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指数:《阿拉姜色》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像是当今的“反藏区”电影。松太加通过解构藏区文化符号,再一次将文本核心命题,回归到了人物本身。叙说人物情感的同时,也兼具了当地文化所营造的环境依托。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编剧这两项大奖,便是对本片最好的肯定。
藏区电影在近年间,开始进入更多观众的视野。从极富地域特色的异域片,到如今被主流市场所接纳。藏区电影逐渐成为了华语电影版图中,反映当今我国西部人文生活的重要部分。同时也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各大电影节中,常常会看到他们的身影。
但随着藏区电影的繁荣,其文本内核似乎也因为时常出现的符号指代,而变得僵化。观众开始留恋于藏区纯洁的沿途风景、充满信仰仪式感的长头旅程,亦或是被时代浪潮冲刷着,却又难以追上时代的藏民。从而构建起大众心目中的藏区景象。
而《阿拉姜色》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像是当今的“反藏区”电影。松太加通过解构藏区文化符号,再一次将文本核心命题,回归到了人物本身。叙说人物情感的同时,也兼具了当地文化所营造的环境依托。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编剧这两项大奖,便是对本片最好的肯定。
《阿拉姜色》的剧作文本初看起来,依旧是像是《冈仁波齐》式的朝圣之旅。身患重病已无药可医的妻子俄玛,决定只身磕长头前往拉萨,祈求神明保佑。丈夫和儿子随后加入其中,随之牵连出这个家庭中,彼此之间心中的隔阂。
“磕长头”这一最具代表的藏区电影符号,在影片之初,便成为了叙事主体角色的行为动机。作为公路片的经典叙事模式,其动作的具体过程,以及大空间场景的展现,并没有成为松太加的创作目的。某种程度来说,“磕长头”在影片中存在的目的,只是导演用来信仰的因果与个体的命运之间建立联系。
所以在影片前段非常短的“公路”内容里,观众很难去发现和代入到一段完整的路途之中。即使在这里,松太加也用女主角的身体状态,或是家人的出现,从而来打断其连续性。叙事所呈现的焦点,始终集中于人物之上。或者说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之间。
而松太加对于公路片的彻底打破,是从故事中段妻子俄玛的突然离世开始的。在描述俄玛即将离世,到其离世后父子二人隔阂显现的这段期间。角色旅途的叙事脉络突然陷入了停滞,取而代之的是只聚焦与三人之间的家庭关系刻画。
随着妻子的去世,作为继父和继子的关系纽带突然消失。两人随之陷入了重新审视的过程。那原本以个人之“爱”维系的家庭关系破碎后,承诺成为了二人坚持走完旅程的目标。
但是想要能维持这段家庭,父子二人都需要找到一种全新的关系。而这段找寻“爱”的过程,才是松太加在本片中真正要表达的核心。
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继子对继父一种极为冷淡与反叛的态度,同时也有继父背着继子,将其生父母的合影撕成两半的情节。
大量的生活细节刻画,都足以让观众忘却此二人还在一段旅途之中,而且是一段足够神圣的朝圣之旅。但也正是因此,松太加以极为写实且生活化的方式,来记录这段旅程。
有生有死,又爱又恨。他摒弃以往此类情节的强烈仪式感,才使得最终父子的和解显得极具神性。是导演对于宗教信仰,由形到意的本质升华。
当最终继父以为继子溺水,而奋力相救时,两人的隔阂彻底打破。继父也放下了对于情感伦理的心结。影片最后,父子二人即将进入拉萨,继父为继子剪发梳洗,并再次唱起《阿拉姜色》的时候。
两人之间建立起了直接且纯粹的情感。这种“爱”是摒弃所有条件的“爱”,是人们所信仰的无差别的大爱。所以松太加在《阿拉姜色》中所展现的这段旅程,不是信徒朝圣之旅。而是神明赐予众生“爱”的过程。
导演也通过影片表达着藏区文明中的神性,不是众人敬仰的仪式和宏大景色所营造的视觉奇观,它恰恰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生活和情感之中。而松太加”反藏区”电影的过程,恰恰也是导演创作意识由小“爱”向大“爱”转变的过程。
“阿拉姜色”是一首藏族的祝酒歌,藏语意为“请您干了这杯美酒”。在影片中,它化为了家人间相互的祝福,同时也是松太加所表达情感的指代。他用深情酿出了《阿拉姜色》这杯浓情的酒,也必将会回味悠长。