怎么样。但这件事以后,高纬认识到高俨的能力,十分不安,便秘密地谋划将其杀害了。
  
  十大男宠之昙献
  
  和士开死后,胡太后难耐寂寞,借拜佛为名,经常出去寺院,借此机会勾搭了一个名叫昙献的和尚,昙献生得魁梧壮硕,太后十分中意,两人经常在禅房私会。胡太后把国库里的金银珠宝多搬入寺院,又将高湛的龙床也搬入禅房。宫中上下对这桩事议论纷纷,只有高纬一人蒙在鼓里。
  
  一天,高纬入宫向母亲请安,忽见母亲身边站着两名新来的女尼,生得眉清目秀,不觉垂涎万分。当夜,他命人悄悄宣召这两名女尼,逼其侍寝,可是两名女尼抵死不从。高纬命宫人强行脱下她两的衣服,一看,原来是两名男扮女装的少年僧侣!高纬又惊又怒,一下子明白了母亲的秽行。这两人是昙献手下的小和尚,生得十分漂亮,被胡太后看中,带回宫中淫乐。胡太后怕高纬知道,才让他们乔扮女尼。第二天,高纬就下令将昙献和两名小僧斩首,将太后迁居北宫,幽闭起来。
  
  北齐在高纬的统治下日趋腐败,不久就被北周所灭。站乱之中,胡太后与高纬的第三个皇后流落长安,最后沦落为娼。
  
  十大男宠之宏孺 、审食其
  
  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吕后要为二十一岁的刘盈选后,为怕自己控制不住新皇后,最后别出新裁地来了个亲上加亲,将自己尚未成年的外孙女张嫣嫁给刘盈。舅甥成婚,岂非乱伦?新婚后,刘盈同小皇后并没有真正的夫妻生活,只是同其他女子厮混。先是女色,然后是男色。当时,被封为郎中的好些人,头戴用漂亮羽毛装饰的帽子,腰围贝玉带,脸上涂满脂粉,这些大多是惠帝的男宠。
  
  大婚后不久,有人密告惠帝,说这桩婚姻是辟阳侯审食其在枕边同吕后悄悄定下的。审食其与太后私通,刘盈已又羞又恨,又做了这件坏事,更是火上浇油,于是下决心报复。
  
  审食其原是刘邦在沛县时的贴身家人,照顾吕后母子,两人关系已有暧昧。刘邦即位后,感念其护家有功,封其为侯。他与吕后依然旧情不断,刘邦也不加干涉。
  
  一天,惠帝找了一个借口,把审食其逮捕下狱,准备治死罪。吕后也不便亲自出马为姘夫说话。这时一个叫朱建的人,走了惠帝男宠的门路,救了审食其一命。他找到惠帝的男宠宏孺,托他说情。他对宏孺说:“审食其一死,你的性命也难保。”宏孺吓了一跳,朱建分析道,你受皇上宠爱,审食其受太后宠爱,一旦皇上将审食其杀掉,太后为报复,也会把你杀掉。宏孺一听,很有道理,使出浑身解数,设法让刘盈赦免了审食其的死罪。三年后,惠帝抑郁成疾,加之纵欲,年纪轻轻就死了。
  
  十大男宠之董偃
  
  窦太主是汉武帝皇后陈阿娇的母亲,也是汉武帝的姑姑。由于汉武帝宠爱美姬卫子夫,窦太后和女儿串通一气,屡次加害卫子夫。汉武帝心中恼怒。有一天,一名内侍悄悄告诉他一件窦太后的秘闻,使他有了主意。
  
  窦太后年过五十,家中却养着一个十八岁的男宠。这人名董偃,本是卖珠人的儿子,因生得美貌风流,被寡居的窦太后看中,两人便姘居了。窦太后有的是钱,供董偃任情挥霍,广交友宾,故长安城内公卿名士,争相与他往来,称他为董君。汉武帝决定亲自去会会姑**这位董郎。
  
  那天,武帝摆驾来到窦太主家。见过礼坐下后,他笑着对太主说:“请主人翁出来谒见!”窦太后一听,吃惊异常,心想皇帝怎么会知道自己的隐私呢?要想隐瞒,又不敢,于是羞得满脸通红,忙跪伏在地叩头请罪。
  
