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醉酒之态而观人性

酒是当今社交场所不可缺少的饮品,也是居家生活怡情之必备。那么今天我就谈谈关于酒的话题。

酒之历史在中国源远流长。在人类社会早期,酒乃作为“天之美禄”,只有在祭祀和节庆时才能享用,并且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后来物质产品丰富后,美酒就被作为招待亲朋好友的最佳饮品,以尽地主之谊。

据我所知,从古至今有很多文人墨客及英雄豪杰都会与酒为伴。曹操的一首《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体现出曹操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李白豪放性格更是离不开酒了,他的一首《将进酒》更是道尽千古风流中酒中的豪气和真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有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就连我最喜欢的诗人李清照也是个爱酒的女人,“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可见她诗人也常常是醉酒引诗。我不敢想象,这世上如若没有了酒之物,他们是否还有勇气征战沙场成就英雄或思绪万千的给后人留下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如今,酒依然是我们现代日常生活中最富有魅力的饮料。它畅行于各种节庆与聚会的场合。无酒不成席,即使是再丰盛的佳肴,若少了酒也会食之无味,冷清了场面。所以这酒永远也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然而,酒也有其双面性。有人爱之如命,有人恨之切骨,就看喝酒之人如何把握它了。用之对,它可陪你逍遥自在,帮你解忧除烦,显你才华横溢;用之错,它可锋利如刀,让你沉沦到深渊而无法自拔。

看来,这酒也是块试金石。你是想操纵酒还是让酒来摆布你,就看你的德行与修养了。

庄子说,识人要“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能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态,杂之以处而观其色。”看到了吧,古人把酒后之态当作了识人的基本方法之一。

这一条,也我是识人的一条准则。想看看一个人是否有品行,就来看看他喝酒的表现。

喝酒的表现无外乎有三种形式。

一种人是滴酒不沾者。这种人一般谨小慎微,缺乏胆量。平时比较内向,有思想也不善于表达。但这样的人一般表较真实可靠,不是浮夸且好大喜功之人,这样的人可以交往,但这样的人难成英雄。

二是嗜酒如命之人,且一喝酒就难以控制自己,酒后狂言乱语,或行为粗暴,更有酒后乱性者,这类人都是些虚伪而浮躁之人,缺乏理性,好感情用事,一般也难成大事。

三种人当然是介于两者之间。虽可饮酒,但能很好的把控局面,饮而不多,多而不乱。这样的人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既有忠肝义胆,又有侠骨柔情,表面糊涂,心如明镜,能屈能伸,乃难得之英雄也。

《三国演义》有一段曹操与刘备的“青梅煮酒论英雄”的精彩描写。曹操为考验刘备是否是自己的劲敌时设下了一局酒宴,这酒刘备当然得喝,且要喝出真诚。然他在与曹操边喝边谈天下之英雄时仍头脑异常清醒,做到假装糊涂,处处设防。曹问刘:“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正吃惊时,忽传惊雷,刘备借此掩饰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这才不怀疑,放了刘备。刘备不愧是条隐龙,在酒局仍能急中生智,巧度难关,不愧是曹操所指的英雄。

同是杯中之情,有治国安邦之材,亦有酒囊饭袋之料。所以同是嗜酒之人,内容大不相同,有天才,也有蠢材,有官军,也有土匪,有清客,也有无赖。

以醉酒之态而观人性,你愿与哪种人为伍?亦反应你的人性。

-ӱ~�E��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醉酒之态而观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