  武帝又说:“太主不必多礼,快请主人翁出来。”窦太主只得厚着脸皮请董偃出堂见驾,两人又双双跪下请罪。汉武帝用好言好语安慰一番,又命赐宴,让太主和董偃分坐左右陪他饮酒。
  
  窦太后见武帝非但不责怪她,反而用好言抚慰,尊称她的姘夫为主人翁,心中甚觉惭愧,对武帝自然是感恩戴德,不敢再为了女儿争宠之事同武帝作对。
  
  十大男宠之董贤
  
  西汉皇帝好男色是有传统的。汉哀帝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将后宫佳丽弃诸一旁,独宠董贤一人。建平二年(前5年),有一天,哀帝下朝回宫,看到殿前站着一个人,正在传漏报时,哀帝随口问:“那不是舍人董贤吗?”那人忙叩头道:“正是小臣董贤。”董贤是御史董恭的儿子,在汉哀帝刘欣还是太子时他就曾当过太子舍人。就是这一瞥,哀帝忽然发现,几年不见,董贤越长越俊俏了,比六宫粉黛还要绝色,他不禁大为喜爱,命他随身侍候。从此对他日益宠爱,同辇而坐,同车而乘,同塌而眠。
  
  董贤不仅长得象个美女,言谈举止也十足象个女人,“性柔和”、“善为媚”。哀帝对董贤的爱之深,可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一次午睡,董贤枕着哀帝的袖子睡着了。哀帝想起身,却又不忍惊醒董贤,随手拔剑割断了衣袖。后人将同性恋称为“断袖之癖”,便是源出于此。
  
  董贤受宠日胜一日,不久升为附马都尉。他家的人也跟着占光;父亲董恭升为光禄大夫,妹妹进宫封为昭仪(也是一个活寡)岳父封作大臣,妻子也被特许进宫居住。于是董贤的家与哀帝的家合二为一了,却苦了傅皇后,一个人孤寂度日。
  
  哀帝还下令在自己的陵旁为董贤建一墓,生则同床,死则同穴。董贤的宅邸也极尽奢华,收有四方珍宝。这些引起了大臣们的反对,批评皇上对董贤的封赏太过分。哀帝根本不听。
  
  元寿二年六月,二十六岁的哀帝突然病死。太皇太后让王莽出来支持朝政。王莽极力弹劾董贤,不许他进宫。董贤知道大祸临头,与妻子自杀,也是为哀帝殉情。董贤死后,王莽疑心其假死,命人开棺验尸,没收其财产,将其家属全部充军流放。
  
  十大男宠之高菩萨
  
  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北魏孝文帝亲自率军南下,临行前,将冯妙莲册封为皇后。行至汝南时,文帝最小的妹妹彭城公主前来,原来皇后逼公主嫁给自己的胞弟冯夙,公主不愿意,求孝文帝作主。“冯夙人品低且不谈,他是皇后的胞弟,皇后淫乱后宫,妹妹实在不愿嫁。”公主哭诉道。
  
   “什么?”孝文帝大吃一惊,连忙追问。公主告诉他,皇后趁他南征,与宫中执事高菩萨私通,最近竞公开淫乱,宫中上下都知此事,只是不敢告诉皇上。孝文帝真不敢相信他一向宠爱的柔媚有情的皇后竞会做出如此事来。于是派人暗暗察访。过了年,孝文帝回到洛阳,先对皇后宫中的小黄门苏兴寿秘审。苏兴寿将皇后与高菩萨私通的事全盘托出。这下孝文帝气得发昏,决定亲审冯妙莲。他先将高菩萨等抓起来拷问出实情,原来高菩萨本是医生,冯妙莲在家养病时与其勾结,进宫后,也将其引入宫中继续私通。审问时,孝文帝怕皇后害他,叫人搜遍她全身。冯妙莲跪在龙床前,不停谢罪。孝文帝命她站起来,赐座给她。又命高菩萨把所供认的罪状当她的面陈述一遍,然后看着她说:“你做下这种事对得起朕吗?”皇后只好从实招来。
  
  太和二十三年,身在鄂北战场的孝文帝身染重病,回程中,弥留之际,嘱咐彭城王元勰:“我死之后,赐皇后死,另择地厚葬,以掩冯门之大过。”
  
  公元499年,北魏最有作为的皇帝与世长辞了,年仅三十三岁。
  
  十大男宠之嫪毐
  
  众所周知,秦始皇是吕不韦和赵姬所生。吕不韦和赵姬的关系一直很亲密,但后来吕不韦渐渐老了,怕赵姬不堪寂寞,便将一个年轻俊美的男子送给他,并假称是个太监,这个人名叫嫪毐。嫪毐与太后的关系日厚,和太后生有二子,秘密地养在秦雍城,其权力也在逐渐加强,逐渐和吕不韦形成了两大集团。这时秦王赢政还小,朝中大权掌握在太后手中,而太后又对嫪毐言听计从,于是吕不韦的权力受到了威胁。这两人多数年来一直在权力的战场上明争暗斗,嫪毐是个极有野心的家伙,却不如吕不韦有心计又本事。这时秦王赢政渐渐长大,嫪毐知道自己的权力将会受到威胁,便想先下手为强,密谋害死赢政和吕不韦。但是消息被走漏到赢政那里,赢政便和吕不韦一起拿获了嫪毐将其致死,将赵太后囚于雍城,永不得来咸阳,太后和嫪毐所生的两子也被装在麻袋里摔死了


附二: 白先勇先生的关于《红楼梦》同性之爱的文章
  贾宝玉与蒋玉菡的同性之爱
    ——兼论《红楼梦》的结局意义
    
    《红楼梦》贾宝玉有句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然而《红楼梦》中有四位男性:北静王、秦钟、柳湘莲、蒋玉函,宝玉并不作如是观。这四位男性角色对宝玉的命运直接、间接都有影响或提示作用。四位男性于貌俊美秀丽,于性则脱俗不羁,而其中以蒋玉函与贾宝玉之间的关系最是微妙复杂,其中的同性情愫可能影响到《红楼梦》结局的诠释。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窥见“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有诗写道:
    
    
     枉自温柔和顺  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  谁知公子无缘
    
    
    
    
    
    此诗影射花袭人一生命运,其中“优伶”即指蒋玉函,可见第一百二十回最后蒋玉函迎娶花袭人代宝玉受世俗之福的结局,作者早已安排下伏笔,而且在全书发展中,这条重要线索,作者时时在意,引伸敷陈。第二十八回,《蒋玉函情赠茜香罗》,冯紫英设宴,贾宝玉与蒋玉函初次相见,席上行酒令,蒋玉函手执木樨吟道:“花气袭人知昼暖。”彼时蒋玉函并不知有袭人其人,而无意间却道中了袭人名字,冥冥中二人缘分由此而结。少刻,宝玉出席,蒋玉函尾随,二人彼此倾慕,互赠汗巾,以为表记。宝玉赠给蒋玉函的那条松花汗巾原属袭人所有,而蒋玉函所赠的那条“血点似的大红汗巾子”,夜间宝玉却悄悄系到了袭人的身上。蒋玉函的大红汗巾乃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为北静王所赐,名贵非常。宝玉此举,在象征意义上,等于替袭人接受聘礼,将袭人终身托付给蒋玉函。第一百二十回结尾篇,花袭人含悲出嫁,次日开箱,姑爷见猩红汗巾,乃知是宝玉丫头袭人,而袭人见姑爷的松花汗巾,乃知是宝玉挚友蒋玉函,红绿汗巾二度相合,成就一段好姻缘。而促使这段良缘者,正是宝玉本人。
    
    
    袭人在《红楼梦》这本小说以及在宝玉心目中都极占分量,而宝玉却将如此重要的身边人托付给蒋玉函。《红楼梦》众多角色,作者为何独将此大事交托蒋玉函,实在值得深究。蒋玉函原为忠顺亲王府中忠顺王驾前所蓄养的优伶,社会地位不高,在小说中出场次数不多,而作者偏偏对这样一个卑微角色,命名许以“玉”字,此中暗藏玄机。《红楼梦》作者对角色命名“玉”绝不轻易赐予,小红本名红玉,因为犯宝玉之名而更改,即是一例。玉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象征,论者早已著书讨论,在众多复杂的诠释中,玉至少象征人的性灵、慧根、本质等意义,已是无庸怀疑。而小说人物中,名字中凡含有玉字者,与宝玉这块女娲顽石通灵宝玉,都有一种特殊缘分,深具寓意。
    
    
    除了宝玉以外,《红楼梦》中还有其他四块玉。首先是黛玉,宝、黛二玉结的是一段“仙缘”,是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爱情神话,也是一则最美的还泪故事。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乃是性灵之爱,纯属一种美的契合,因此二人常有相知、同类之感。黛玉是宝玉灵的投射,宜乎二人不能成婚发生肉体关系,唯有等到绛珠仙草泪尽人亡魂归离恨天后,神瑛侍者才回转太虚幻境,与绛珠仙草重续仙缘。第二块玉是妙玉,有人猜测宝玉与妙玉的关系在《红楼梦》的主题命意及文学结构上都有形而上的涵义。妙玉自称“槛外人”,意味已经超脱俗尘,置身化外。而宝玉为“槛内人”,尚在尘世中耽溺浮沉。而结果适得其反,宝玉终于跨出槛外,修成正果,而妙玉却堕入淖泥,终遭大劫。宝玉与妙玉的关系是身分的互调,槛外与槛内的转换,是一种带有反讽性的“佛缘”,妙玉目空一切,孤癖太过,连村妪刘姥姥尚不能容,宜乎佛门难入。而宝玉心怀慈悲,广爱众生,所以终能成佛。
    
    
    《红楼梦》男性角色名字中含有玉者,尚有甄宝玉与蒋玉函。甄宝玉仅为一寓言式的人物,是《红楼梦》中“真”、“假”主题的反衬角色,甄宝玉貌似贾宝玉,却热中功名,与贾宝玉的天性本质恰恰相反。作者创造甄宝玉这个角色亦有反讽之意。《红楼梦》作者的人物设计,常用次要角色陪衬、反衬主要角色,例如晴雯、龄官陪衬黛玉,二人是黛玉的伸延、投影。宝玉这个角色除了甄宝玉、妙玉用以反衬以外,另外一位名字带玉的男性角色蒋玉函对宝玉更具深意。如果宝玉与黛玉所结的是一段“仙缘”,与妙玉是 “佛缘”,那么宝玉与蒋玉函之间就是一段“俗缘”了。在《红楼梦》众多男性角色中,宝玉与蒋玉函的俗缘最深——宝玉与贾政的俗缘仅止于父子,亲而不近。宝玉与蒋玉函之间的同性之爱,其次是蒋玉函与花袭人在《红楼梦》结局时的俗世姻缘,而此二者之间又有相当复杂的关联。
    
    
    第二十八回《蒋玉函情赠茜香罗》,宝玉与蒋玉函初次见面即惺惺相惜,互赠表记。第三十三回《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忠顺亲王府派长府官到贾府向贾政索人,原因是忠顺王府里的优伶琪官(蒋玉函)失踪,“这一城内,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说,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长府官并指出证据——宝玉腰所系之茜香罗。宝玉无法隐饰,只得承认,蒋玉函私自逃离忠顺亲王府,在离城外二十里紫檀堡置买房舍。二十八回宝玉与蒋玉函见面互相表赠私物之后,至三十三回以前,两人“相与甚厚”的情节书中毫无交代,而三十三回由宝玉的招认,显见二人早已过往甚密,蒋玉函似乎是为了宝玉而逃离忠顺王府,在紫檀堡置买房舍的。以《红楼梦》作者如此缜密的心思,不应在情节上有此重大遗漏,不知是否被后人删除,尚待红学专家来解答这个疑问。但三十三回已经说明,宝玉与蒋玉函之间确实已发生过亲密的同性之爱,而宝玉因此被贾政大加笞挞,以至遍体鳞伤。一方面来看,固然是宝玉私会优伶的行为,是儒家礼教所不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象征宝玉与蒋玉函缔结“俗缘”,宝玉承受世俗后,他的俗体肉身所必须承担的创痛及残伤。书中,宝玉为黛玉承受精神性灵上最大的痛苦,为蒋玉函却担负了俗身肉体上最大的创伤。就同性恋的特质而言,同性间的恋爱是从另外一个个体身上寻找一个“自己”(Self),一个“同体”,有别于异性恋是寻找一个异“己” (Other),一个“异体”。如希腊神话中的纳西色斯,爱恋上自己水中倒影,即是寻求一种同体之爱。贾宝玉和蒋玉函这两块玉的爱情,是基于深刻的认同,蒋玉函犹之于宝玉水中的倒影,宝玉另外一个“自我”,一个世俗的化身。第九十三回,宝玉与蒋玉函在临安伯府再度重逢,在宝玉眼里,蒋玉函“鲜润如出水芙渠,飘扬似临风玉树”,此两句话除形容蒋玉函神貌俊美外,又具深意。“蒋玉函”有的版本亦作“蒋玉菡”,菡萏、芙渠都为荷花莲花别名。宝玉最后削发为僧,佛身升天。荷花莲花象征佛身的化身,因此,宝玉的“佛身”虽然升天,他的世俗分身,却附在了“玉菡”上,最后替他完成俗愿,迎娶袭人。佛经有云:“自性具三身,一者法身,二者圆满报身,三者千百亿化身。”蒋玉函当为宝玉“千百亿化身”之一。
    
    
    同回描述蒋玉函至临安伯府唱戏,他已升为领班,改唱小生,“也攒了好几个钱,家里已经有两三个铺子。”府里有人议论,有的说:“想必成家了。”有的说:“亲还没有定。他倒拿定一个主意:说是人生婚配,关系一生一世的事,不是混闹得的,不论尊卑贵贱,总要配得上他的才能。所以到如今还并没娶亲。”宝玉听到,心中如此感想: “不知日后谁家的女孩儿嫁他?要嫁着这么样的人儿,也算是不辜负了。”后来蒋玉函唱他的拿手戏《占花魁》,九十三回如此叙述:
    
    
    果然蒋玉函扮了秦小官,伏侍花魁醉后神情,把那一种怜香惜玉的意思,做得极情尽致。以后对饮对唱,缠绵缱绻。宝玉这时不看花魁,只把两只眼睛独射在秦小官身上。更加蒋玉函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按腔落板,宝玉的神魂都唱的飘荡了。直等这出戏煞场后,更知蒋玉函极是情种,非寻常角色可比……
    
    
    《红楼梦》作者善用“戏中戏”的手法来点题,但红学专家一般都着重在十八回元春回家省亲,她所点的四出戏上:《豪宴》、《乞巧》、《仙缘》、《离魂》,因为“脂本”在这四出戏下曾加评语,认为元妃“所点之戏,伏四事,乃通书之大过节,大关键”。这四出戏出自《一捧雪》——伏贾家之败,《长生殿》——伏元妃之死,《邯郸梦》——伏甄宝玉送玉(俞大纲先生认为《仙缘》影射贾府抄家,宝玉出家更为合理),《牡丹亭》——伏黛玉之死。这几出戏暗示贾府及其主要人物之命运固然重要,但我认为九十三回蒋玉函扮演之《占花魁》对《红楼梦》之主题意义及其结局具有更深刻的涵义。此处涵义可分为二层,首先,中国所有的爱情故事中,恐怕《醒世恒言》中的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秦小官对花魁女怜香惜玉的境界最接近贾宝玉的理想。出身贫苦天性醇厚的卖油郎秦重,因仰慕名妓花魁娘子,不惜节衣省食,积得十两银子,到院中寻美娘(花魁的妓名)欲亲芳泽,未料是夜花魁宴归,大醉睡倒,小说如此描写秦小官侍候花魁女:
    
    
     酒醉之人,必然怕冷,又不敢惊醒她。忽见栏杆上又放着一床大红zhu丝的棉被,轻轻的取下,盖在美娘身上,把灯挑得亮亮的。取了这壶茶,脱鞋上床。捱在美娘身边,左手抱着茶壶在怀,右手搭在美娘身上,眼也不敢闭一闭……
    
    
    等到花魁真的呕吐了,他怕污了被窝,就让她吐在自己新上身的衣袍袖子里,整理了腌臢酒吐后,“依然上床,拥抱似初”,直到天明,秦小官并未轻薄花魁女。秦重对花魁这种由爱生怜之情,张淑香女士认为近乎宗教爱,秦重以自己身上的衣物去承受花魁吐出的秽物,这个动作实含有宗教式救赎的意义,包纳对方的不洁,然后替她擦净——花魁乃一卖身妓女,必遭尘世污染。而贾宝玉在七十七回《俏丫鬟屈夭风流》中,面对奄奄一息的晴雯,亦是满怀悲悯,无限怜惜,恨不得以身相替。四十四回《喜出望外平儿理妆》,平儿被凤姐错打后,宝玉能为她稍尽心意,竟感“喜出望外”。宝玉前世本为神瑛侍者,在灵河畔守护绛珠仙草,细心灌溉,使之不萎。历劫后堕入凡尘,在大观园内,宝玉仍以护花使者自居,他最高的理想便是守护爱惜大观园中的百花芳草(众女儿),不让她们受到无情风雨的摧残。宝玉自己本为多情种子,难怪他观看蒋玉函扮演秦重,服侍花魁,“怜香惜玉”、“缠绵缱绻”,会感到“神魂飘荡”,而称蒋玉函为“情种”了。“秦重”与“情种”谐音,因此,“占花魁”中的卖油郎秦重亦为“情种”的象征。贾宝玉跟蒋玉函扮演的角色秦重——情种,也正是宝玉要扮演的。贾宝玉与蒋玉函这两块玉可以说是神与貌都是合而为一的。
    
    
    《占花魁》这出戏对《红楼梦》的结局有更深一层的涵义,因为这出戏亦暗伏蒋玉函与袭人的命运结局。袭人姓花,并非偶然,在某种意义上,花袭人的命运与花魁女亦相似,宝玉出家,贾府败落,袭人妾身未明,她的前途也不会好,鸳鸯为众丫鬟之首尚不得善终,袭人的命运更不可卜。卖油郎秦重最后将花魁救出烟花火炕,结为夫妇,《红楼梦》结尾时,蒋玉函亦扮演秦重的角色将花袭人——花魁女,救出贾府,完成良缘——这,也是宝玉的心愿,他在第二十八回《蒋玉函情赠茜香罗》,早已替二人下了聘。事实上宝玉在俗世间,牵挂最深俗缘最重的是袭人而不是旁人。一般论者把《红楼梦》当成宝黛爱情来看,往往偏重宝玉——黛玉——宝钗的三角关系,其实宝玉——蒋玉函——花袭人三人的一段世俗爱情可能更完满,更近人情。前文已论及宝玉与黛玉的木石前盟是一段“仙缘”,一段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爱情神话,黛玉早夭,泪尽人亡,二个始终未能肉身结合。而宝钗嫁宝玉时,宝玉失玉,失去了本性,已经变成痴人。书中唯一一次叙述二人行夫妻之礼,宝玉只是抱着补过之心,勉强行事,两人除却夫妻伦常的关系,已无世俗之情—— 宝玉不久便勘破世情,悟道出家了。而事实上,在《红楼梦》众多女性中,真正获得宝玉肉体俗身的只有袭人,因为早已在第六回宝玉以童贞之身已与袭人初试云雨了,袭人可以说是宝玉在尘世上第一个结俗缘的女性。袭人服侍宝玉,呵护管教,无微不至,犹之于宝玉的母、姊、婢、妾——俗世中一切女性的角色,袭人莫不扮演。二人之亲近,非他人可比。王夫人、薛宝钗在名分上虽为宝玉母、妻,但同为亲而不近。袭人,可以说替宝玉承受了一切世俗的负担。三十回结尾,宝玉第一次发怒动粗,无意中所踢伤的,竟是他最钟爱的袭人,踢得她“肋上青了碗大的一块”,以致口吐鲜血。宝玉与蒋玉函结俗缘,为他被打得遍体鳞伤,而袭人受创,也是因为她与宝玉俗缘的牵扯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一百一十七回《阻超凡佳人双护玉》,无怪乎袭人得知宝玉要将他那块失而复得的通灵宝玉还给和尚——还玉便是献身于佛之意——她急得不顾死活赶前拉扯住宝玉,不放他走,无论宝玉用力摔打,用手来掰开了她的手,袭人犹忍痛不放,与宝玉纠缠不已。二人俗缘的牵绊,由此可见。最后宝玉出家,消息传来,“宝钗虽是痛哭,她那端庄样儿,一点不走。”而袭人早已心痛难耐,昏厥不起了。宝玉出家,了却尘缘,他报答父母的,是中举功名,偿还妻子宝钗的,是一个儿子,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那么,他留给花袭人的是什么呢?一个丈夫。蒋玉函与花袭人结为夫妇,便是宝玉在尘世间俗缘最后的了结。
    
    
    一部小说的结尾,最后的重大情节,往往是作者画龙点睛,点明主题的一刻。一般论者皆认为第一百二十回宝玉出家是《红楼梦》最后结局。亦即是说佛道的出世哲学得到最后胜利,因而有人结论《红楼梦》打破了中国小说大团圆的格式,达到西方式的悲剧效果。这本小说除了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到第一百二十回《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开场与收尾由甄士隐与贾雨村这两个寓言式的人物,“真”“假”相逢,儒道互较,做为此书之楔子及煞尾外,其写实架构最后一节其实是蒋玉函迎娶花袭人,此节接在宝玉出家后面,实具深意。一方面宝玉削发出家,由一僧一道夹着飘然而去,宝玉的佛身升天,归彼大荒,青埂峰下。而他的俗身,却化在蒋玉函和花袭人身上——二人都承受过宝玉的俗缘,受过他肉体俗身的沾润——宝玉的俗体因而一分为二,藉着蒋玉函与花袭人的姻缘,在人间得到圆满的结合。宝玉能够同时包容蒋玉函与花袭人这一对男女,其实也是因他具有佛性使然。佛性超越人性——他本身即兼有双性特征——本无男女之分,观世音菩萨,便曾经过男女体的转化。宝玉先前对秦氏姊弟秦可卿、秦钟的爱恋,亦为同一情愫。秦可卿——更确切的说秦氏在太虚幻境中的替身警幻仙姑之妹兼美——以及秦钟,正是引发宝玉对女性及男性发情的人物,而二人姓秦(情)又是同胞,当然具有深意,二人实是“情”之一体两面。有了兼美的引发在先,乃有宝玉与袭人的云雨之情,有了秦钟与宝玉之两情缱绻,乃有蒋玉函与宝玉的俗缘缔结。秦钟与卖油郎秦重都属同号人物,都是“情种”——也就是蒋玉函及宝玉认同及扮演的角色。
    
    
    因此,我认为宝玉出家,佛身升天,与蒋玉函、花袭人结为连理,宝玉俗缘最后了结——此二者在《红楼梦》的结局占同样的重要地位,二者相辅相成,可能更近乎中国人的人生哲学,佛家与儒家,出世与入世并存不悖。事实上最后甄士隐与贾雨村——道士与书生——再度重逢,各说各话,互不干犯,终究分道扬镳。《红楼梦》的伟大处即在此,天上人间,净土红尘,无所不容。如果仅看到宝玉削发出家,则只看到《红楼梦》的一半,另一半则藉下一节结尾时,有了新的开始。作者藉着蒋玉函与花袭人完满结合,完成画龙点睛的一笔。这属于世俗的一半,是会永远存在的。女娲炼石,固然情天难补,但人世间又何尝没有其破镜重圆之时。一悲一喜,有圆有缺,才是真正的人生。蒋玉函与花袭人最后替贾宝玉完成俗缘俗愿,对全书产生重大的平衡作用——如果这个结局不重要,作者也不会煞费心机在全书中埋下重重伏笔了。
    
    
    事实上以《红楼梦》作者博大的心胸,未必满足于小乘佛法独善其身的出世哲学。宝玉满怀悲悯落发为僧,斩断尘缘,出家成佛,但大乘佛法菩萨仍停留人间普渡众生。蒋玉函最后将花袭人迎出贾府,结成夫妻,亦可说是作者普渡众生悲愿的完成吧。这又要回到《占花魁》这出戏对全书的重要涵义了。前述《卖油郎独占花魁》,秦重对花魁女怜香惜玉的故事近乎宗教式的救赎,作者挑选这一出戏来点题绝非偶然,这不只是一则妓女赎身的故事,秦小官至情至性以新衣承花魁女醉后的秽吐,实则是人性上的救赎之举。秦小官以至情感动花魁女,将她救出烟花,同样的,蒋玉函以宝玉俗世化身的身分,救赎了花袭人,二人俗缘,圆满结合,至少补偿了宝玉出家留下人间的一部分憾恨。佛教传入中土,大乘佛法发扬光大,而大乘佛法入世救赎,普渡众生的精神,正合乎中国人积极入世的人生观。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